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绢人 传承千年的霓裳绢塑

2023-09-27 02:31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仕女彩绘服装

北京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以丝绢为主制成人形的民族手工艺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21 年5 月24 日,北京市东城区申报的北京绢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北京绢人制作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风格高雅,具有很高欣赏和收藏价值。以铅丝为骨骼,棉花纸絮为血肉、绢纱为肌肤,真丝为秀发,彩绘丝绸为服装,塑制而成的玩偶。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传统戏剧中的各类人物、古装仕女及舞美造型等内容,经过能工巧匠们雕塑、制模、彩绘、缝纫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制作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立体玩偶造型,因主要原料是彩绢,所以被人们称作“北京绢人”。

绢人起源

在古代,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用竹、纸为原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早在唐代(公元618—907 年),福建南部农村就盛行彩扎,开始时是用纸扎成各式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后来又表现一些广为流传的戏文和神话故事,制成花灯到处陈列,供人观赏。

以后,这种扎制花灯的工艺逐步发展,形成了彩扎工艺品,据《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时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至明代,民间还有制作绢人的。清代时,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同寿桃寿面一起,作为祝贺寿诞的礼品,可惜的是,制作绢人的技艺一度失传了。

如今的北京绢人的诞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由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朴等工艺美术大师探索复原的,后来,成立了北京美术人形研究组,陆续试制出许多作品,这些绢人作品具有中国的气派和浓浓的民族风格。

工艺流程

北京绢人普遍尺寸为30~40 cm 高,以金属丝为骨架,棉花、纱绢为肌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艺人们经过雕刻、制头、服装、彩绘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細手工制作,做成了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形。

绢人头部

制作绢人头部需要先做头模,根据头部比例和五官位置用石膏制作一个头型,然后在上面糊上棉织物和丝织物,待干燥后,再糊制第二层丝织乔其纱,最后糊蚕丝织物,晾干后再画出眼睛和睫毛、嘴唇、腮红、眼影。待美化脸部后,再剖开头部充填棉花等,便制成了栩栩如生的美女人头。

绢人手部

做绢人的手先要用五根细金属丝捆成手指的骨骼形。然后分别用脱脂棉缠绕成手指的形状,再用蚕丝织物缝出微小的手套,将手套翻过来,再穿在手上缝合后,再做出兰花指、佛手指等手型,工艺要求不得露线头也不得露针脚。有的绢人还需要为其染红指甲、戴戒指。

绢人身体

制作绢人身体需要掌握体形结构。先用金属丝做成人体型骨架和四肢,造型比例要十分准确,人体三维定位尺寸,要典型化。因此要用棉花和纸毛充填得恰到好处,使体形舒展、匀称。既要身材苗条,又要肩背圆润,胸臀丰满。为了艺术美,腿部要稍长些,身材也要适当夸张些,体现体形美。

绢人头饰

在制作头饰、头钗时,须采用金银丝编织而成,配以珠、钻串成造型。如凤钗、项圈、步摇、偏凤等钗环摇曳,突出人物个性装饰华贵典雅,凝固动态美。

绢人道具

制作道具工艺要求比例准确,形象仿真,景物烘托主题人物,一般为团扇、乐器等。

绢人服装

服装工艺要根据典型人物特色来体现,效果仿真、飘逸,要结合历代仕女服饰、纹样、色调,故事情节要求再现整体艺术的美,尤其注意服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协调,突出人物特点。

绢人彩绘

服装彩绘是绢人仕女的重要部分,一般采用考究的吉祥纹样,用“赛绣”工艺绘制而成,服装的彩绘要画出效果形象,如同绣上去,最后用金粉调漆料挤在线描的花纹上即可,然后涂上颜色,使仕女衣裳、围腰及马面装饰五彩缤纷、光艳夺目。

艺术价值

“北京绢人”是中华民族绢塑艺术传统的优秀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三维立体软变形工艺,一个成熟的绢人作品身上集软变形技能绢花、宫灯、绢扇等于一体。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绢塑艺术支流上,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塑型艺术的精华。

作为一种艺术和优秀的工艺文化,北京绢人继承并发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其时断时续的承传中,不仅综合了中华民族的多种传统文化,其工艺本身和民族艺术制品也是一部沉甸甸本土文化历史。

北京绢人工艺精致细腻,人物造型多姿多彩、多样多元,体现出整个绢塑工艺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历史名片”,各个时期的绢人工艺都反映了当时那个朝代的工艺状况,也是当时各个层面的历史、文化的见证。

猜你喜欢
仕女彩绘服装
清代仕女图轴选
让人心碎的服装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彩绘“未来之星”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锦瑟韶华,最美不过仕女情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