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3-09-29 09:17李春兰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7期
关键词:较为理想人行道城市道路

李春兰

(清徐县城乡建设中心, 山西 太原 030400)

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中,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作用价值较为突出, 应该引起城市规划建设人员高度重视。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往往需要体现出较强的全面性特点, 针对城市中的各个构成要素予以优化处理, 其中城市道路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 针对城市道路进行必要改良施工处理成为重要任务。 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该方面就可以发挥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1 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特点

海绵城市理念在现阶段越来越受重视, 其作为城市未来优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确实在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方面具备突出作用, 尤其是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上, 更是可以发挥出较强价值, 应该引起城市规划管理人员高度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促使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性, 确保其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充分存蓄和释放应用。 在海绵城市构建中, 往往需要确保城市具备“渗、 滞、 蓄、 净、 用、 排” 的基本特点,由此更好实现对于城市降雨的充分运用, 同时解决因为城市降雨过于集中带来的内涝危害[1]。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使在整个城市内形成理想的“渗、 滞、 蓄、 净、 用、 排”效果, 从城市各个构成部分入手予以全面改良优化处理极为必要, 尤其是对于城市道路这一类占地较广的项目, 更是需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予以改良升级, 促使其能够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诉求。 具体到城市道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设优化中, 往往需要确保相应道路路面具备理想的透水性能, 以便促使其可以将雨水及时下渗, 避免大量雨水在城市道路路面中积存。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更是需要引起技术人员高度重视, 要求确保相应人行道可以具备理想的透水效果, 能够在人行道路面施工处理中予以改良, 积极构建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 确保其可以成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阶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建设中, 避免常用的处理技术有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透水砖施工技术, 其中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具备透水性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人行道浇筑, 促使其能够形成理想的透水性能; 而透水砖施工技术的应用除了需要借助于具备透水性能的砖石材料, 还应该注重运用透水砂浆, 由此形成较为理想的雨水下渗条件, 避免在路面结构层中出现较为严重的透水受阻问题。

2 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准备要点

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应该首先注重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以便确保后续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具备理想条件, 解决各个既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干扰问题。 在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 技术人员应该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 施工人员应该针对下承层进行严格验收把关, 分析评估下承层是否具备理想的承载力, 对于该方面存在的明显隐患和缺陷予以及时修复处理,规避后续人行道通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为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营造稳定可靠的基础承载结构。 在路床顶面验收审查时, 技术人员除了要核查前期验收成果, 往往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现场检测把关, 选择适宜合理的试验检测手段, 准确全面评估其施工状况, 对于任何隐患问题做到零容忍, 同时协调前期施工人员进行修复处理, 直到验收合格才能够进行后续施工作业[2]。 在相应试验检测分析时, 技术人员除了要重点关注于下承层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 往往还需要考虑其平整度状况,以便更好为后续透水混凝土浇筑提供理想条件, 降低后续施工作业难度。

其次, 施工人员还需要重点做好城市道路路缘石的检查把关, 分析了解相应路缘石施工处理是否具备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 对于该方面存在的缺陷或者是偏差问题同样也需要进行改进调整, 以便更好实现处理效果的优化控制, 避免该方面的施工问题影响后续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一般而言, 在海绵城市道路路缘石安装完成后, 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借助于塑料薄膜予以覆盖处理, 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养护条件, 由此逐步确保其具备应有施工效果, 在保障其达到理想状态后, 再逐步进行后续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处理。

最后, 施工人员还应该重点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清扫, 确保原有施工出现的一些杂物以及遗留的施工材料可以得到及时清理, 避免任何污染物的存在影响后续透水混凝土施工效果。 在确保路基表面不存在任何污染物, 且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粗糙表面后, 技术人员还应该对其进行恰当洒水处理,以便确保路基表面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湿润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后续透水混凝土施工往往能够达到更优效果, 解决了因为施工现场过于干燥带来的透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 这也就需要同时协调好后续透水混凝土施工时间, 避免因为透水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时间过于滞后出现现场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2.2 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处理中,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至关重要, 由此形成的透水混凝土层可以在保障人行道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 有效提升其透水效果。 一般透水混凝土施工层厚度在1.5cm左右, 具体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首先, 透水混凝土原材料应该得到严格控制,只有确保原材料的选择适宜合理, 才能够在后续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理想的透水性能, 解决来自于原材料方面的制约问题。 在透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把关中, 最为核心的就是水泥、 碎石以及水, 为了达到理想的应用性能, 水泥应该以42.5 级硅酸盐水泥为先, 碎石则应该选择粒径在5 ~10mm之间的坚硬碎石料, 拌合用水则应该选择干净水源, 避免在酸碱度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问题[3]。 在所有原材料应用前, 技术人员应该注重进行详细检测把关, 结合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检测分析, 避免任何劣质原材料被应用到透水混凝土拌合中, 体现出理想的原材料应用价值。

其次, 透水混凝土的拌合同样也需要严格把关,力求由此形成适宜可用的透水混凝土材料。 在透水混凝土拌合处理中, 配合比的确定是关键所在, 一旦在配合比方面存在偏差问题, 最终拌合完成的透水混凝土必然也就会出现隐患, 难以发挥出理想应用性能。 为了确保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度, 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参考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 借助现场试验予以优化控制, 最终确保拌合完成的透水混凝土既能够发挥出理想的支撑作用, 同样也有助于体现透水功能。 一般拌合C20 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水泥、 碎石以及水的配合比为350∶1540∶95, 由此形成的透水混凝土可以保障透水系数达到0.75mm/s,符合项目施工要求。 具体到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操作过程中, 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好投料顺序, 尤其是在碎石材料投入时, 应该注重分多次投入, 以便形成较为理想的充分搅拌混合效果, 水分的添加同样也应该逐步进行, 直到形成较为均匀混合的透水混凝土位置, 确保相应透水混凝土可以用手攒成团,由此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施工应用条件。 在透水混凝土搅拌处理中, 一般搅拌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 骨料和水泥的搅拌时间应该大于45s, 加水后则需要搅拌超过15s, 直到形成均匀混合料为止。 针对拌合完成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应该进行详细检测把关, 了解其是否具备相应施工性能, 对于存在离析或者是其它质量隐患的透水混凝土予以及时替换处理。

透水混凝土施工还应该重点关注于现场浇筑处理, 保障浇筑规范可靠, 进而更好发挥出透水混凝土的应有作用价值, 确保其可以形成相匹配的透水混凝土结构层。 在透水混凝土浇筑处理中, 一般需要控制好施工环境条件, 尤其是对于可能影响透水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外部气温条件, 技术人员需要进行严格审查把关, 当外界气温高于32℃或者低于5℃时, 应该尽量避免施工作业。 在透水混凝土材料运输到城市道路人行道后, 技术人员应该及时予以摊铺处理, 以便促使透水混凝土可以在保持较为理想施工性能时予以运用, 由此形成良好的透水混凝土结构处理条件。 在透水混凝土材料现场浇筑处理时, 因为很多城市道路人行道的宽度并不是特别大,且存在一些树池等干扰因素, 很难借助于大型摊铺机予以作业, 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挖掘机以及人工相配合的方式, 促使透水混凝土材料可以被准确摊铺到恰当位置, 且同时控制好倾落高度, 避免在2m以上的高度进行处理。 针对摊铺后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技术人员还应该注重借助于平板振捣器予以处理,确保进行2 ~3 次往返振捣, 以便形成较为平整且无气泡的透水混凝土层结构。 在透水混凝土现场浇筑处理中, 技术人员应该尽量保障浇筑的连续性, 尽可能避免出现超过2h 的中断问题, 如果因为不可控因素导致浇筑时间间隔超过2h, 则需要合理设置施工缝, 避免直接进行继续浇筑产生不利影响[4]。

最后, 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还需要切实做好养护工作, 技术人员应该重点针对浇筑完成的透水混凝土结构予以及时养护处理, 保障其可以形成稳定结构层, 便于在人行道中发挥理想透水作用。一般在透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h 内, 技术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土工布覆盖处理, 同时做好洒水保湿工作, 以便促使相应结构层可以逐步稳定凝结, 降低在该环节中容易出现的裂缝或者其它病害问题。透水混凝土结构层的养护周期应该大于两周, 养护期间不仅仅需要做好保湿以及保温工作, 还需要严禁人员或者车辆进入带来的危害。 与此同时, 还应该注重协调好后续透水砂浆施工工序, 以便促使透水砂浆施工时间较为适宜合理, 避免过早进行透水砂浆的铺设, 造成透水混凝土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

2.3 透水砖施工技术要点

在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构建中,透水混凝土层上部还需要合理运用透水砂浆以及透水砖进行作业, 以便形成较为理想适宜的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体系。 一般而言, 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中应该构建3cm左右的透水砂浆层以及6cm左右的透水砖层, 由此更好形成稳定且具备理想透水性能的路面结构体系。 具体到透水砖施工技术应用中, 技术人员应该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 对于透水砂浆以及透水砖的选用应该严格把关, 切实解决材料方面的干扰问题。 透水砂浆的制备应该重点考虑其粘合性以及透水性, 以便促使其可以在配合透水砖使用的背景下, 形成较为理想的透水结构层。 透水砂浆的制备应该重点考虑到细骨料、 水泥以及聚合物的恰当选择, 同时控制好相互之间的比例, 在充分搅拌后形成质量较高的透水砂浆材料。 一般透水砂浆制备中水泥和细骨料的配合比在1∶5, 同时添加适量的高分子聚合物, 促使拌合后的砂浆可以表现出理想应用价值。 在透水砖选用时, 技术人员则不仅仅需要结合人行道实际状况,选择适宜合理的尺寸大小, 还应该重点从透水砖的实用性能入手把关, 避免应用透水性不佳的材料[5]。

其次, 透水砖的现场安装应该引起技术人员重视, 力求确保透水砖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现场布置应用效果, 便于最终形成完整人行道路面层。 在透水砂浆铺设时, 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好透水砂浆的用量, 保障其可以形成理想的厚度, 且能够较为均匀平整, 避免影响后续透水砖的安装效果。 在透水砖安装时, 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应标高以及定位进行准确处理, 应用一字型铺砌方式, 促使其可以紧随透水砂浆的铺设处理, 以此形成理想的凝固硬结效果。 对于一些形状相对较为复杂的人行道区域, 技术人员还应该进行必要试拼处理, 以便为后续现场实际铺装提供可行性指导意见。 在透水砖铺设到恰当位置后, 技术人员应该利用胶锤进行轻敲, 以便促使其可以和透水砂浆形成密切结合, 保障两者较高的贴合度, 同时有效控制其平整度, 避免出现严重倾斜问题。

另外, 在透水砖安装完成后, 技术人员还应该重点做好填缝处理, 以便促使透水人行道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结构。 透水砖安装后的填缝处理一般是在人行道上铺设细砂, 然后将细砂均匀扫入缝隙中,由此形成较为理想的填充效果。 在透水砖填缝工作完成后, 技术人员应该重点针对整个透水人行道路面进行详细检测分析, 了解其是否较为平整, 同时检测其整体承载力以及稳定性, 对于透水性能同样也应该选择必要检测手段予以分析, 以便及时处理一些施工病害问题, 确保后续透水人行道路面符合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 海绵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路面施工处理成为当前城市道路优化的重要方式, 透水人行道路面往往主要借助于透水混凝土、 透水砂浆以及透水砖进行施工构建, 技术人员应该重点掌握好各个施工技术要点, 确保最终形成的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符合要求。

猜你喜欢
较为理想人行道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跟踪导练(一)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耐高温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海藻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玉米制豆腐等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