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中如何将保护技术与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结合

2023-10-05 03:01夏琳琅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环境

夏琳琅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生态环境监测站,江西 九江 33230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我国农业也呈现出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状态,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农村生态环境却每况愈下,化肥农药的滥用,垃圾、废水、牲畜粪便的随意排放,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所以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环境检测技术,加强对环境的动态监控,随时了解农村环境的状况,这样才能对污染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治理,避免污染不断蔓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双赢。

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

1.1 土地资源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过量施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化学物质的堆积,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矿质元素,影响了农作物对于营养的吸收。比如一些地区的土壤出现了盐碱化的现象,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这对于人们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此外,一些农村居民会将固体废弃物掩埋在土壤中,这些物体不能进行降解,最终对土壤造成污染。由于未能设置统一的垃圾投放点,因此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塑料袋、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被填埋在土壤中,腐蚀了土壤,危害了农业生态[1]。

1.2 水资源的污染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大概有3.2亿人口饮用水质量不达标,9 000万人正在遭受水污染的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种植的过程中,过多的化肥和农药排入了地表水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而且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不规范的畜牧养殖,更是产生了诸多污染源。

1.3 空气的污染

我国农村每年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的数量非常高,秸秆焚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产生的烟雾还会污染环境。也有一些农村地区仍在使用传统炉灶和散烧煤,未能安装烟囱和通风道,导致混杂在烟雾中的有毒气体无法从房屋中排出,导致生物质燃料的浪费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此外,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的废气,也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必须对空气污染进行动态监控,并实时分析监控数据,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4 固体物质的污染

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都采用了农膜。非降解农膜破碎的部分会残留在土壤和地表中,再加上其他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丢弃,以及牲畜粪便的处理不到位,同时未能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导致农村地区的污染范围日益扩大[2]。

2 农村污染的成因

2.1 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不完善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基础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建设项目无法再开展下去。一些地区的农村环保设施仅仅只是垃圾集中点,限制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不仅如此,有些贫困乡村缺乏环保的执法和监督,未能引进先进的环保检测设备,不能发挥出监督管理的作用,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

2.2 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各种化工和生产制造厂都转移到了农村,使得农村地区受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而且农村的污染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且覆盖面逐渐扩大。此外,由于缺乏污染防治的标准和制度,再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所以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

2.3 环保意识淡薄

虽然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却缺乏环保意识。尤其是基层的一些领导干部、农民,更是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此外,还有一些乡镇企业缺乏环保意识,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没有得到转型和升级,乱排乱放问题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源和空气。政府也未在农村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群众普遍无法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4 农业生产带来了污染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所以时常产生过度施肥的现象。而且化肥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氮、钾等化学成分的比例不适合,导致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肥力不够,最终使土壤产生了板结现象。此外,农村畜牧养殖不规范、排泄物随意堆放、秸秆燃烧都导致了农村污染面积的扩大,带来了更多的隐患。还有一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不但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而且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了能够造成急性中毒外,甚至致畸、致癌、致突变。

2.5 旅游业造成了污染

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些农村开始依托自身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如此人口更加集中化,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随之加大。比如餐饮商家清洗餐具、宰杀家畜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植被也被肆意破坏。而且随意搭棚、垃圾乱扔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不仅如此,相关部门缺乏对这些方面的管控,所以加剧了污染的程度。

3 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3.1 能提供精确的环境数据

农村是农业生产和种植的基地,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农作物的质量,所以对环境的检测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展对环境的动态监测,可获得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了解造成污染的原因,帮助相关人员找到污染源头,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治。所以,环境检测技术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方面的指导,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2 能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进行监控

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相结合,能找出农村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污染源。比如针对农村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加强控制工作,促使人口和资源、环境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举个例子,针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可先进行检测和环境勘查,了解不同年份和季节的水土流失情况,采集相应的数据,从而找出具体的原因,改善水土流失的现象,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3.3 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环境检测技术,并将这两者相结合。同时开展环境动态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治理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3]。

4 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结合的对策

4.1 创建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体系

为了将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可建立相关的体系,形成一个综合协调环境监测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深度整合目前的资源。由政府牵头,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畜牧部门等协调配合,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再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出检测目标和可行的方案。提供环境检测和保护工作所需要的财力、人力、物力,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同时重点选择农村饮用水源、土地、空气质量等指标,开展科学化的监测工作。合理设置采样频率、采样方法,科学化处理样品,自动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并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4.2 制定完善的环境检测制度和流程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检测制度与流程,具体包括土壤污染监测、畜牧污染防治、水资源监测等方面内容。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方案。在开展环境检测工作之前,必须掌握该地区的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确定相应的检测顺序,根据标准和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分类,采用相应的技术以及设施设备来开展检测工作。比如针对农村的水污染状况,引进污水在线监测技术,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进行明确划分,科学地检测出污水中的不同成分比例。再制定出有效的污水净化策略,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待检测完毕后,还要通过相应的渠道来公布环境检测分析数据,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制定出有效的环境改善措施。

4.3 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测点

随着农村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以要根据农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设立不同的监测点,加强环境监测工作,随时监控污染源的发展状况,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每隔一段距离便可设置相应的环境监测点,开展试点工作。针对区域性常规监测,可采用功能区布点法;针对多个污染源且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和多个污染源所组成的污染群,而且较为集中的区域,可采用同心圆布点法;针对孤立的高架点污染源,而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区域,可采用扇形布点法,最后对样品开展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4]。

4.4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预警体系

要根据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来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与检测的预警体系,提前发现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与制度,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促使紧急问题也能得到快速处理。要构建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开展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由专业人员到现场取证,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将这些信息和数据输入到相应的模型中,一旦发现异常,便会发出预警,从而通知相关人员快速对环境问题进行响应和处理。最后还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条件,不断深化生态建设工作。

4.5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的治理力度

为了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的治理力度,必须做好这几点:第一,做好土壤的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结果来对土壤污染进行防治。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渗透绿色农业的原则,加强对农业生产方面的监管;第二,强化畜牧养殖地污染防治工作,对没有达标的规模化畜牧养殖户进行集中化治理,对分散式畜牧养殖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为了维持农村的生态环境,牲畜要进行圈养,不能散放,而且不能在公共区域排泄粪便;第三,设置垃圾集中倾倒区域。在村口设置统一的公共垃圾点,设立相应的标志与警示牌,所有垃圾都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倾倒。每家每户的柴草垛、杂物都必须远离房屋、电线,并堆放在相应的空地上[5]。相关部门、个人以及养殖户均不能出现占用公共用地沤粪积肥的现象;第四,禁止居民或者种植户随意排放污水、乱扔杂物,保持卫生和清洁。

4.6 建立环境保护和检测的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要共同建立环境保护和检测的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对灌溉水水质、土壤、空气、农产品等进行监测,了解农村环境的实际情况,得出相应的数据和结论。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环境保护和检测纳入农村建设工作中去。对整个工作进行监督,将监督结果纳入环保工作体系建设中,对于不合格的地方,则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积极引进绿色、生态、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6]。

5 结语

农村的自然风景非常优美,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土壤、空气、水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环境检测是环保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能为环境的治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相关部门可据此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促使环境治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必须将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工作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体系、制度,并加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管,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环境
环境保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