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2023-09-29 07:34刘珍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4期
关键词:火炬

延伸文本 《消息二则》拓展阅读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本报酒泉6月17日电(记者余建斌、吴月辉、刘诗瑶)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 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 日18 时48 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选自2021 年6 月18 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本则消息是第32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呈现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同《消息二则》一样,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新闻事实。同学们可将这则消息与《消息二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的异同。例如,抓住时间,体会消息的时效性;抓住“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不含”等限制性词语,体会消息的准确性;研读导语,体会消息精练报道新闻事实的特点,透过新闻事实,把握情感倾向。尽管年代相去甚远,但是两篇作品都规范、准确又通俗流畅地报道了新闻事实,堪称消息的典范。

读有所思

本则消息的标题采用的是“肩题—主题”结构,与《消息二则》有很大不同,试比较品评。

延伸文本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阅读

最长的一分钟

文/姬烨 董意行 孔祥鑫

(新华社北京3 月4 日电)4 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整个过程中,李端在点火高台上,原本想调整一下脚的位置,但因离地较高,最终还是决定脚不动,用手来调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 岁时,他在备战CBA 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 年雅典、2008 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第一次是参赛,9 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选自2022 年3 月5 日《新华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这篇特写描绘了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的一分钟内发生的事。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样,这篇特写截取了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片段,将过程进行分解、延长、放大。这两篇特写均长于描写,既有对新闻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正面描绘,又能通过观众的反应来侧面衬托,生动地再现了新闻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尽管两篇特写描绘的场景不同,但都很好地展现了中国运动健儿自强不息的品质,辉映了奥林匹克精神。

读有所思

本文与《“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都截取了新闻事实中的某个片段或剖面,进行形象化的再现和放大。那么,片段或剖面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请结合两篇文章,说说你的发现。

延伸文本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拓展阅读

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

文/罗珊珊

这个春天,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故事激动人心。2023 年4 月10 日,第三届消博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65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300 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4 月15 日,第133 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同时开始全年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新参展企业超9000 家,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消博会和广交会陆续举行,向世界释放中国的开放红利,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为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消博会联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也为中国和各国消费精品销往全球搭建了桥梁。本届消博会举办“消博风尚、首发首秀”发布会,有300多个品牌发布1000多个新品,进一步提升了展会品牌影响力。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花开之时,蝴蝶自来。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吸引了全球各界走进中国。3 月以来,来自各国的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和跨国公司高管密集到访中国,掀起一阵“访华潮”。“中国是令人振奋的投资热土”“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重要机遇”“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纷至沓来的各界人士穿行在经贸盛会和工厂园区,洽谈合作、寻觅商机,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强烈期待和加强合作的迫切愿望。可以说,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全球商界不约而同瞩目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今年以来,商场、超市、影院剧场、旅游景点人气显著回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快速升温,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多个国际组织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近期,不少跨国公司表示,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叠加转型升级机遇,在华业务迎来增长,在华投资已经向高端制造和研发跃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会为伴;投资中国,就是选择了更好的未来。

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给阴霾笼罩下的全球合作注入更多确定性。无论是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还是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同频共振早已超越经贸层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得到世界广泛认可与称赞,结出开放共赢的累累硕果。

回首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站在新起点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一定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选自2023 年4 月21 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这篇新闻评论围绕第三届消博会和第133届广交会的开幕这两个新闻事件,紧扣“中国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这一观点,引述了大量新闻事实。作者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引导国际舆论,彰显中国立场。同学们可将本文与《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的异同。例如,两篇新闻评论均选取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议题,持论严正,有的放矢,视野开阔,思路清晰。不同的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在论述过程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揭露批判,精辟有力。

读有所思

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试以两篇为例简要分析。

猜你喜欢
火炬
接过火炬高举起
传递火炬
情注笔端颂“火炬”
我与《中国火炬》的不解之缘
火炬照亮关爱路
艰苦创业 开拓前进——回顾《中国火炬》创刊20周年
我与《火炬》20年
《火炬》照我绘“二春”
火炬传递 要玩出新意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