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扩音器效应功能研究
——以“北京冬奥会热点人物”为例

2023-09-26 12:03JohnMichaelLiCastro
新闻传播 2023年16期
关键词:扩音器词条效应

John Michael Li Castro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上海 20024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22 年2 月4 日冬奥会在北京鸟巢举办了开幕式,这是一场全球人民参与狂欢的冰雪盛会。北京冬奥会彰显中国精神,它不只是一场运动会,又是联结和实现个人梦想、民族梦想与世界梦想的舞台。微博作为中国人使用最多的社交平台,许多人在微博平台上发表奥运会的夺金时刻,运动员拼搏与挑战、突破与超越,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奥林匹克的意义。以及在线上讨论北京冬奥会彰显的中国精神,在百年未遇的新冠疫情之下办大赛,克服冰雪运动基础薄弱的难题,建立了弥足珍贵的友谊等热点话题。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交互让更多的人见证人类面对重大危机的不屈品格,折射出促进世界和平、友谊和团结、携手抗疫的国际社会共同愿望、不屈力量,让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感受到奥运的温暖和力量。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过程中,除了开幕式的精彩表演与比赛的激烈竞争,许多“网红”也受到了中国网民的喜欢。例如可爱的冰墩墩、坚韧的武大靖、年轻活力的谷爱凌和苏翊鸣。他们在各个社交平台均成为了被网民转发评论的焦点对象。根据传播学中扩音器理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信号信息输出来源与扩音器。因此本论文在收集了2022 年2 月4 日-20 日的微博上有关以上关键词的信息数量、评论数、转发数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信号信息传播度与来源和扩音器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现实的信号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两个重要条件,分别为信号信息传播源和扩音器即他人的转发与扩散,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本文针对2022 年北京冬奥会热点人物的微博上评论转发数以及对应信息的传播热度进行分析,来验证是否具有相应关系,这为网络信号信息热点传播发展相关研究贡献了部分理论研究意义。

2.实际意义

研究并明确划分网络信息信号传播源与扩音器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部门、公司公关人员与大众了解以及舆论公关和消除不良舆论等相关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明确网络时代下微博传播功能对于引导舆论走向良好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论文基于扩音器效应理论,以“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在微博上传播的用户内容数据为基础,通对2022 年北京冬奥会2 月4 日-20 日的热点人物相关信息在微博上评论转发数以及对应信息传播热度进行分析,探究信号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扩音器效应规律。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阅读法、统计分析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文献阅读法。阅读了扩音器效应相关理论等相关文献,以及弱连接效应理论和新闻虫洞等相关理论对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阐述。

2.统计分析法。本文使用SPSS 和EXCEL 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工具,通过用八爪鱼采集器采集微博数据,并对采集到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2月4日-2月20日的热点人物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微博上评论转发数以及对应信息的传播热度进行分析,探究信号信息扩音器效应传播的内在规律。

(五)文献综述

余俊认为媒体关于信号信息的扩音器效应的具体效果可分为三种,分别为信号放大作用、信号过滤作用和信号隔绝作用。其中信号放大作用的主要影响有扩大突发事件危机的传播速度、增加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处理难度和突发事件主体形象的负面影响[1]。

张淑华和徐艳认为当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信号信息出现之后,网络用户会产生十分旺盛的信息获取欲望和意见发表分享欲望。而微博作为新兴网络媒体代表很好地满足了网络用户关于该方面信息的需求,且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微博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以更透明化和去中心化的方式加速信息信号的传播[2]。

朱代琼和王国华以“红黄蓝幼儿园虐待儿童案件”在微博上传播情况对社会情绪扩音模型进行检验。他们认为舆情发展具有显著的三个时期,分别为舆情积聚、舆情爆发和舆情扩音三个阶段[3]。

伍冠宇认为网络信息信号传播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征。病毒式传播的主要影响在于此类信号信息可以以弱连接等不易察觉的形式改变网络用户的思想,以大量复制和洗脑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从而改变网络舆论走向[4]。

金晓春认为微博等各种公共社交平台将传统的媒体报纸传播形式改变为信息几何式传播。而新媒体时代下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主要为快、新和广,即信息传播快、新闻时效性高和病毒式传播的广泛覆盖[5]。

二、扩音器效应相关理论基础

(一)新闻虫洞理论

诸如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类型的信息内容、画面画幅和播出时间是存在一定限制的,但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移动端和网页端的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的版面、内容和信息量是不存在限制的。因此借用量子力学的虫洞理论,传播学中同样提出了新闻虫洞理论,即在微博上所有用户均可以对某一突发事件或新闻信息提出各种独立的无限个观点,这就可以看作人人都可以在空间中挖出自己的虫洞。因此在短时间内“新闻信息虫洞”便可遍布在新闻事件整个内部,进而扩散到突发事件可被考虑角度评论的方方面面。

(二)弱连接理论

1974 年美国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针对社会关系研究领域提出了弱连接理论。他关于弱连接理论定义即在传统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均存在相对于强连接(同学、家人、老师)而言的弱连接临时关系,例如在微博首页刷到的陌生人发出的微博,通过阅读了他所输出的观点内容,我们便和他建立了弱连接关系,尽管弱连接关系比较脆弱短促,但弱连接关系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和传播效率高的传播特点。

(三)微循环理论

不同于传统媒体形式,微博自身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和循环能力。信息虫洞可以为微博产生若干新生信息信号,而微博上各个用户之间的弱连接产生了传播动力,新生信息与传播动力可以使微博容量与内容不断生成、演化、扩散与消亡,然后开启下一轮新生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微博的信息微循环是一种新型快捷的信息循环模式,在不断的新生信息出现以及微博用户的观点分享中,最终真实信息被挖掘出来,进而不断靠近现实真相,并最终导致重大舆情甚至影响国家政策重新制定。

三、传播情况实证分析

(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热点回顾

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于2022 年2 月4 日在北京鸟巢举办了开幕式,由张艺谋导演执导,以雪花聚集为灵感设计了一场有史以来最精彩的开幕式典礼。

北京冬奥会的热点之一便是其吉祥物冰墩墩,憨厚可爱的形象让它成为了冬奥会期间的网络“顶流”,并且冰墩墩吉祥物玩偶在冬奥会期间曾出现过数次断货情况,足以见得冰墩墩在冬奥会观众心里的受追捧程度。

除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之外,冬奥会上年轻青春活力的运动员也成为了微博网红。其中以谷爱凌最为出彩,她的形象青春亮丽,性格自信健康,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五四奖章。除此之外,苏翊鸣、武大靖和任子威等均受到了冬奥会期间网民的喜欢。因此本论文以冰墩墩和谷爱凌在微博上传播度与扩音器效应数据为基础,研究扩音器效应传播效果的对应关系。

(二)北京冬奥会整体扩音器效应传播效果分析

如图1 和图2 所示分别为北京冬奥会整体转发评论情况与北京冬奥会整体微博热度,其中转发评论情况为扩音器,而每一次新话题出现则为传播源,进而通过以上两个图对应时间点的扩音器和传播源热度情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图1 可知在2022 年2 月5 日19:55 出现了高转发评论的信息源,而该信息源是由“关晓彤”用户发布的内容为“#冬奥会#为中国冬奥健儿加油!向梦想冲刺,一起期待!”该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数分别为34473 和33857,对应在图2当中的2月5日19:55之后出现了微博的热度峰值,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均有大量的关于“冬奥会”词条的微博出现。而同样在图1中的2月11日20:18出现了一条由林孝埈发布的开通微博账号的微博,而这个信息传播源得到了40962次转发和118405次评论。因此此条微博的扩音器效应十分明显,在图2 中体现为2 月11 日20:00-2月12日的高微博热度。

图1 北京冬奥会整体转发评论情况图

图2 北京冬奥会整体微博热度情况图

但是北京冬奥会整体微博热度出现高峰的时间点并不一定伴随高扩音器效应,例如在4 日20:00、6 日17:49的高热度,相对应的话题词条为:“冬奥会开幕式”和“武大靖上次去电影院还是4 年前”,但这两个话题并没有出现意料中的扩音器效应高峰。因此北京冬奥会在传播过程中整体上出现扩音器效应高峰必定对应高微博热度,但出现高微博热度并不仅依靠扩音器效应高峰,可能也存在其他因素引起北京冬奥会的高热度。

(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词条传播度和扩音器效应对应分析

如图3 和图4 所示分别为词条“冰墩墩”转发评论情况与其整体微博热度。该词条的转发评论情况为扩音器,而图2 中的微博热度则为传播效果。通过以上两个图对应时间点的扩音器和传播源热度情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图3可知在2月17日18:43出现了高转发评论的信息源,而该信息源是由“咪咕体育”用户发布的内容为“谷爱凌晒出3 张和奶奶的新合影,奶奶身上的冬奥会金牌和冰墩墩帽子超吸睛,两人都又酷又可爱,预祝青蛙公主明天决赛顺利!”该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数分别为2339和6393,对应在图2当中2月17日18:50的150条相关微博的出现,进而出现了微博的热度峰值,主要原因是信息信号源具有吸引力和扩音器效应高峰同时作用,进而更容易被广泛传播给群众和被群众转发。

图3 冰墩墩词条转发评论情况图

图4 冰墩墩词条微博热度情况图

同样在图3 中的2 月19 日的17:56 和18:23 均出现了一条#羽生结弦戴上了冰墩墩帽子#和#羽生结弦与冰墩墩贴贴#的相关微博,而这两个信息传播源均得到了大量转发与评论。因此此条微博的扩音器效应十分明显,在图2 中体现为2 月19 日17:59 至当日18:41 的高微博热度。原因是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羽生结弦与冰墩墩均是当时群众所热衷的正能量与优质形象。并且从时间点上来看,在一个信息信号源的扩音器效应出现高峰时,该词条的传播度会在出现滞后的情况下进入高峰期,因此微博词条传播度和信息信号扩音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偏差。

(四)北京冬奥会谷爱凌词条传播度和扩音器效应对应分析

如图3 和图4 所示分别为词条“谷爱凌”转发评论情况与其整体微博热度。该词条的转发评论情况为扩音器,而图2 中的微博热度则为传播效果。通过以上两个图对应时间点的扩音器和传播源热度情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图5 可知在2 月15 日17:47 和2 月17 日18:43 均出现了转发评论高峰期,对应词条分别为“苏翊鸣与谷爱凌均于各自参加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和“谷爱凌把金牌给奶奶”。而在图6 中分别对应在2 月15 日17:54 和2 月17 日18:48 出现了对应话题的传播热度高峰期。因此验证了以上研究部分的结论。

图5 谷爱凌词条转发评论情况图

图6 谷爱凌词条微博热度情况图

结论

(一)整体上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微博传播度符合扩音器效应理论

在北京冬奥会信号信息整体传播过程中,微博传播度符合扩音器效应理论度传播符合裂变传播理论。根据3.2部分结论,关晓彤发布的内容转发和评论数分别为34473和33857,对应在2 月5 日19:55 之后出现了微博的热度峰值。而同样在图1中的2月11日20:18出现了一条由林孝埈发布的开通微博账号的微博得到了高转发评论且对应时期的该信息信号源微博热度出现高峰。因此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微博传播度的扩音器效应十分明显。

(二)扩音器效应高峰是微博词条热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北京冬奥会整体微博热度出现高峰的时间点并不一定伴随高扩音器效应,4 日20:00、6 日17:00 出现了高传播度微博,相对应的话题词条为:“冬奥会开幕式”和“武大靖上次去电影院还是4 年前”,但这两个话题并没有出现扩音器效应高峰。因此北京冬奥会在传播过程中整体上出现扩音器效应高峰必定对应高微博热度,但出现高微博热度并不仅依靠扩音器效应高峰,可能也存在其他因素引起北京冬奥会的高热度。因此扩音器效应高峰是微博词条热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词条传播度和信息信号扩音器效应存在一定时间偏差

词条传播度和信息信号扩音器效应存在一定时间偏差。例如在冰墩墩词条分析部分的2 月19 日的17:56 和18:23 出现了信息传播源的扩音器效应高峰,而对应的高微博热度出现在了2 月19 日17:59 至当日18:41。因此词条传播度高峰期节点通常晚于信息信号扩音器效应出现的时间点。

猜你喜欢
扩音器词条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这份心意何其厚重
懒马效应
大度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