曲安奈德预处理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2023-09-20 07:30窦彩玲王晨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曲安奈德直肠癌

窦彩玲 王晨宇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开封 475001

结直肠癌为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病死率居第5位,且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仍在逐步上升[1]。目前,临床根据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与病灶已发生远处转移的中期、晚期患者相比,绝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经相关手术治疗后可获得良好预后[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现阶段治疗各类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常见术式,经完整剥离病灶后,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或避免累及其他组织器官。但也有研究表明,临床超过80%患者行ESD治疗后,存在肠道、食管狭窄风险,对其术后正常进食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此前,临床多通过探条扩张的方法对肠道狭窄进行积极干预,探条扩张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狭窄症状,却难以从根本上抑制狭窄进展[4]。有研究指出,在ESD术中通过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防范术后肠道狭窄的发生[5],曲安奈德则是一种常用于防治狭窄发生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进一步优化结直肠癌患者的ESD手术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曲安奈德预处理辅助ESD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及对肠道狭窄的防治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纳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5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7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⑴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要点[6],经临床评估确认为早期患者;②符合ESD手术指征[7]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③经影像学检查病变长径均在5 cm以内;④均已知悉此次研究试验目的,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⑵排除标准:①经评估确认病灶已发生转移的中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②有其他可导致消化功能异常相关疾病患者;③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患者;④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⑤有精神、认知障碍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80(65.25±5.31)岁,结直肠癌病程1~4(2.52±0.31)年,病变长径1~5(3.23±0.11)cm;观察组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52~78(66.16±5.28)岁,结直肠癌病程2~3(2.61±0.25)年,病变长径2~4(3.15±0.2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本次研究通过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Z00212)。

2.方法

⑴对照组接受ESD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①术前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告知手术大致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后,嘱患者取仰卧位并予以全身麻醉。②应用内镜实施常规检查,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应用靛胭脂(西南药业,H50021944,规格为10 ml∶40 mg)对局部进行染色,确认病灶累及范围、病变性质以及浸润深度,并在病灶边缘3~5 mm处予以电凝标记。③取5 ml靛胭脂、5 ml玻璃酸钠(景峰制药,H20000643,规格为2.5 ml∶25 mg)、1 ml肾上腺素(永康药业,H11020584,规格为1 ml∶1 mg)与100 ml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在边缘标记点位置实施多点黏膜注射,抬起病灶并分离肌层。④应用Dual刀从病变远端切开周围黏膜,后深入切开下段及全部黏膜以完全剥离病灶,切开时酌情冲洗创面并实施电凝止血。⑤待病灶完全剥离后进行预防性止血,若存在活动性出血则可予以止血钳、氩离子血浆凝固术等进行止血,并酌情应用金属夹夹闭剥离较深的肌层裂隙处组织。⑵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仙琚制药,H33020825,规格为1 ml∶10 mg)预处理辅助ESD治疗,经内镜检查并在边缘予以电凝标记后,于距离边缘标记点5 mm处分别注射0.2 ml曲安奈德,每处标记点注射1次即可,其余手术步骤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

3.观察指标

⑴手术结束后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于术后随访期间经内镜复查肠道结构恢复情况,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探条对狭窄阶段进行扩张,探条置入后停留90 s,确认扩张直径>1.5 cm后即可取出[8]。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重复扩张次数以及每次扩张间隔时间。⑵于术后随访期间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术后感染、呕血便血、吞咽困难、功能性梗阻4种。⑶于术后随访期间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肠道狭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肠道狭窄严重程度判定标准[9]:若排便不畅、大便变形,但无明显肠梗阻、经指诊可通过狭窄部位判定为轻度狭窄;若排便困难、大便形细,且存在不完全肠梗阻、指诊难以通过狭窄部位判定为中度狭窄;若排便极其困难或存在假性失禁,便少质稀,且存在明显肠梗阻、指诊无法通过狭窄部位判定为重度狭窄。⑷于术后随访期间分别采用吞咽困难Stoole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tooler分级标准:术后可正常进食为0级,术后可进软食为1级,术后可进半流食为2级,术后仅可进流食为3级,术后无法正常进食为4级,0级和1级判定为吞咽功能优,2级判定为良,3级判定为可,4级判定为差,取优、良例数之和百分比为最终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10]。⑸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2.0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表1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注:对照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预处理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0 50手术时间(min)61.15±10.27 58.44±10.26 1.426 0.157重复扩张次数(次)1.44±0.27 3.35±1.02 14.972<0.001扩张间隔时间(周)20.33±8.26 14.15±5.41 4.626<0.001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重复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扩张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2.术后并发症比较(表2)

表2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随访期间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肠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随访期间的肠道狭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0,P=0.018)。

4.吞咽功能比较(表4)

表4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随访期间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表5)

表5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7,P=0.079)。

讨论

结直肠癌为一种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针对病程较短、病灶尚未累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早期患者,临床在明确相关指征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ESD则为早期患者的常见术式,其治疗效果已得到相关研究证实[11]。但也有研究指出,临床绝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经ESD治疗后,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表现,此并发症的发生考虑与术后肠道狭窄密切相关[12]。有数据显示,ESD术后肠道狭窄发生率高达80%,可给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进程造成严重影响[13]。目前认为,ESD术后肠道周围组织生长情况与原有组织存在差异,新生肉芽易增生或发生纤维化改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道狭窄的重要原因[14]。此前,临床在术后随访时,通过探条扩张的方式抑制新生肉芽生长,此治疗方法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狭窄严重程度,但却难以实现根治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考虑与该组术中增加了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这一操作步骤相关,但观察组随访期间的重复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扩张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曲安奈德为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除可用于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活性以缓解炎性反应外,还被证实能影响肠道内胶原蛋白纤维化进程,可通过抑制新生组织细胞转移而阻碍纤维生成[16]。刘冉冉等[17]研究指出,应用曲安奈德辅助食管癌ESD能抑制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发展,对降低探条扩张次数并延长扩张间隔时间均有积极意义,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扩张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此药辅助ESD治疗后,随访时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肠道狭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本研究对术后存在肠道狭窄的患者统一实施探条扩张治疗,但区别在于,观察组患者术中经电凝标记病灶范围后,即在边缘标记点处预先多点注射曲安奈德,以避免术后肉芽或瘢痕组织纤维化增生,除可有效避免肠道狭窄外,对防治狭窄相关吞咽困难也有积极意义[18]。本研究观察组随访期间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91.43%(64/70)]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曲安奈德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曲安奈德预处理辅助ESD治疗,能增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对降低肠道狭窄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窦彩玲: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王晨宇: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曲安奈德直肠癌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术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观察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