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处下”的本源意义看家庭教育问题的道家式解决

2023-09-22 08:45田锐
中华家教 2023年4期
关键词:道德经家庭教育

摘要:老子主张主动地自然“处下”,其基本特征是选择的自然性、认知的整体性、态度的融合性。其本源意义在知高低而后就低、知雄雌而后守雌、知荣辱而后守辱、知大小而后居小、知动静而后守静、知利弊而后不争等具象选择中得以体现。家庭教育中家长“处下”很有必要,但一些家长自身也存在不宜、不愿、不该、虚假的“处下”认识误区。遵照老子的观点,家长应该追求道家式科学,以靠近真实而“处下”;参悟道家式接受,以接纳倾听而“处下”;确立道家式责任,以辅助引导而“处下”;引领道家式关切,以真诚自然而“处下”。

关键词:道德经 “处下” 道家式 家庭教育

马斯洛创造了“道家式(Taoistic)”一词[1],用以说明“非干预”是“道家了解事物本性的途径”“道家的承受”“道家的屈从”[2],尽管这种表达内含“处下”的意蕴,但并未直接论及“处下”。不但国外缺少专门研究老子“处下”思想的文献,国内的相关研究也不多。高长峰等谈及庄子的“处下”思想,不涉及老庄之间“处下”思想的关联。[3]上官婷婷从管理角度阐明了老子的“处下”方式能达成“处上”的效果,但未表明假意“处下”,真心“处上”,并非老子“处下”的原意。[4]王明华在论述“处下”的意义时强调:小者易“处下”,大者“处下”较困难,据此以“处下”的容易度来说明大者更应“处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处下”的原因。[5]田锐对家长的“处下”作了一定的认知分析,并提出了“观察了解孩子要居高,具体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要处下”的观点,即“从高处了解,到低处解决”。[6]其认识虽有突破,但分析过于简单。因此,有必要对老子的“处下”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涵义阐释,并深化、拓展相关理论研究。

一、老子“处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宋代学者吴澄的《道德真经注》在解读“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通行本《道德经》第61章,以下只注明章数)”时说:“小者素在人下,不患乎不能下;大者非在人下,或恐其不能下。”[7]可见“处下”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主动“处下”是指实际居于上,但又主动从上“走”到下。而被动“处下”是指本来就在下,或者不得不居于下。“处下”还有真心与假意的差别,假意“处下”是以欺骗或虚伪的方式达成的表面“处下”,自然“处下”是自然而然地真诚“处下”。[8]

老子主张的自然“处下”可概括为在遵循自然原则的前提下主动选择处于下位。它是“无为”的一种方式,带有非刻意、低动机的意向。“处下”并非源于利益预设,而是因为本应如此,因而自然“处下”在效果上与老子主张的“自然”异途同归。老子的“处下”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选择的自然性

老子的“处下”是一种倾向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无法像玫瑰花那样纯粹自然地散发香味,只有降低欲求,不对着干,不争高低,才能接近自然而然的状态,人类能达成的“自然”只能是顺势。比如“水涨船高”,水涨了,船就顺势提升高度,不与水的涨势逆行就是“处下”。以此贴近真实行事,不做作、不纠结、不耍手腕、不浪费心理能量,看似“非智”,实则“不迷”。基于现实的顺势,既是放松的,又是心甘情愿的,因而是自然而然的。

(二)认知的整体性

老子的“处下”是一种崇尚整体领悟的智慧。老子注重人的感知能力,强调知高低而后就低,知雄雌而后守雌,知荣辱而后处辱,知大小而后居小,知动静而后致静,知利弊而后不争,这都是基于整体认知而进行的选择。他并非孤立地看待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是着眼于全局,达成整体感悟后再回到局部,并以低位的淳朴之心体察各类信息。由此,在面对现实处理事务时,心里不挣扎,便于全神贯注,从而宁静而致远。

(三)态度的融合性

老子的“处下”是一种注重协调统一的态度。老子追求“混而为一(第14章)”的目标,他不是专盯两个对立的极端,而是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而找到了“对立的一方因为对方而存在”这一相容点,消解了矛盾,使对立双方贯通起来。对立面是相互跟随,而非彼此抵触,在自然“处下”的状态里,高低、大小、荣辱、刚柔、动静、利弊等对立面的界限感、凝重感都趋于消失,趋于和谐。

二、老子“处下”的本源意义

老子常用“具象立意”的方式描述“处下”观点,借助具体的“象”来理解和解说抽象难懂的“意”,因而可依据这些具象来探讨其本源意义。

(一)“处下”是知高低而后就低

老子以水喻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66章)”,水总往低处流,“处众人之所恶(第8章)”,不彰显上进,甘居下位。高低相傾,知高低而后就低,就低是“处下”,即从高处走到低处。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9],人们常常羡慕高位,也总担心或预防“自己在低处,而别人在高处”。尽管人们自感的位置不见得准确,但又总想界定和强调自己的位置,比如,骄傲者会有意处高,以骄傲来显示自己在高位;而谦虚者容易“处下”,以谦虚来表明自己在低位,把自己置于“仍须努力”的“低洼之处”,处于此,往后退的空间已经很小了,而进步空间却因为“退”而反向增加。[10]“处下”更容易导致进步,盈满则没有发展余地。老子提出的“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就是放下身价,去除各类奢望,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合理欲求。

(二)“处下”是知荣辱而后处辱

老子以荣辱喻道,“知其荣,守其辱(第28章)”,说文注“檐之雨头轩起为荣,故引申为扬起”,“荣”也是上扬的象形。荣辱相依,知荣辱而后处辱,处辱是“处下”,即从尊位走到卑位。

面对“荣”,多数人会情绪上扬,甚至会有不可抑制的兴奋。然而面对“辱”,情绪容易下沉。老子主张望荣而处辱,并非沉溺于污浊,而是要人们把自己先置于辱之边缘,坦然地面对尚需发展的自己,立足不完善,并引导自己走向更加完善。处辱又可规避无谓的对立,抑制骄傲情绪的滋生蔓延,从而得到更多的喜欢、支持和帮助。“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就是不让自己处于过度自赏或“被捧”的境地。

(三)“处下”是知雄雌而后守雌

老子以雌雄喻道,“知其雄,守其雌(第28章)”,古人常用阴阳说明人们个性的性别差异,雄性的阳刚易处高,雌性的阴柔善“处下”。雌雄互补,知雄雌而后守雌,守雌是“处下”,即从逞强调至用柔。

阳刚呈现强悍、勇猛等刚性特征时,人的神经容易紧绷,如此处事易造成紧张度的提升,做事效率反而降低,因而“坚强者死之徒(第78章)”;而阴柔显示温和、退守等柔性特征时,人的神经是放松的,其紧张度会稍低些,如此处事少有忍辱负重的沉闷,做事效率反而提高,因而“柔弱者生之徒(第78章)”。女性擅长“柔性地使用力量”[11],其“柔弱”内含积极的弹性潜能和能动的弹性适应。[12]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第36章)”来强调阴柔的强大生命力。

(四)“处下”是知动静而后致静

老子以动静喻道,“牝以静胜牡,牝以静为下(第61章)”,男性多主动、强悍,女性多虚静、柔韧,虽看似男强女弱,但女性能以静制动。动静相随,知动静而后致静,致静是“处下”,即从妄动回归清静。

“静为躁君(第26章)”,心浮气躁易引发轻举妄动。“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第15章)”,动致浊,静止浊,“静”使“浮躁”下沉。守静是积极的暂停,“让自己的大脑虚位以待”[13],利于沉思,便于专注,理顺虑事思路。如果主导心境是虚静平和的,就能去除私欲的膨胀和纠缠,呈现求真求实的个性色彩。“静”利于抱守本心,不至于因为私欲妄动而偏离目标太远,“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37章)”。

(五)“处下”是知大小而后居小

老子以大小喻道,“为大于细”“大事作于细”(第63章)。“居大”意在张扬强势,“居小”强调低调做事。大小相成,知大小而后居小,居小是“处下”,即从“为大”转至“作细”。

就人的一般感知而言,居大为强,居小为弱,但老子主张“居小”。居大者也常过度夸大自己的强大,老子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24章)”,就阐明了自我扩张之失。人们对他人的张扬又常进行反向加工,越显示权力的就越不受待见,越是平易近人越受到尊重。如果强者一直示强,必然拉大跟弱者之间的距离,使弱者感到强者的高不可攀。能力大者不见得最受喜欢,强者的谦下反而容易引起认同、喜欢,便于发现和弥补细节失误,其发展之势就不至于早衰。“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

(六)“处下”是知利弊而后不争

老子以利弊喻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8章)”,“绝巧弃利(第19章)”。 “争”是争取利益,“不争”是寻求自然发挥。利弊相生,知利弊而后不争,不争是“处下”,即从逐利变为弃利。

“趋利避害”是人们普遍的抉择惯性。人们常被自造的沉重与繁杂拖入生活的“永动机”,去追求那些原本无主却又认定是自己的东西。而水的品质则是善于“处下”,“为而不争(第81章)”,既知晓利弊,又忽略利弊估量,淡化争利欲望,专注地做事,“故几于道(第8章)”。“道”的运行法则是“损有余,补不足(第77章)”。越想趋利,“道”给予的弊端反而增多;越不趋利,“道”反而让其获利。如果人们不急不躁、不争不抢、不志在必得,就会减少许多烦恼和错误,能在轻松愉悦中寻求自然发挥,此时获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亦即“不争而善胜(第73章)”。

三、家长“处下”的必要性

老子“处下”的内涵、特征及其本源意义都说明,“处下”是必要和适宜之举。但在家庭教育现实中,居高临下地告诫、批评仍然是一些家长惯常的、理所应当的教育方式。

(一)化解亲子对立的需要

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如何面对那些不好避免的错误和失败,并在解决困难中锻炼寻找出路的能力,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力。家长的急不可耐只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招致孩子的厌烦和抵触。源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他们“不愿听任自己被别人教育,更确切地说他们不喜欢别人想要教育他们的意图”[14]。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能不管,又不能硬管,不能限于一时一事,又不能忽略一时一事,这类深不得、浅不得的焦灼关系,用“处下”就容易处理,也就是“蹲下身子”,以孩子的视角去面对。比如,亲子之间存在问题,家长应首先做出改变;孩子的“一切可以用时间和年龄能改善的错误行为不宜动用惩罚手段”[15]。

(二)提升孩子自信的需要

孩子喜欢进步也愿意努力,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以成功的經历来强化自己的能力感。这种情况下,“处下”的家长不是往高处提要求,不是把精力用于关注孩子的缺点,而是留意、寻找、记录和庆祝孩子的积极想法和事件,让孩子在挫折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优势是我们所做的、在做的时候觉得精神抖擞和朝气蓬勃的事”[16],孩子有这类感受会提升自信,批评过多只会导致孩子缩手缩脚。主动找寻孩子的优点更具积极意义,以此家长既能以积极诱发积极,又能以积极化解消极。

(三)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般来说,家长懂得越多,教育孩子就越得心应手。但如果家长因为“懂得多”而固步自封,颐指气使,不懂装懂,那就必然造成亲子隔阂,不利于孩子的培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量的增加,这些都为孩子提升自身家庭地位和话语权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为孩子的敏感性、接受能力,以及跟随时代进步的能力都远远超过家长,孩子的兴趣点、生活方式无疑更具有现代意义,此时反向社会化成为必然。家长要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向孩子学习,没有理由对孩子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

四、家长“处下”的认知误区

应该说,在中国文化氛围里“处下”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家长对它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有些家长仍把“处下”与“有意”或“故意”联系起来,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一)不宜“处下”:“处下就是听孩子的”

自以为是的家长习惯于以智者自居,往往强势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要求孩子认定那些错误。他们认为“处下”就是“让正确者听从于不正确者”,等于姑息孩子的错误。

一般来说,孩子懂得少,在家长面前的确显得无知,而家长掌握的知识、体验过的经历、积累的经验、看问题的高度、对将来事件的预判和评估等,都值得孩子仰望和跟随。不过,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孩子年龄越小越自我,他们不能换位思考,不愿意从他人角度审视问题;其次,很多家长也同样欠缺换位思考,只知道孩子现在应该如何,而不记得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曾经如何了。总有家长把自己看作正确的代言人,把自身优势当成教训孩子的资本,习惯于对孩子解释那些“应该的道理”,而不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

(二)不愿“处下”:“在孩子跟前处下很没面子”

虚荣心强的家长往往以长者自居,家长位尊,孩子位卑。这类家长很难在孩子面前“处下”,也耻于跟孩子道歉。这类家长认为“处下”就是“对孩子低三下四”,感觉“很没面子”。

传统文化包含尊卑有别的社会期待,家长占支配地位,孩子处于服从地位,孩子要服从家长的管教。这种文化氛围常把家长放于特殊位置上,并对其错误给予网开一面的特权。这种“社会常态”导致一些家长过分看重面子,继而带来很多问题:一是家长为了维护面子而执拗地坚持错误,甚至以“实际利益”来换取形式上的面子;二是家长的错误因为被过分宽容而难以改正;三是家长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只看重和顾及自己的感受,往往忽略孩子所受的委屈。

(三)不该“处下”:“处下就是屈服于孩子”

强势霸道的家长习惯于以强者自居,总觉得必须镇住或管住孩子,把“赢得”孩子变成“赢了”孩子。这类家长认为“处下”就是“屈服于孩子”,感觉“被孩子打压下去了”。

这类家长对孩子“爱”得很霸道,控制欲非常强,本来是想说明愿望,但表达的口气是强制,常把“希望孩子听话”绝对化为“孩子必须听话”。头脑里带有非输即赢的偏执思维,总提醒自己,气势不能输给孩子,不断地用强势来维持或加重自己的极端化,一旦压制不了孩子,就是输了,不理解和尊重孩子,一味要求孩子服从,甚至打骂孩子。

(四)虚假“处下”:“处下就是糊弄一下孩子”

虚假伪装的家长习惯于以巧者自居,认为“处下”是“糊弄一下孩子”,解决眼前问题的手段而已,没必要太认真。这类家长把“处下”做作地表示为“我都拜你为师了”。

一些家长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常常对孩子的问题敷衍了事,随便用一些不打算兑现的戏言应付孩子,这实际上是以虚假培养虚伪。纯真的孩子需要家长真诚、耐心地陪伴,戏言、食言都会让孩子感到失望、挫败甚至恼怒。有的家长还导演一些蹩脚的向孩子学习的场景,故弄玄虚地“激励”孩子。孩子发现真相后,会有被欺骗的感觉。虚伪的家长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拒不承认错误,百般狡辩、抵赖。

五、“道家式”家庭教育“处下”方略

“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对立状态下,一般人大多想称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17]家长的自然“处下”可以更好地应对孩子的问题。

(一)追求“道家式”科学,以靠近真实而“处下”

马斯洛用“道家式科学”[18]表达道家思想与传统的控制科学的不同,他认为非干预、非操控的态度是一种“反技术”[19]的思想模式。通常情况下,事实的自然呈现并非技术操作使然,“事实的程度产生应该的程度”[20]。“处下”就是要关注事实本身。

尽管整天跟孩子相处,但家长不见得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孩子对一些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事理,要么明白,要么不明白。而他不明白的情况也有两种,一种是不管怎么解释他都不会明白,另一种是解释之后他就有可能明白。对孩子来说,前者是不具备发展性的,也就没有教育意义,而后者是他的“最近发展区”,即最容易取得进步的位置,在这里,他把不明白的搞明白了,这就是成长。只要家长多关注、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表现,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就可以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据此,家长才能有的放矢地在这些“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敦促孩子的发展。“处下”,必须先了解孩子,否则就不容易知道应该“下”到什么位置。

(二)参悟“道家式”承受,以接纳倾听而“处下”

道家的承受是专注地观察孩子的所作所为,并以信任和尊重的态度看待并接受既有对也有错的孩子,不拒绝,不斥责,不挑挑拣拣。[21]老子的“无弃”是保而不弃,在保护的同时,不放弃、不抛弃。老子主张的接纳不是主动操纵,不是预先安排,不是干预入侵,不是制造混乱,而是承而受之,冷静、中立地看清事实并接纳现实,期间不附加前提条件。

1.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亲子沟通中,孩子可能会戒备家长的批评和嘲笑,会在意家长给予的评价,也可能预设争取喜欢的打算。而家长的回应也会不自觉地渗入一些对孩子的防备、检查和评判等排斥意识,从而使孩子产生一定的猜疑或忌惮。如果孩子对家长说“我知道你爱我,如果我得高分”,这就表明,孩子认为家长给予的爱是有前提条件的。其实,家长可以像艺术家带着谦恭和敬意认真对待他的材料一样,去面对、尊重孩子不太成熟的年龄特征、尚需提升的能力、不完备的意图等。如此,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增加更多的肯定,而非过分的否定,也就是倾向于放弃区分、批评、挑拣、怀疑、拒绝。立足于肯定,更有利于激发、提升孩子的努力程度,并使之找到恰当的发展方向。

2.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提要求,比从孩子的角度要容易很多。道家的倾听就是要求家长尊重事实、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孩子说话,不简单表达是否赞成,不预先酝酿备用的道理,不随意联想孩子的言行,不轻易区分和评价孩子的对错。

首先,听事实。听清孩子说什么,从孩子的话语以及声调、说话的弦外之音等非语言线索中,把握他们的欲求。不做先入为主的判断和评论,尊重孩子的选择,赞赏他的独立、兴趣和决定。其次,听感受。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来感知孩子的世界。倾听并非只带耳朵,也需要调动身心和大脑。面对孩子在言行中的问题,家长不是只评价对错,而是悬置自己的观点,进入孩子的“知觉域”,跟踪孩子的思路,感受、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保持同理心,利于有效倾听。

(三)確立“道家式”责任,以辅助引导而“处下”

道家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于对万物之生存状态的关心与呵护的态度。[22]老子主张的“辅万物之自然”的“辅”是辅助和引导,而不是直接设计、替代、控制、庇护、宠溺等。这种退守的责任感并非因为能力、体力、智力上的不足,而是强调在职责、道德、良心上“不多为”,是要家长放下架子,“在下”或“从旁”辅助、引导孩子的成长。

1.尊重孩子的天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然、自发的进步意识,这种积极的天性是不能限制和干预的,由此所达成的自然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老子倡导“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不善者,吾亦善之(第49章)”,“不信者,吾亦信之(第49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27章)”。家长的信任和尊重能使“承认并改正错误”成为一种正常的学习状态,也可防止孩子成为取悦大人的讨好者,或者是掩盖自己错误的逃避者。

2.完成引导的责任

“责任感”是内在的,强调主动和自觉。通常情况下,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会感到惋惜、生气,甚至愤怒,强烈的责任意识可能会使家长在态度上突出了训斥的成分,而不是在行动上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老子主张的是“不打扰”的引导责任,并非负完全责任,而是担负一个保障孩子自然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责任。家长的责任不是只强调让孩子做什么,而是要搞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

(四)引领“道家式”关切,以真诚自然而“处下”

道家式关切体现于老子的“天地不仁(第5章)”“天道无亲(第49章)”,其内涵就是“无所亲爱”“不多仁恩”的不仁之仁,即去除虚假、伪装、伎巧、欺骗、糊弄,尽量做到不偏不倚的客观,不偏袒孩子的错误,不掩盖孩子的成绩,以真诚而促使孩子在自然而然之中发展自己。

1.关切以真诚为标准

家长不能按照自己的既定标准,只爱孩子的这一部分而放弃另一部分。“不仁”便于接近真实,基于真实而客观、不带成见地面对和处理事实,便可体现真诚。如果家长真诚地赞扬(批评)孩子的真实、具体的优点(缺点),孩子就容易对“自己做得如何”有个实实在在的把握,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清晰地了解、检验自己的“参考点”。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点”会越来越多,孩子就能不断进步。反过来,如果家长虚假地对待孩子的优点或缺点,那么孩子就无法区分真假,那些本来可以清晰的、有价值的“参考点”顿时就会变得恍惚起来,也无法建立自信。

2.爱子以自然为尺度

内心有爱,爱才能自然呈现,就像鹿的善跑、鹰的善视一样。以中立的原则爱孩子,可以超越是否喜欢、是否赞成、是好是坏、是亲是疏这类世俗的预估、评判,能看清并欣赏孩子原本的样子,让孩子放松地在自然而然之中学会自相治理。这种状态被称为“和善与坚定并行”[23],“和善”代表尊重,并非只取悦孩子,或者不让孩子有些许的失望;“坚定”代表理性,也不只是说教、控制,或者丁是丁卯是卯的那种固执。过于和善而不坚定,会促成骄纵;过于坚定而不和善,易导致严苛,二者并行就可立足于客观情势,让所碰到的事情在开放和集思广益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比如,当孩子生气顶嘴的时候,家长可以先走开,稍后再找机会在没有强制的氛围里跟孩子商谈,因为不管父母和孩子的哪一方生气,都不适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18][22]刘笑敢.道家式责任感与人际和谐[J].文史哲,2008(6):6-10.

[2][13][19][21]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科学心理学[M].马良诚,编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68,56,168,116.

[3] 高长峰,胡德梅.庄子关于“惑”及处下思想在当代的意义[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9-70.

[4] 上官婷婷.道家“处下不争”论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26):214-215.

[5] 王明华.老子管理智慧[D].吉林大学,2010:72-73.

[6] 田锐.家长应学会“处下”[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11(2):61.

[7] 冯振.老子通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9.

[8][10]田锐.老子无为思想的家庭教育意涵[J].教育评论, 2022(9):103.

[9]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M].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9.

[11] 叶自成.说柔、用柔、柔实力[J].社会科学,2017(3): 120.

[12] 田锐.心理弹性视域下老子的“守柔”思想及其家庭教育意蕴[J].心理学探新,2021(6):493.

[14] 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01.

[15] 田锐.教育要惩罚,更要慎于公允[J].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07(4):42.

[16] 詹妮弗·福克斯.发现孩子的优势使用手册[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5-66.

[17]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社,2003:12,30.

[20]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性达到的境界[M].曹晓慧,译.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 2014:110.

[23]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玉冰,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4.

Daoist Solutions to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Drawing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ao-Tzu’s “Subordinate”

Tian Rui

Abstract: Laozi advocated for the adoption of a proactive and naturally sound concept of the “subordinat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the naturalness of choice, the integrity of cogni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ttitude.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reflected in the concrete choices of knowing high and low, maintaining a humble position as a leader, knowing honor and disgrace, knowing size and then living small, knowing both movement and quietness, and knowing the pros and cons while avoiding squabbles. It is necessary for parents to “subordinate” in family education, but some parents are either unwilling, or are not suited for, or have a mistaken understanding of “subordinate”. If Lao-Tzu’s philosophy is to be followed, parents should pursue a Taoist approach to science in order to get closer to reality. This means understanding the Taoist way of accepting and receiving things, accepting and listening to the “subordinate”, establish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oism to help guide and “subordinate”, navigating challenges with a Taoist mindset, and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the “subordinate” with sincerity and naturalness.

Keywords: Tao Te Ching; Subordinate; Taoistic; Family Education Values

(責任编辑:李育倩)

作者简介:田 锐/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泰安 271000)

猜你喜欢
道德经家庭教育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