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做好海洋石油企业思政工作

2023-09-30 10:28天津李豫黔
现代企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海洋强国石油海洋

□ 天津 李豫黔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发表的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依海富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等理念,为海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引领思路。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线约有一万八千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20多年曲折探索和艰苦创业,行业基础已有雏形,但是与全球现代化的海上油气工业相比,仍有数十年的差距。为加快海上油气开发,赶超先进,1978年,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决定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其有幸成为我国工业行业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海上特区”。1982年2月15日,我国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享有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油气专营权,成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此后,中国海油践行“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使命,历经对外合作、跨越发展、新时代新征程3个阶段40年的奋进之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以中国海油为核心,携手国内外海洋石油企业群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既为新时代海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引领,也在把握方向性、强化实践性、注重时代性、提升实效性等方面,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的多重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主要呈现于习近平在各种会议等公开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或者重要论述。其中,习近平有关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成果对指导海洋石油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在学懂、弄通、悟透、做实相关重要论述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海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1.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度,阐述依海富国的发展观。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以他几十年的海洋实践经历为铺垫,有着内容不断充实、视野不断开阔、战略高度不断提升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习近平在主持起草的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阐述,是习近平对早年在沿海主政时期有关海洋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此后,习近平结合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时俱进,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2013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某造船企业时强调:“海洋工程制造业的发展要适应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在连线“深海一号”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直以来,海洋石油工业有相当多的海上大型装备需要大型船厂总包建造,中国海油和各大合作船厂之间形成了强强联合的传统。因此,习近平的这一论述对海洋石油工业同样意义重大。习近平的每一次新的论述,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号召人们在建设“海洋强国”的热潮中踏浪前行,勇当先锋。

2.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阐述人海和谐的生态观。主政中央以来,习近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海洋石油工业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不竭动力。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强调:“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海陆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2019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致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人类文明大体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在当前的工业文明时代,习近平不断探索人海和谐的生态观,为我们构筑了美丽中国、美丽山川、美丽海洋的新蓝图。

3.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度,阐述合作共赢的发展观。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9年,习近平提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里,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海洋石油工业持续高速发展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2021年,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中国将积极参与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推进南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欢迎各方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2020年初以来,全球迎战新冠疫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猝不及防的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此,也为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海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

新时代海洋石油企业在推动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十分注重员工关怀工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然不得不面对各种工作难点。

1.面临员工居住地分散难题。因为在海上开采油气的行业特点,海洋石油企业中的大部分员工需要出海工作。海洋石油企业的招聘不限户籍,所以这些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固定倒班的员工,出海28天,海休28天;船员则实行出海两个月,海休一个月的政策。由于员工出海的往返路费均由单位实报实销,不少员工在原居住地购置房产,结婚生子。一条位于中国南海的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员工不到100名,却可以来自于国内十余个省份。漫长的海休,员工居住地的分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员工居住地分散难题。

2.面临员工工作地点分散难题。海洋石油工业的勘探、开采,主要依赖现代化的平台、船舶等大型海上设施。不论固定位置还是非固定位置,每个海上设施的施工地点是分散的。即使在一个油田群,平台与平台之间也相隔数海里甚至十数海里。苍茫的海水,阻隔了各平台之间的往来。平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铁岛环境。对于船舶来说,由于其随机移动的作业特质,每一艘船舶则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海上浮岛环境。海上员工工作地点的相对封闭和不确定性,导致员工在海上活动、与家人联系等方面受地域限制,易于产生心理焦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员工工作地点分散难题。

3.面临多家单位融合作业难题。为了开发“蓝色国土”,为祖国献石油,需要建造大量的FPSO、船舶、平台等海洋石油装备。然而,新建大型海上设施,往往要涉及较大的投资。因此,公开招标,吸纳国内海工、船厂企业参与建造工程,成为海洋石油企业投资新建大型海上设施不可或缺的环节。建造项目开工后,海洋石油企业往往面临多方联合作业情景,即监造方、建造方、第三方、承包商等多个不同来源单位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为建造同一海上设施开展施工。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来自不同国家、来自不同跨国公司的国际雇员共同操维海外油田,同样带来管理障碍。交叉作业、多头管理等,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多家单位融合作业难题。

四、新时代海洋石油企业践行建设“海洋强国”理论的实践方略

海洋石油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作业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油公司、油田服务公司等甲乙方合作共赢模式。油公司负责整个油田的勘探开发,油田服务公司则以装备、技术、人力等资源为油田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油田开发风险、成本。

1.以铁人精神为榜样,伟大复兴为引领,增强员工“依海富国”意识。“以海强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要点,其重点就是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石油工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员工的“依海富国”意识,增加员工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耀感,激发员工奋斗耕海、科技兴海、积极探海、务实争变的干事创业氛围。与此同时,充分运用人文关怀策略,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补齐人员分散、海上孤岛效应等短板,形成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20 世纪60 年代国家石油生产行业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激励了一代代陆地石油工人,更激励着海洋石油企业的奋斗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才能进一步激发员工争做伟大复兴路上的先锋力量,激发海油人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以环保公益为载体,绿色产业为龙头,增强员工“人海和谐”意识。我们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陆地、淡水、海洋都需要加以保护。海洋石油企业的主战场是海洋,而海洋是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在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员工“人海和谐”意识。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代言做公益、员工书画绘海洋、志愿者行动倡环保等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参与到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岸电、风电、天然气开采、LNG船运等绿色产业的培育对转型发展中的海洋石油企业至关重要,要使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就必然要使生态理念深入员工内心,形成强大的共鸣感、认同感。正如习近平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引导员工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中,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守住生态底线。

3.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联合党建为抓手,增强员工“合作共赢”意识。联合党建活动通过推进海陆党支部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油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内监造项目,可通过开展联合党建,加强国企与国企之间的交融,形成强强联手、抱团取暖之势。对于海外项目,海洋石油企业应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企业走出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跟业务发展,不仅要开展联合党建,开展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跨越地域、国家的阻隔,牢牢把握住新闻舆论引擎;还需要深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线上线下带动海内外员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助学、助残等,回馈当地社会,处理好公共关系事务,拓宽海油事业服务,促进服务所在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海洋强国石油海洋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