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2023-09-28 06:44冯奕安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建教师队伍培训

冯奕安

新建学校往往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缺乏历史积淀和经验积累,如同一张白纸。如何系统地、有规划地建设一所新学校,这是教育人的当务之急。教师队伍作为新建学校的第一资源,对于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冯如小学为例,提出基于新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策略。

一、科学配置资源,提升教学效能

新建学校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学校文化的沉淀、管理制度的构建、课堂教学的优化、师生成长的评价等系列工程都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师的成长。因此,行政部门应该在资源配置方面精准施策,提前做好科学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举措,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必要时,可为新建学校“量身定做”,定向招聘,招揽人才,全力保障新校有足够的教师,同时根据其建设发展规模的实际需求与用人实际,结合编制部门有关要求及早制定招聘计划,既考虑学校制度的建立,常规的制定,学生的急增等因素,又要考虑学校教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结构,科学配置区域教师编制资源。

二、精准培训教师,提升队伍素养

在新建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梯队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所谓“教师梯队培养”,是指根据教师队伍实际状况,依据相应的标准,把教师分成若干梯队,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组织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的培训活动,实现不同层次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应提升。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年龄结构,将教师划分为若干梯次,实施“差别化”培养,满足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发展诉求,破解各个年龄阶层教师队伍中的自身问题,实现教师培养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一所建于2018年的新学校,冯如小学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先后被评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江门市儿童友好基地等30多项地级市以上的荣誉,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级各类比赛中有1600多人次获奖,这都有赖于通过精准培训教师,提升队伍素养,破解新学校“零起点”的密码,让新学校“一办成效”。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师、新校长,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把教师分为:新教师、成长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制定“五大”培训计划:入职培训—启航,全员培训—续航,学科培训—护航,骨干培训—领航,名师培训—远航,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优质教师团队。

2021年9月,刚毕业的定向生刘老师担任三年级数学课,初到岗位不知所措,为了让她迅速站稳讲台,点燃教学热情,学校将她列入“启航”教师队伍,安排恩平市级名师梁老师作为她的“启航”导师,梁老师从管理、课程、生活等方面进行带班辅导。经过一年多的跟班,刘老师快速成长,2022年3月份参加市的青年教师数学现场比赛获一等奖,她所带的班级孩子们阳光活泼,思维活跃。

三、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学科结构

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性别、年龄、学科专业和技能等多方面内容。新校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应开拓多种渠道, 广罗人才,引入乐教、安教、善教的优秀人才,促进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秀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学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体不同、需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施以不同的“上策”,即用人之长,避其之短;立其之志,开其之潜;简言之是知其思,促其成;优组合,成团队。对每位教师进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开发其教学潜能;立足教师实际需要,促进专业成长;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将教师的未来发展定位和专业发展需求作为评价的主要维度。

作为新建学校,冯如小学竭力构建让“每一位老师拥有公平而有温度的成长空间”。蓝老师原是一位年轻的经验型乡村教师,2019年8月进入冯如小学之前,在科技小三门课程方面小有名气,初到冯如小学,他热情高涨,一段时间下来取得不错的成绩,辅导学生参加航空科技类的比赛甚至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由于科学教师短缺,凡是涉及航空科普类的活动、培训,都由他一人独担,工作的不可缺或繁忙让这位年轻的老师渐渐滋生了坐在成绩单上敷衍了事,唯我不行的思想,有时甚至接到学校任务迟迟不愿推进落实。为改变一门课程一人独担的现象,学校快速调整工作,首先对蓝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深度培训,消除他倦怠的思想。同时,增加一个年轻的信息技术老师和一个美术老师配合他落实工作,组建科技教师团队。由于学校重视起来,又多了两个拍档,蓝老师由压力变动力,工作热情再度被点燃,工作上有互动、有研讨、有碰撞,辅导也多元化起来,在他的组织下,学校的航模班、机器人班、无人机班、航空绘画班等十多个科普项目班办 了起来。2023年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江门市科普教育基地”。

四、强化激励机制,满足发展需求

新建学校应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正确引导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等不满情绪,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教师幸福感,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首先,赋予教师的“发言权”,在学校各项制度制定时拥有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权力,让教师将自身发展需要融入学校发展需要,发现“存在感”,进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積极性,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享受“成就感”,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使命。

其次,重视教师对社交权力的需要,社交权力主要指教师要与同事、学生、家长建立起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让其成为学校的“外交官”,更好地与同事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与学生沟通获取效果,与家长对接学生管理的事项,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效应。

再次,帮助教师实现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最根本的激励需要,教师并不是高薪酬、高福利的职业,选择成为人民教师,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更多是心怀教育,希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者,充分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当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获得了来自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时,教师的劳动得到尊重,得到认可,得到赞赏,就会创造出一个个惊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新建教师队伍培训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培训通知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