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讨

2023-09-27 08:23王文优
活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党史历史课程

王文优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00)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一向对党的历史十分重视,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对高校党史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课,找到适合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径,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学生对党史认知的程度,影响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可度。所以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及为共产党培养合格的具有优秀品质的接班人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石。这句话表明,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件必要的教育工作,事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正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强调的,要想搞好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系统、完善的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历史文化背后的精神对人的激励作用。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而自发产生无畏艰险、奋发向前的奋斗精神。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党的历史精神深入学习以后,能增加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国共产党党史造就了太多宝贵的精神,如红船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宝贵精神。只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党史观,从而深化对党的认同感和建设国家的使命感。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党史既是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当一个团体遭遇了外来强敌的攻击和侵略时,人民群众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就会显现出来,变得非常团结。过去的中国便是如此,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人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因此,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让学生感受过去的力量,感受到民族凝聚力这份力量的伟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生可以感受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勇气。鲁迅曾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而英雄是怎么产生的呢,他们不是生来就是英雄,他们有些可能只是普通人,但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他们却可以承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甘愿为了国家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个理想和信念值得学生去学习,平凡的人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而变得不凡。当代学生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从行动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千千万万个学生的力量聚在一起,就会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一部分。

(三)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队伍

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党领导并团结人民不断奋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快速渠道,导致思想碰撞得更为激烈。由于网络环境复杂,给学生的思想也带来了冲击。所以应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还要让他们在艰苦不易的历史环境中,体会到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不仅限于歌词,而是一种新的感悟和体会。新时代的学生大都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更为发达的环境中,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他们从党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身处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容易接触各种思想观念,由于他们的知识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容易被一些思想所误导。这个时候,就需要党史学习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意识。只有具有正确意识的学生,才是新时代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困境和挑战

(一)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重视度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一些学生认为党史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是无趣、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真正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党史。所以,很多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专业课上,而分给公共或者选修的党史课很少,这样便会造成党史课被“冷落”的现象发生。其实把党史单单当作一个历史的片段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有些学生甚至老师,都只注重党史学习教育的“史”的部分,认为党史便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只强调客观的历史知识,要求学生对这个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掌握。诚然,这也是党史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只有历史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这样党的历史的教育作用便突显不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以学好专业课为主要目的,认为以后不会从事和党史有关的工作,便对党史学习教育较为抗拒,在考试时敷衍了事或者临时抱佛脚,对党史学习得不扎实、不认真。这几种想法使得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学生不重视,学习兴趣就会降低,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无法把党史这门课学好,也就发挥不出课程的作用。

(二)学生受错误思潮的影响

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给了那些宣扬错误思潮的人可乘之机,有一些人为了能吸引大众眼球,在网上对正面的历史信息进行歪曲,而对负面的历史信息进行夸赞和美化,甚至颠倒黑白。这显然是对党史的一种污蔑。一些学生在思想还不太成熟、理论知识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容易被这些错误思潮所影响。这些错误思潮给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建立带来了负面印象,需要重点关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不能坐视不理,而要进行针对性的反击,要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对于这类错误思潮坚决抵制。

(三)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师资结构和课程设计存在失衡现象

党史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历史学科,对老师的要求就是不仅要讲好知识点,更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共产党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当前部分高校的党史老师,有一大部分不是中共党史专业的,而是历史学专业的,这使得他们对一些党史知识只能进行理论教育,而缺乏更专业、全面、细致的讲解,这样使得学科出现政治性不足的现象,不能把党史课讲好。

对党史的讲解离不开党的教育,这不仅需要了解党的历史,更需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课程设计上,当前一些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实际上就是对党史的讲解,但是这些课程不能直接成为中共党史的课程,会影响和妨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深入认识。在党史课程设计上,缺乏系统、整体的专业课程安排。

现阶段,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大部分集中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两本书虽然也涉及党史的各个理论知识,但是整体不是以中共党史为研究主题。这样使得中共党史的教育处于一个没有整合的状态,因此这两本书不能代替党史的全面教育功能来指导学生进行中共党史的学习。

三、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师资队伍,夯实党史人才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要想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应该对师资力量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要。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句话表明,教师除了要传授必要的书本理论知识,更要教育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因此,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很有必要的。在强化师资队伍的方式上,应该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建设。

首先,高校要培养一批党史专业人士,这是保证党史师资力量强大的基础。只有专业化的队伍发展,才能使得党史的学习有更专业化的保证。现阶段,中共党史专业 每年的博士毕业生极其有限,对于现在党史学习教育的需要无法满足。而且有些博士生毕业可能不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导致现阶段优秀的专业人才不多,因此需要着重建设和发展这类人才,比如制订专项培养计划等。

其次,师资队伍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老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坚定的思想信念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最后,要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老师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用和学生交流谈心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热爱党史知识。

(二)以新媒体的网络传播为载体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是现代人获取各种信息、收集各种知识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也不例外。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以网络软件为载体,包括学生常用的各类社交软件,如抖音、微博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借用这些软件,在互联网上对党史知识进行传播。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如在公众号上发表党史小故事、在短视频网站上发表正能量的党史学习视频等,但这些网上传播的内容都需要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完成。这样,学生在娱乐之余也能学习到知识,而且更乐于接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进去,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将线上与线下的知识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线下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感兴趣的知识线上还可以反复学习。线上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也需要认真准备,使高校师生满意党史学习教育搭建的新平台,只有这样,这个以网络为载体的党史学习教育才能传播正确的党史思想,讲好党的优秀故事。只有把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平台搭建好,学生才能更热情地投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去,得到学生的认可,并进一步提高党史的教育效果。

(三)对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党史学习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如今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创新,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进入课堂了解党史知识。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把握课下的“课堂”。不同于课上的理论知识,课下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红色基地,平时在各类党史的关键时间点,比如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进行党史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通过丰富课外党史活动,学生更有兴趣投入这类课程的学习中。

第二,进一步建设课堂。党史学习教育课下活动如此精彩,课上的教育内容也要让学生感兴趣。高校不仅有党史学习教育这门课程,还可以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其他学科之中,如文学、政治学等,在别的学科设置一些实际的党史案例,通过引用各种党史的丰富知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课堂中受到党史教育。

第三,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倾听者,而是一个表达者。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充分引导,让学生能发挥出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能说、敢说、不怕说。如果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老师要循循善诱、正确地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收获更多,更愿意主动去学,也会更好地融入课堂、融入课程的教育之中。

猜你喜欢
党史历史课程
第一次学党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党史上的今天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