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托幼一体化课程建设现状及展望

2023-09-24 16:18祁晓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幼儿园

祁晓萍

[摘    要]本文从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的教育内容出发,指出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无法达到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标准,幼儿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不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幼儿园缺乏教育针对性,忽略幼儿个体差异性的问题。提出新时代托幼一体化未来课程理念的应用策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丰富幼儿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及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以期实现幼儿教育行业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课程理念

托幼一体化是将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有机结合,使托幼教育与保育活动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对新时代幼儿园托班课程教学理念的探析,可以实现托班课程与托幼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有机融合,实现幼儿园“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无法达到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标准要求

幼教专业是指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课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延续,也是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再次优化和调整,所以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職业道德,热爱幼教工作,在工作中要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具备与幼儿平等相处的能力。其次,幼儿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幼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堂内容。但经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与专业要求并不多,且入门门槛较低,更有部分教师对幼教专业一无所知,导致幼儿学习效果十分有限。

幼儿教师要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与学生积极沟通;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素养。幼儿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引导者,也是确保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所以幼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

(二)幼儿教师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不了解幼儿具体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的问题之一。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并不重视,他们认为幼儿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成绩没有任何要求。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情况也不了解,幼儿教师也无法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情况详细地介绍给家长,共同做好幼儿教育的规划工作。当前,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家长对于幼儿教育工作存在不配合现象,这与中国幼儿教育相关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如在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优势,被家长认为具有权威性,能够得到家长更多地信任和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存在部分幼儿教师以高学历进入幼教行业,其和非本专业从事幼教行业的教师属同种类型人员,均需要专业能力的培训与实践知识的补充,在做好教学设计的同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从而科学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幼儿群体实际情况也并非单纯依靠教师经验判断出来的,即使是从教多年的专业幼教教师,也需要谨慎对待幼儿,虽可以减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但也需要做好基础的沟通工作,以确保自身对幼儿群体教育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三)幼儿园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幼儿个体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幼儿教师只对本班学生进行教学,但其并未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与生活习惯,对幼儿缺乏针对性的教育。这将导致幼儿园在进行托幼一体化课程教育时,部分幼儿不能优质完成社会化训练,在进入学前班或小学后,无法适应其中的生活。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课程教育时,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幼儿自身的性格着手,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其中,部分幼儿教师并未对班级内部幼儿性格类型加以了解。(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为解决此种现象,在托幼一体化教学中,幼儿园有必要要求教师完成幼教从业资格证的注册考试,并按照年度要求做好从业资格教育,确保教师资质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相符,并满足幼儿学习所需。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可以引导教师从托幼一体化下幼儿性格着手,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完成因材施教。

二、新时代托幼一体化未来课程理念的应用策略

托幼一体化背景下,托班课程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幼儿园之后一阶段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做出重要指引。

(一)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若想做好托幼一体化教育工作,必须从幼儿的生活习惯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

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培养合理饮食行为;三是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四是注重幼儿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五是重视幼儿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六是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及时疏导情绪困扰、纠正不良行为等问题。

(二)丰富幼儿知识与技能

在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教育领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促进其全面发展,必须重视课程体系的建构,以优化课程理念,满足幼儿的知识与技能成长的需求。托班课程作为幼儿园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要重视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课程注重以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学习形式的呈现。如健康领域活动中以幼儿日常生活为主题进行教学,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在科学活动中,将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融入保育活动和游戏之中;在艺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的力量。其次,托班课程注重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托班课程不仅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更要重视“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这一系列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操作和实践,以及各种有趣又有意义的手工制作培养幼儿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鼓励幼儿通过阅读与交流来丰富自己的见闻等。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

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前提。良好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托班课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形式,提升幼儿的健康人格,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托幼一体化下托班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在这一时期获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发展及全面发展。

首先,托班课程主要通过语言与艺术教学帮助幼儿用正确、丰富、生动活泼的语言与艺术形式表达自己、认识自己以及适应周围环境。其次,托班课程通过对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训练及培养,使幼儿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能够在集体活动中独立生活。最后,托班课程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和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集体游戏,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或亲子共玩活动,提高家庭之间和谐友好关系及亲子之间亲密关系与沟通交流互动能力。

(四)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经验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性发展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早期教育则是培养孩子社会性发育的重要途径。”托班课程强调“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交往,在交往中体验快乐和获得知识。

首先,建立健康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托班课程重视托班活动环境的创设,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幸福与快乐,在交流中获得健康成长;其次,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托班课程关注不同个性、不同个体能力、不同生活方式的幼儿;关注托班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学习”,通过游戏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幼儿为主体,在生活中引导其“体验”“创造”。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及积极情绪体验

情感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幼儿与他人的交往、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和幼儿自己对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体验,都会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等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及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幼儿自身学习与生活能力,也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托班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视对幼儿情感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

首先,重视情感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想法和感受,让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和困难产生的不同观点并进行思考分析,进而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其次,要积极鼓励幼儿尝试解决问题与困难。在托班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解决问题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展开所学内容的反思,建立问题的复盘能力,培养学习习惯,为成长打牢基础,降低出现困难情况的负面情绪,攻克难关。

(六)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与同伴进行交往来实现的。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等良好行为。幼儿园托班课程实施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能,学会与同伴交往。教师要利用集体教学时间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同伴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游戏时对幼儿进行耐心鼓励、及时肯定、恰当支持等方式,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教師还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来提供交往机会,如开展故事会、主题分享等活动,让幼儿体验人际交往带来的快乐及美好情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和良好的交往环境;引导幼儿关注他人并积极给予回应;开展“我是小小社会家”“你是我的好朋友”等角色游戏,鼓励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及集体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等友好行为。在此,成长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集体活动参与能力、日常交往交流能力等均将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其之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七)提高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幼儿在托班阶段,不仅需要面对陌生的教育环境,而且要应对幼儿园生活。由于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不可能对幼儿园生活有清晰的认识,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园、小学),完成从家庭进入社会的过渡。因此,托班课程需要注意提高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托幼一体化教育工作具体开展中,教师可从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与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愿望和责任感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开展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项目,让幼儿学习有关与人交往、沟通、尊重长辈、爱护同伴等基本行为规范,提高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增强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从集体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决定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游戏和休息时间等,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积极解决问题与困难的愿望和责任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同时,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实践使幼儿逐步形成爱护环境、爱护动物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良好习惯,使幼儿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独立自信地健康成长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托幼一体化下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并展开未来一阶段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的教育研究,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培养幼儿的生活与成长习惯,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伊莹,蔡迎旗.芬兰“托幼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102-108.

[2]华晓宇.托幼一体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育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2,24(06):33-37.

[3]张海明,席小莉.人口集聚背景下的广州市学龄前人口变动趋势预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71-82.

[4]王景芝,高乐甜.新时代托幼双向衔接模式的内涵、价值、构建条件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09):97-107.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