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变!变!“变形”看世界

2023-10-05 19:23侯育永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尔面包屑变形记

侯育永

《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起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东西,会发生什么呢?

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一个星球。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

说到变形,蒲松龄就曾写过成名的儿子变成蟋蟀的故事。在尤涅斯库笔下,人竟然变成了犀牛,真是不可思议。今天,讓我们也来大开脑洞,展开丰富的想象,演绎自己的“变形记”吧!

变形前,要确定所变之物,了解其特点。不论你是想变成一只蚂蚁,还是一只恐龙,你所选择的一定得是你了解的事物,这是展开合理想象的基础。对所变之物的身体外形、生活习性等了解得越细致,想象就越有依据,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变形后的世界写得更贴切,不会给人胡编乱造之感。

比如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会挖穴松土,拥有再生能力,身体断了一截可以重生……这些特点都是可以借助书籍或网络了解到的。我们知道了这些,接下来的想象就有了依据,因此展开的想象也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如蒲松龄写成名的儿子变蟋蟀争斗的情形:“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意思是,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对方的脖颈。这样的想象真实合理,这些动作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中蟋蟀争斗时的特点。

变换视角,重看世界。变形之后,我们要以所变之物的视角,重新看这个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迅速完成身份的转换,将自己代入所变之物——新角色中,站在新角色的角度去看世界,去思考问题,去行动,这样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和经历。如一小块面包屑,在人们的眼里算不上什么,可当你变成了一只小蚂蚁,以它的视角来看,面包屑可就是庞然大物了。卡夫卡在《变形记》中这样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这就写出了格里高尔从人变成甲虫后在外形上的变化。“格里高尔慢慢地把椅子推向门边,接着便放开椅子,抓住了门来支撑自己——他那些细腿的脚底倒是颇有黏性的——他在门上靠了一会儿,喘过一口气来。接着他开始用嘴巴来转动插在锁孔里的钥匙。”这几句根据甲虫的特点,以甲虫的视角写开门的动作。这个小动作,作为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要以甲虫的身份来完成,就显得无比艰难。

大胆想象,丰富情节。不管变成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变形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要大胆展开想象,构思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一起来看看阿普列乌斯在《金驴记》中写鲁齐变成驴后的有趣情节吧:“我无法与那驴子或是我的马儿为伴,因为我尚未习惯青草的滋味。我都快要饿死了,瞅见厩房后面有个小菜园,遂飞奔而去,狼吞虎咽地填了一肚子蔬菜。菜是生的,不过我毫不在乎。” “他抓住我的缰绳,朝我身上一顿乱打,若不是后来我使出一个金蝉脱壳的妙法,那我肯定就会命归黄泉。我撅起屁股,扬起后蹄狠踹了他几脚,把他狼狈不堪地踢到了旁边的土塄上,然后撒腿就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瘸一拐,蹄子磨得都露出了骨头。终于,我们在一条小溪边上停下来,静静的溪水蜿蜒流淌。我发现这是一个有利的时机,便寻思着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装作再也走不动的样子,不管挨多少鞭子也心甘情愿……”可在看到同伴装累被杀后,他又做回老实的驴子来:“目睹同伴的可悲下场,我打消了任何耍滑头的欲念,决定显示自己乃是一头老实驯顺的毛驴,对主人的命令俯首帖耳。”

再一起来看看同龄人的习作吧。

猜你喜欢
高尔面包屑变形记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蚂蚁搬东西
变形记
甜甜圈变形记
变形记
挫折是一块面包屑
“去”字变形记
试论《变形记》悲剧主人公的塑造
我们真的需要“面包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