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及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运用

2023-10-08 07:45王飞雄
现代食品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三聚氰胺质谱法乳制品

◎ 王飞雄

(高培(广州)乳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300)

三聚氰胺也被称之为密胺,相对分子量为126.12,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目前,在化工、医药、食品生产以及涂料等领域中,对于三聚氰胺的使用量相对较高。其中,部分食品企业在乳与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加入了一定含量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具备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影响。部分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检测三聚氰胺的过程中采取了凯式定氮法,该方法仅能检测物品的含氮量,为此,本研究通过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完成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工作,确保乳与乳制品的食用安全[1]。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采用LCMS-804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MS3Digital漩涡混合器、ME303电子天平、B-400粉碎均质机、CF16RXII高速离心机以及L22-500B超声波清洗机。以液态乳、酸奶作为样品。由德国采购纯度为99.5%的三聚氰胺,乙腈与乙酸为色谱纯,0.22 μm微孔滤膜、纯度达到90%的二氯甲烷、乙酸铵、盐酸。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标准储备液。称取0.1 mg三聚氰胺标准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体积比1∶1)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备质量浓度为1 mg/mL的标准储备液,保存到温度为20 ℃的避光环境中。②三氧乙配溶液(1%)的配制。准确称取三氧乙酸2.5 g(精确至0.1 mg)于250 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备用。③标准曲线绘制。采取流动相将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逐级稀释,配置0.40、0.80、2.00、4.00 μg/mL,进样10 μL,保留时间7.8 min定性,峰面积定量,回归方程Y=1.8×10-4X-0.36(r=0.999)。

1.3 样品前处理

在实验检测前,准确称取0.5 g样品,使用15 mL的具塞塑料离心管吸入10 mL比例为1∶1的乙腈-水溶液,涡旋时间控制在30 s,利用超声提取25 min,使溶液以8 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液转入25 mL比色管后,加入10 mL二氯甲烷,再加入150 μL HCl(1 mol/L),进行密封处理振荡2 min,取出1 mL上清液,并加入4 mL的乙腈完成稀释,使用0.22 μm滤膜完成过滤[2]。

1.4 色谱分析条件

1.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CQUITYUPLCBEHHILIC(2.1×75 mm,1.7 μm);柱温:0~40 ℃;流速:0.6 mL/min;流动相:由80%乙腈和20%水混合;进样量:2 μL。

1.4.2 质谱条件

ESI正离子检测模式;离子源温度控制在150 ℃;毛细管电压控制为3.5 kV;脱溶剂温度控制在550~600 ℃,萃取电压控制在3~5 V;脱溶剂气为N2、锥孔气为N2;脱溶剂与锥孔气流速分别控制在600 L/h与50 L/h;碰撞气属于高纯氩气,碰撞室压力控制在35 MPa;离子对驻留时间控制在0.16 s。离子监测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离子监测条件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前处理的选择

乳与乳制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在实验中需对样品进行提前处理。降低基质效应,促使实验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在研究中使用液液萃取、超声波萃取等方式,结合三聚氰胺可溶于乙腈的特点,而乙腈则具备蛋白质沉淀作用,为此提取液选择以乙腈-水溶液为主,根据GB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乙腈-水比例分别控制为8∶2、7∶3、5∶5。最终实验结果显示,乙腈-水溶液比例控制在5∶5,三聚氰胺提取效率达到最高,乳与乳制品中的蛋白质沉淀效果达到最佳。在超声波提取作业开展中,主要是为了提高三聚氰胺的提取效率。在实验中,超声波提取时间控制在25 min,三聚氰胺提取效率达到最高,超出25 min无法提高三聚氰胺提取效率。乳与乳制品取样时,发现样品中含有3%脂肪含量,通过使用二氯甲烷以液液萃取方式去除脂肪,提取液用乙腈以1∶4倍稀释,避免对实验过程造成干扰[3-4]。

2.2 色谱条件优化

三聚氰胺具备亲水性与强极性特点,在C18色谱柱上难以实现保存。为此,在实验过程中,利用亲水作用色谱柱(HILIC),可保留三聚氰胺,达到分离检测定性量目的。流动相选择时,应考虑流动相对组分的洗脱能力,确保离子化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此,分别选择了0.1%、0.2%的甲酸-水与5 mol/L、10 mol/L醋酸铵、甲醇以及乙腈。发现正离子模式下常用的甲酸-水对出峰影响相对较低,10 mol/L醋酸铵溶液对出峰影响较为显著,乙腈作为流动性有机相优于甲醇,最后维持流动性体系10 mol/L醋酸铵溶液的基础上,选择乙腈-水溶液流动性配比,确定本文研究中1.4的流动性比例与梯度。三聚氰胺标准溶液的离子流色谱如图1所示。

图1 三聚氰胺标准溶液的离子流色谱图

2.3 质谱条件优化

在实验中配置浓度达到500 μg/mL的三聚氰胺标准溶液,以质谱正负离子模式为基础,对样本进行全面扫描。由于正离子模式实验灵敏度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验中采取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通过对三聚氰胺分子量126.12扫描后,找出母子离子,使用产物离子模式扫描找出2个子离子峰,对离子与电压进行优化与微调,从而获得m/z67定性子离子与m/z84定量子离子。在实验中确定离子驻留时间以及碰撞电压,明确母子离子电压质谱参数,为三聚氰胺检测创造条件。各项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三聚氰胺检测质谱参数表

2.4 标准曲线及方法检测限

在实验检测工作开展中,利用UPLC-MS/MS完成质量浓度0.5~100 μg/L的三聚氰胺标准工作液测定工作,定量离子峰面积为Y,10%标准溶液质量溶度设置为X,获取线性方程组Y=372.0X-57.50,线性关系(r=0.999),在空白基质样品中,逐级加入三聚氰胺标准溶液,在信噪比(S/N)大于10,浓度达到5 μg/kg时,最终方法检出限(LOD,S/N= 3)为0.005 mg/kg,定量限(LOD,S/N=10)为0.001 7 mg/kg。

2.5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在乳与乳制品检测工作开展中,以液态乳以及酸奶为样品,根据本文2.1样品前处理的选择完成样品处理作业,利用LC-MS/MS完成分析。在相同条件、同一时间下,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次数控制在6次以上,每一次检测后计算出回收率与(RSD)相对标准偏差。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发现样品检测回收率控制在91.0%~97.5%之间,标准偏差小于9.05%,从而证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效果较为显著。

表3 回收率与(RSD)相对标准偏差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工作开展中,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有效运用,以乙腈-水溶液(5∶5)作为提取液,通过液液萃取完成乳与乳制品蛋白质以及脂肪提取,利用稀释完成样品实验。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使用的过程中,整体操作较为简易,减少了各种试剂以及材料的使用,增强了三聚氰胺检测定性与定量的准确度,满足三聚氰胺检测标准要求[5]。

猜你喜欢
三聚氰胺质谱法乳制品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PM2.5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和16种多环芳烃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图形在乳制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