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教研联盟之势 谱多元教研新篇

2023-09-28 10:47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组研修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童 星

教研联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市教研联盟能够更好地整合市、区、校三级教研力量,使区域工作更有指向,优化了师资结构、丰富了教育资源、营造了研究氛围[1]。 在三级教研模式的统领下,各区县都有自己的做法,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道里区数学学科多元化开展教研工作的一些情况。

一、合作交流共享,发挥优质资源优势——市级统领下的区域联合研修

2020 年的疫情,让我们有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特殊教学方式。根据市教研院杨瑞松主任、王宏老师的统一组织,我区与木兰县、通河县组成研修团队,开始区域联合研修,进行五年级全年的“云课堂”网课备课、录制合作工作。 三个区县积极互联信息,通力合作:在我区统筹设计下,四位数学教研员与木兰、通河数学教研员首先架构了依据网课特点的备课、录课细则,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形式打造内容多元、实践丰富、互动多样的线上课程[2]。 在精备细录的过程中,我区主动将备课、录课的宝贵经验传送给合作区县,同时两个区县教研员与教师也将学生的基本学情第一时间予以沟通、反馈,互相了解教研基础,所录资源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市,切实落实杨瑞松主任提出的:“关注每一个区域,不让一个学生因疫情影响掉队。 ”此外,三个区县的密切有效联合,也让课程资源审核有了三保险,有力保证了课程资源的准确性、实效性,高品质地完成了五年级137 课时的课程资源的录制工作。

在教研培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区与木兰县、通河县发挥共同体教研组的潜力和资源,立足课堂教学,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为载体, 以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以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小课题, 以区域内网络教研为辅助手段,为教师进行专业交流、相互学习、共享经验创造机会并将成果与全市教师分享,为全市建立五年级资源库,分为:1.视频资源——包括每节课教学视频和每单元教材辅导视频。2.文本资源——包括每节课教学设计。3.评价资源——包括重点内容的习题、单元习题、期中、期末测评等。4.课堂辅助资源——每节教学内容的PPT。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区域内和谐、多元化教研生态。

我们在市级学科联盟的工作项目指引下,完成跨区域五年级教研活动的开展,多次为全市学科教师呈现教研观摩课和策略成果。三区县数学教师利用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开展:1.线上学科互动交流分享。2.利用我区公众号平台开设联合教研动态发布。 3.利用市区各级赛课活动线下研培等方式,从而推动联片教研成功向纵深发展。

二、示范引领辐射,打造优秀教研团队——区级统筹下的教研一体化联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按照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横、纵向网格化开展区域内数学教师培训工作:

纵向——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区名师、 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其专业化的发展空间,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的教师互动机制,在我区统一部署下,开展数学教师基本情况摸查,建立教师基本信息台账,做到全区每一所学校中的每一名教师信息的全员掌控,便于有针对性分层、梯队式管理与培养。我区三位数学教研员各自成立名师工作室,立足实际,以解决我们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攻坚克难,研究学科核心、关键性问题,每位教研员融通教研、科研、培训三条射线,多维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教研水平提升。 各工作室与各学年教研员的教研活动相结合,基于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和关键主题进行伴随式系列化教研活动和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包括小学数学专题解读、领域优质课例、专家深度评价、教学设计指导等,夯实教师一体化联动基础。特别是疫情期间, 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案提供了互促提升途径,切实推动我区数学学科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

基于实践与理论,我区利用每年一届的“创新杯”教学大赛、学科教师技能考核,全员参与有效促进道里区学科教师基本素养的提高, 提升了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从而体现哈尔滨市教研联盟提出的“纵到底”的研训理念。

横向——2015 年我区成立了以全区基层学校小学数学学科教研组长为团队的道里区数学工作坊。 工作坊科学、规范化管理,由四位数学教研员带领坊主,遴选核心成员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坊规章制度、细则,近、远景工作目标与计划。 工作坊成立7 年来细化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行师资交流互动、课程共建共享,以教师为主体,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做到“横到边”。这种学校联盟模式在教学教研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是增强基层教研有效化的平台。 每年我区工作坊研修阶段性成果会在道里区数学“课博会”上总结与分享,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区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研修目标的全面落实。2019 年我区开展了数学优秀教研组评选工作,全区所有学校均积极参与,活动分为教师技能与理论研讨相结合、形式多样的汇报,最终每三年遴选出一批道里区数学优秀教研组。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的联研机制,将不同区域的教研组联合起来,基于共同主题开展跨校教研组联研,形成了同研、同创、同享的机制和跨校协作的教研共同体,形成网格化的教研联盟实施体系,所有学科教师参与的网格化教研联盟,丰富我区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内涵,促进区域教育教学教研的均衡且高质量发展。

三、传承创新融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校级规化下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我区各校立足教学实际,在关注常态化、常规化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基础上,在创新中求突破,许多学校对鲜明特色和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展开积极地探索,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像经纬小学数学团队,一直围绕“思辨教学模式探究”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兆麟小学的“数学课堂问题策略与方法”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群力实验小学依据教师队伍组建的特点,构建了“头雁领航,群雁高飞”的“雁阵式”教师发展模式,采取“双螺旋并驱,项目式研究”的形式,协同合作、整体发展。 群力兆麟小学数学团队一直致力于“疑、趣、思”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修,通过校本研修的平台,打造兴趣盎然、质疑思考的高质量数学课堂。 欧洲新城经纬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联盟,围绕学校“六步畅学,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联盟成员致力于改进、改善、改变学习方式,研究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和目标的最优化。 抚顺小学和新阳路小学的数学教学研究会,分别围绕“构建益·数自然课堂”“阅读+下进行数学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等。这种创新融合的校本教学模式的深度研修,让课改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着重体现了校本研修的“强基础,重能力,轻负担,高效率”。

几年来,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市教研院高站位指引下,与兄弟区县联合研修、以区内工作坊、室一体化联动、基层学校校本研发创新为主线,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方面的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构建核心团队引领的运作范式,增强校际教学教研实效性,合作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区进一步依托市级学科教研联盟项目,更加有效地完善原有基础上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让学科联盟推动教研转型发展”。独行快,众行远,我区会继续在市教研院带领下,与兄弟区县凝心聚力,共谋智慧,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研究、指导、引领和服务职能:乘教研联盟之势,谱多元教研新篇,有效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