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推动黑龙江省冷水鱼产业发展研究

2023-09-21 09:13孙玉婷
理论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物流冷链物流产业融合

孙玉婷

摘 要:黑龙江省具备发展冷水鱼产业的自然环境、鱼类资源和生物技术。为践行大食物观、实现龙江全面振兴,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将冷水鱼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出台了多项政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并结合雪域文化和渔猎文化,打造冷水鱼品牌,推动冷水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冷链物流作为现代物流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和黑龙江省的高度重视,纳入系统性基础保障工程进行建设。冷链物流和冷水鱼两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可结合性较强。冷链物流不仅能够为冷水鱼和冷水鱼深加工产品提供特定环境的仓储和运输服务,还能参与到冷水鱼的深加工包装、标准制定、营销宣传等环节,共同打造品牌,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共赢。黑龙江省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园区、统筹设施建设,搭建合作平台、创造合作条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自治,树立品质口碑、打造统一标识等方式促进冷链物流和冷水鱼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双冷”产业变为“共热”优势。

关键词:龙江振兴;产业融合;冷水鱼;现代物流;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327;F5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6 — 0013 — 05

冷水鱼一般是指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鱼类。由于生活在冷水水域,水温较低,水质较好,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因而冷水鱼的肉质细嫩、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营养价值丰富,也因此冷水鱼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我国野生冷水鱼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域。黑龙江省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全省的地表水资源约为1020.53亿立方米,拥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等四大水系,其中淡水湖泊241个;生态环境保护相对良好,非常适合冷水鱼繁殖生长,具备发展冷水鱼产业的优势。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黑龙江省积极推动冷水鱼产业的发展,将冷水鱼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不仅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了发展冷水鱼产业的重要意义,而且出台了多项政策、努力养护冷水鱼资源与环境,加快推动冷水鱼绿色养殖,打造现代冷水鱼产业发展体系。同样,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现代物流服务业也是国家和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基础保障性产业。现阶段,对于冷链物流的研究热度较高,方向比较广泛,无论从冷链技术、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角度的文献都相对比较丰富;但对于冷水鱼的文献研究非常少,多数集中在冷水鱼的繁育养殖和抗病增产等技术层面,以产业经济和管理学为视角的研究则非常少。从产业发展角度,探索冷链物流与冷水鱼产业融合的路径,有助于丰富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对于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研究“双冷”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符合龙江振兴的战略现实需求。

一、黑龙江冷水鱼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冷水鱼的品种丰富,育苗技术领先

黑龙江省的冷水鱼种类非常丰富,有鳌花、鳊花、鲫花和哲罗、法罗、雅罗等当地知名的品种,还有船钉子、嘎牙子、柳根子等小众品种,黑龙江省的鱼类可简单概括为“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具体而言,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数据,目前,黑龙江省共有105种鱼类,占我国淡水鱼品种的13%,而且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达氏鳇、施氏鲟、哲罗鲑、细鳞鲑、黑龙江茴鱼等。其中,施氏鲟和达氏鳇通常被合称为鲟鳇鱼,是目前全球现存最原始的鱼类品种,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时期,被誉为“水中活化石”。正是得益于丰富的野生冷水鱼资源,黑龙江省具备了冷水鱼规模化养殖的先天条件。黑龙江省不仅有自然环境和鱼类资源优势还有国内先进的冷水鱼繁育技术。在人工繁育方面,黑龙江省依托水产研究所、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不仅针对鲤、草、鲢、鳙、鲫等常见鱼类进行了选育,培育出适合规模化养殖品种;还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鲟鳇鱼、鲑鳟鱼等稀缺鱼类的新品种,如“鲟龙一号”、“水科1号”等,制种技术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为黑龙江省发展冷水鱼的人工规模养殖注入了持续动力。

(二)冷水鱼产量较高,知名品牌逐步建立

受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经济发展减速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渔业在一段时期为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在2006年和2011年出现了严重倒退(见图1),鱼类的总产量分别较上一年减少26.1%和10.2%。自2012年开始,黑龙江省渔业发展整体呈上涨趋势,特别是人工养殖方面,鱼类产量逐年提升。2021年黑龙江省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71.85万吨,总产值接近14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鱼类的产量为69.42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96.62%;鱼类捕捞产量为4.22万吨,占鱼类产量的6.1%;鱼类养殖产量为65.2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6%,占比93.9%。在品牌建设方面,不少冷水鱼品种在黑龙江省及周边省份的知名度较高,其中连环湖鳙鱼、兴凯湖大白鱼、五大连池鲤鱼和鲢鱼、抚远大马哈、鲟鱼和鳇鱼、方正银鲫等10个地区的特色鱼类产品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经济价值较高。例如鲟鳇鱼,每斤的养殖成本约30元,而市场的价格根据鱼的体重和销售时间一般在每斤50—80元不等,尽管鲟鳇鱼的市场价格比其他鱼类的价格高出很多,但依然供不应求,特别是在节假日时期,常被作为走亲访友携带的赠送礼品,销售市场前景良好。

(三)政府高度重视水生資源保护,积极推进冷水鱼产业建设

黑龙江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冷水鱼资源保护和利用,通过制定政策文件、努力保护濒危和珍稀水生生物资源,为推动冷水鱼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黑龙江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有关问题的规定》,并积极争取到国家增殖放流专项资金的支持,有计划地组织鱼类的增殖放流活动。2018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野生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见》,通过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增殖放流、依法治渔等措施,促进野生鱼群数量增加,保障省内水域的水生生物的多样性。2018年9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分别设置了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增殖放流物种目录,通过细化放流水生物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达到规范放流行为、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2021年10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通过该方案协调农业、林草、环保、水利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推动水域生态恢复和渔业健康发展。自2001年开始,黑龙江省就实施了放流增殖活动,逐步向指定水域投放珍稀濒危鱼类和经济鱼类。特别是最近几年,为进一步保护野生鱼类资源、推动冷水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加大了鱼类的放流数量,年投放各类鱼苗9000万尾。截止到2022年底,已累计增殖放流各种鱼苗共计16.87亿尾。同时,黑龙江省于每年4月发布当年的禁渔期通告,规定期限禁止捕捞,为野生水生生物繁育、生长提供了时间保障。经过二十多年的“春育”和“夏放”双重养护,黑龙江省的野生鱼资源得到了快速恢复,为通过“秋捞”和“冬捕”打造黑龙江省冷水鱼知名度、推动冷水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鱼类资源。同时,为了加快推进冷水鱼产业在全省范围的建设,2022年12月黑龙江省组织召开了冷水鱼振兴发展推进会,并印发了《黑龙江省冷水鱼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制定了冷水鱼的发展规划,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带动各市县区发展冷水鱼产业,预计2026年黑龙江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51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00万亿。

(四)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为推动冷水鱼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黑龙江省积极打造雪域文化和渔猎文化的旅游品牌,通过产业融合,提高冷水鱼产业和旅游服务业收入。黑龙江省借助举办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来到黑龙江游玩、购买鱼类产品,为黑龙江省的冷水鱼产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冷水鱼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冷水鱼产业的发展。2022年黑龙江省举办了“2022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产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活动,如北大荒冬捕文化节、方正冬钓友谊赛、宁安钻心湖冬捕冬钓贺新春活动等。另外,冬捕节上最重要项目是“头鱼”竞拍活动,一条重32斤的鳙鱼以95.8万元拍卖成交。尽管“头鱼”竞拍成功能得到与竞拍价格相对应数量的捕捞鱼,但“头鱼”价格已经突破了冷水鱼的本身价值,成为特殊商品被企业争先竞拍,以此来彰显企业的实力、赢得消费者的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另外,为推动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还积极吸引社会组织参与保护和发展。2000年黑龙江省成立了渔业协会,通过协会制定行业标准、传播先进的繁育技术、发布企业合作信息,进而促进黑龙江省冷水鱼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吸引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环境保护教育学会等社会组织的参与,对黑龙江省的水域生态环境和大马哈鱼种群进行保护。

二、冷链物流推动冷水鱼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一)提供个性化冷链服务

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为冷水鱼的外部销售创造了必要条件。黑龙江省冷水鱼的种类较多,既有常见大宗经济类型品种,也有改良后的珍稀品种,不同鱼类养殖成本和出水特性均有不同。部分冷水鱼产品适宜冷冻存储和运输,部分鱼类可以常规低温活体运输,还有少部分冷水鱼产品需要精装、恒温、充养运输。以鲟鳇鱼为例,冷冻鲟鳇鱼需要保持在零下20℃的环境下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而活体鲟鳇鱼运输环境较为苛刻,需要先将鲟鳇鱼放在略高于10℃的水中缓慢预冷至6℃左右、使鲟鳇鱼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在持续恒低温和注氧条件下运输,到达目的后再经升温使鱼复苏。另外,黑龙江省冷水鱼产业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开展冷水鱼的深加工。冷水鱼不仅可以制作成鱼柳、熏鱼、鱼子酱、鱼罐头等传统制品,还可以制作成烤鱼、酸菜鱼、水煮鱼等菜肴所需的鱼净肉,配上当地优质的蔬菜成为预制菜。而这些产品普遍需要低温储存运输,且所需要的温度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冷链物流可以发挥基础功能的优势,根据冷水鱼产品的特性提供个性化的仓储和运输等服务,促进冷水鱼产品进入发达城市的消费市场。

(二)提供深加工场所

冷链物流设施的升级为冷水鱼深加工提供了生产环境。为顺应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黑龙江省把冷水鱼预制菜作为推进冷水鱼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冷水鱼预制菜的推广可以串联起与渔业相关的三大产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举办冷水鱼烹饪赛、冷水鱼预制菜推介会,宣传黑龙江省的冷水鱼品牌,并准备将佳木斯抚远打造成为“全国冷水鱼预制菜之都”,进行重点建设。而冷水鱼的深加工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加工好的预制菜还需要严格保存在1—5℃的环境中,并且需要在2—3天运输到消费市场。大型冷水鱼养殖加工企业可能有足够实力自行建立冷库进行加工,但对于更多的中小型冷水鱼养殖加工企业来说,无法单独建立冷库用于深加工生产。而冷链物流不仅可以提供低温运输服务,生产性冷库还可以为冷水鱼的深加工提供预冷、加工和包装所需的场地,确保冷水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三)促进预制菜的标准化

冷链物流的先进技术能够促进冷水鱼预制菜实现标准化。近年来,国家也在积极推进预制菜产业的发展,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市场需求方面,为了缩短出餐时间、降低人工成本,目前,许多连锁饭店已经开始使用预制菜烹制菜品,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未来的需求量将更加巨大。如何既实现预制菜的规模生产、又能确保食品安全成为政府和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我国预制菜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规范尚未成形,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将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鱼类,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储存与运输否则非常容易变质,因而鱼类产品的预制菜也就更依赖于标准化生产、运输和儲存。与此同时,冷链物流产业也正借助于国家的推动政策,朝着规模化、智能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两个产业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有融合发展的必要。冷链物流可以为冷水鱼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提供标准化温控服务,加上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可以打造无人智能加工车间,从而实现冷水鱼预制菜生产、管理的标准化,促使每份预制菜产品从选材到成品、从加工到质检都能达到统一标准,确保产品口感一致、质量安全,最终实现预制菜的规模生产。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来说,参与冷水鱼预制菜标准化建设,也拓展了自身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了服务产品单一、需求下降带来的市场风险。

(四)参与营销宣传和品牌共建

智慧冷链物流为冷水鱼产品提供品牌展示窗口。5G网络、物联网、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为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实现了冷链产品的全程自动化、可视化、可追溯,还为使用冷链物流运输产品提供了质量保障;与此同时,冷链物流还可以利用这些先进设施和技术,参与到冷水鱼产地的营销宣传和品牌建设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可视化设备,将冷水鱼的养殖、捕捞及产品制作过程进行录制,通过发布短视频形式进行网络宣传、电商销售,也可以直播带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定位技术,为包括冷水鱼制品在内的生鲜食品提供运输定位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产品实时位置,提前得知取件时间,从而降低产品在冷链“最后一公里”断链,导致食品腐坏的风险。通过参与冷水鱼的营销宣传,打造出产业融合的双赢模式,冷链物流企业不仅能有效助力冷水鱼产品品牌建设、带动销售量,还能增加冷链企业的业务量,提高营业收入;也能够有效树立起冷链物流安全、快捷的形象,实现冷水鱼和冷链物流的“双冷”品牌共建。

三、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与冷水鱼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园区,统筹设施建设

根据冷水鱼产地位置确定冷链物流节点的选址。一方面由于冷水鱼和冷水鱼制品的特殊性,对冷链物流的依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产品产量高,对于冷链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因而需要科學铺设冷链物流网络。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地点选择上,需根据不同县域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布局特点、农产品品种、产量以及对冷链物流的依赖程度,统一规划、合理设定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节点的位置和规模,尽可能满足冷水鱼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缩短产地到冷库的距离,实现冷水鱼产地端冷链运输的“最先一公里”问题,保证冷水鱼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协调周边区域共同建设、促进冷链资源区域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从冷库的使用性质角度,可以将冷库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零售性冷库,要根据冷水鱼等产品的需求选择冷链设施的功能,新建项目可以适当增加生产性冷库的比重,避免冷链设施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造成冷链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搭建合作平台,创造合作条件

为冷链物流和冷水鱼养殖加工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本地优质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参与,鼓励冷链物流和冷水鱼养殖加工企业加强沟通、分享市场信息,促进产业融合和企业合作。为冷链物流和冷水鱼养殖加工产业间融合提供智力支持。黑龙江省可以利用好丰富的农业类科研资源,通过举办产业融合研讨会,协调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产业建设,形成“企业+专家”的合作形式,鼓励不同行业的专家针对冷水鱼深加工的标准化管理、冷链物流仓储运输环节优化、降低运输和经营成本、减少中间环节的营销模式等关系到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进行科研突破,为产业合作解决棘手问题。为冷水鱼产品的冷链物流多式联运创造条件。冷水鱼的含水量较高,捕捞出水后时间越久,食用的口感越差,需要尽快上市销售。而冷链设施建设、维护、运营成本均较高,导致冷链物流的使用价格高,这也是直接影响了产地生鲜农产品的外销。可以考虑合理搭配冷链公路、轨道、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由政府出面协调各运输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搭配运输方案和运输路线,从而降低冷链运输成本、提高配送的时效性。

(三)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自治

首先,要为冷链物流和冷水鱼养殖加工产业发展创造适度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可以提供一定政策扶持来吸引企业投资黑龙江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冷水鱼深加工项目。针对在黑龙江落户的现代冷链物流企业、冷水鱼规模养殖和深加工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放绿色通道,在建厂和发展过程中简化企业的办事流程。其次,要营造自由、健康的市场竞争氛围,要鼓励和促进公平竞争;完善冷链物流和冷水鱼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违法、违规、违约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维护市场公平。并且鼓励行业协会发展,促进冷链物流和冷水鱼养殖加工行业标准的建立,通过行业自治,提高黑龙江省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促进冷水鱼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参加展览会等活动,宣传黑龙江优质的冷链运输服务和冷水鱼产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此外,还可以考虑与职业院校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冷水鱼养殖加工、食品安全检测、冷链物流管理、冷链设施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树立品质口碑,打造统一品牌

凭借冷水鱼营养价值高的优势,借助冷链物流不断完善的趋势,努力树立黑龙江省冷水鱼高质量的口碑。黑龙江省拥有众多绿色食品标识和地理标志产品,要抓住国内消费转型升级的新时机和满足国民追求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的需求,通过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树立起龙江农产品品质高、安全有保障的形象,将黑龙江省冷水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前提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必然需要不断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即使发展二三产业,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在农机制造业、食品深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生命科学技术等领域谋求突破和发展。黑龙江省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成功模式和先进经验,不以自身劣势与他人优势竞争,减少试错成本,集中资源、扎实打造属于黑龙江省的独特优势产业。因而,可以考虑积极申报国家农产品标志等品牌认证,推动各类农产品产业协同宣传,打造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统一品牌,有效串联、并联起全省的农产品产业链,形成聚能效应,带动一二三产业衔接,整体提高龙江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从而真正实现龙江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参 考 文 献〕

[1]刘丹,薛洋,翟旭亮,等.重庆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产,2023(06):81-84.

[2].黑龙江省冷水鱼种业优势巨大[J].科学养鱼,2023(01):89.

[3]张雯.浅谈冷水鱼的加工生产[J].食品安全导刊,2021(24):118-119.

[4]郗明君,李宝伟.爱辉区冷水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水产,2021,40(03):28-29.

[5]宋雨桐,唐衡.北京市冷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20(02):126-130.

[6]李明爽.我国冷水鱼产业前景广阔[J].农村新技术,2019(10):46.

[7]我国冷水鱼产业前景广阔[J].渔业致富指南,2019(18):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现代物流冷链物流产业融合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试论我国推进托盘标准化的措施
基于真实运营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旅游经济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