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拓宽增收路

2023-09-21 19:4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政府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经营性众筹村级

虞 雷/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政府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坚持做好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三篇文章”,走好服务、经营、分红“三条路径”,增加资产出租、资源发包、组织服务、实体经营、入股分红“五笔收入”,着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2年,全区实现村集体总收入2.94亿元,比“十三五”初增长42%。

坚持党委、部门、国企三方协同,奏响“大合唱”

创新土地众筹模式,构建党委、部门、国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党委统筹。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土地众筹工作,审议下发《全区土地众筹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通过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经复垦验收形成的“城乡增减挂”土地指标,经过区级土地交易平台,入股国有公司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部门支持。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排定年度计划,明确自然资源、财政、住建等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的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每个环节。国企参与。落实区属国企参与土地指标众筹运作、投资对接,敲定收益分配,定期结算到村,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产业强村的新模式。2017年,秦南镇亭湖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仅为2.43万元。2018年,该村动员131户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复垦形成土地指标93亩。对照区政策标准,该村拿出5亩指标实施众筹,当年新增经营性收入16万元,提前实现脱贫目标。目前,全区累计实施众筹项目112个,众筹面积320.25亩,众筹资本金1.28亿元,实现年分红3.2万元/亩,总收益3508.2万元。

坚持农业、加工、文旅三产融合,筑牢“压舱石”

因村制宜,发挥市场主体联农带农作用,以产业融合助推村级增收。提升乡村产业质态。放大现代渔业产业园、未来食品科技园等乡村振兴“六大”特色园区的示范效应,引导规模流转土地,提速发展现代农业,涌现出潘黄新民(草莓)、大冈佳富(桃果)、尚庄塘桥(番茄)等一批设施农业特色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加快与全区4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8家家庭农场开展合作,探索实物地租、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深化村企合作联建。总结推广草房子乐园景区与学富周伙村、三创农业公司与潘黄仰徐村等村企合作联建的典型经验,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联建一批精品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经济强村。郭猛镇新星村与江苏泓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联建协议,新星村流转土地650亩作为公司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郭猛镇西湖村由村干部领办416亩集体农场,与神农大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作为稻麦种子生产基地,稻种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每公斤增加0.5元左右,2022年实现净收入19.85万元。目前郭猛镇10个村(居)与1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超300万元。

坚持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并举,打好“组合拳”

组织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三资”精细监管,构建村级稳定增收机制。用活资金促增收。强化分类施策,潘黄、盐龙等街道整合村里自有资金,抱团参股城市综合体、写字楼等项目业态,实现村级经营收益倍量扩张。盐龙街道15个村(社区)投入自有资金7900万元,组团购买商铺55间,形成稳定收益,实现村集体收入的稳定增长。大冈、郭猛等城郊镇依托现有特色产业园区,整合上级资金和镇村资金,规划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区,兴建标准厂房等项目。大冈镇整合使用省市项目资金295万元,区镇村自筹配套资金951万元,兴建标准厂房5幢,同步实施屋顶光伏发电等增收项目,带动了辖区10个村年均增收98万元。秦南、大纵湖等中西部乡镇整合使用各类帮扶、项目等资金、实施入股分红、购置商铺资产等增收项目。大纵湖、秦南组织经济薄弱村购置农机入股综合社作业保底分红,村平年增收3万~5万元。盘活资产促增收。全面清产核资,试点股份合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固化到户。共核实全区村级资产6.01亿元。挖掘村级资产潜力,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等资产进行整修改造,采取村级自主经营、对外招租等方式,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郭猛镇孙英村原初中旧学校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经整修出租,年租金收益9万元。激活资源促增收。以入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省级试点为契机,制定入市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累计成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9宗、1110.25亩,出让金总额3.94亿元。支持村干部领办集体农场、组建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用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土地整理渗溢面积增加集体收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集体水面资源到期发包,抓好集体闲散机动地等“沉睡资源”的整理出新,通过进场交易,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增值。楼王镇莘野村,整合境内1万多亩集体水面资源,全部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发包流转。2022年,实现发包收入993万元,溢价率达4%。

坚持政策、考核、激励三管齐下,激发“动力源”

通过政策撬动、考核驱动、激励促动,着力抓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兴办经营性物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其他经营性项目,形成稳定收益。加强督查考核。乡村振兴工作列入“红黄旗”考核,设立先进村(居)单项奖,以鲜明考核导向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农村财务审计组,开展村级财务巡回审计“村村到”。注重典型激励。全面总结壮大特色产业、试点集体农场、实施土地众筹等村级增收“盐都模式”,激励各村“学典型、赶先进”,掀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热潮,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经营性众筹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众筹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新闻众筹初探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