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设计

2023-09-30 09:48胡怀智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设计不但能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起到“增质减负”要求的作业诊断、巩固作用,而且能有效地践行新课标理念。根据主题式作业特点,教师可以从主题、任务、程序、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新课标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的实施,如何让其理念落地成为一线教师的热议话题。主题式作业指向于围绕一个真实情境而确定主题,并通过解决这个主题中的数学问题而实现跨学科整合、分层次提升与多维度发展的练习目的,可有效地避免单纯、抽象、枯燥的数学程序化技能操练,直接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剖析: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设计内涵

主题式作业指的是立足儿童视角,聚焦生活实境,以“育人主题”为主要载体,设计多层次、多维度、实践性、整体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育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主题式作业设计内涵体现如下。

(一)主题应来源于真实生活

主题式作业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来,其中,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室、校园、家庭、超市、操场、游乐园等,都能很好地作为主题式作业设计的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内容之后,笔者以“超市中的数学”为情境,设计如下主题式作业:陪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找出几种你喜欢的商品,关注价格,并试着用数学的思维提出可以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其中,自己列式解决一个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同桌来解决。这样的主题式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带上纸笔、手机,或记录,或拍照商品价格,自主创编题目并尝试完成。

(二)目标应指向数学素养

主题式作业是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基础,根据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内容而设计的,解决学生身边现实问题的作业,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能力,让数学素养得以培育。

(三)内容应侧重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跨学科整合的时机、形式、内容等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主题式作业则能很好地实现跨学科整合。借助于数学问题、主题项目或创新任务的解决,可促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间、其他学科与数学间的联系;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可促使学生展开多维度、跨学科和无边界的学习,有效地提升综合素养。

(四)形式应突出亲身经历

主题式作业与长期以来“以结果为导向”的单纯纸笔作业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具体体现为:主题式作业不但以结果任务驱动式呈现,而且倡导“以过程为导向”,促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全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主题式作业不再局限于数学演算、画图、操作等,而是会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上网查阅、实地调查、测量等形式,让学生能亲身经历作业完成过程。

二、实践: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设计程序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思维水平和学习内容的不同需要而设计不同主题、不同层级的主题式作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程序。

(一)着眼学科育人确定主题

主题式作业,顾名思义,主题是整个作业设计价值、内容、过程和评价的统领。因此,作业设计时教师先要考虑如何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主题。这个主题应来自于学生身边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不但能让学生通过这个主题作业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和提升素养的目的,而且还能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比例尺”之后,笔者根据学习内容与地方文化元素的实际而选择“寻迹木兰溪”这一主题。木兰溪是莆田市的母亲河,干流全长105千米,它从“水患之河”华丽转身为“幸福之河”。木兰溪的整个治理过程是创新实践的生动演绎,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的内涵及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个主题的选择,不但需要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实地测量、多方调查等方式,将收集到的数据灵活运用合适的比例尺与数学知识经验画在纸上,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素养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等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同时这条木兰溪也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

(二)立足学生学情设计任务

确定主题之后,任务就成为作业的重要载体。所有的作业任务都是聚焦于主题而设计的,旨在通过各个具体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度探究。任务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要实现学科教学目标。

例如,在“寻迹木兰溪”主题式作业中,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刚刚学过的“比例尺”相关数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平面图的绘制。为此,笔者根据木兰溪这一主题背景设计和确定了一组具有递进性的任务(见表1),涵盖了了解木兰溪历史、制订作业方案、展开实地測量、动手绘制和展示评价等内容。

(三)根据作业状况确定顺序

从上面的“寻迹木兰溪”主题式学习任务安排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任务都有具体的内容与完成方式,而这些任务是需要按先后顺序逐步完成的:首先,了解历史环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纪念馆访谈等形式,了解木兰溪的功能、建筑特点、历史故事,使学生产生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激发,从而燃起强烈的爱家乡、爱科学之情,更是让严谨思维和理性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其中。其次,制订方案环节。以小组方式共同结合木兰溪的功能、建筑特点、历史治理故事等,制订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测量方案,选取绘制平面图的比例尺等。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详细的方案之后,也为下面的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向。再次,测量绘制环节。这个环节是作业的核心部分,小组各成员在方案的安排下,展开了实践探索,围绕具有代表性的“木兰坡”这一建筑开展测量,根据自己所分工到的具体任务,或自主、或协作,安全有序地开展测量和绘图制作。最后,展示评价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反思与归纳作业过程中各种心得体会和最终的作业成果,以小组派代表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作业成效。学生从了解历史、制订方案和测量绘制等环节向大家进行汇报,并展示最终的平面图作业成果,让各小组进行互评,最后由教师作逐一地点评。事实表明,主题式作业的操作顺序是不宜随意调换的,而是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拾级而上的。

(四)参照作业目标展开评价

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致性。因而这种主题式作业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关注作业最终成果的评价,而且要关注作业过程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指向全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状况,指向学生在完成各项作业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心理。

例如,“寻迹木兰溪”主题式作业完成后,笔者及时地召开了“成果发布会”,并设计了以下的评价量表(见表2)。通过汇报交流之后的自评、互评与师评,教师引导学生审视自我、学习他人、智慧碰撞、资源互补,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有效地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落实。

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应立足儿童立场,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主题,作业目标应指向数学素养的发展,作业内容应侧重跨学科整合,作业过程应突出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主题式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科育人的角度确定主题,立足学生学情制定任务,遵循作业形式确定顺序,参照作业目标展开评价,将数学本质知识的学习以整体性、递进性、一致性的角度融入其中,既考虑到数学知识的纵向勾连,又兼顾跨学科知识的横向整合。

参考文献:

[1]张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杨强)

作者简介:胡怀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