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 法测定油茶籽油中10 种甾醇的含量

2023-10-08 07:10左靖文黄诗怡罗春花杨学军周建洋
现代食品 2023年15期
关键词:油茶籽甾醇检出限

◎ 左靖文,黄诗怡,罗春花,杨学军,杨 静,周 峰,周建洋

(1.衡阳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湖南 衡阳 421200;2.衡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植物甾醇是一种三萜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以游离型脂肪酸酯、糖苷、脂肪酰基糖苷的形式存在。据报道,目前已从植物中鉴别出250 多种植物甾醇[1]。常见的甾醇化合物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植物甾醇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病变的严重程度,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3]。植物甾醇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消炎、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功效。近年来,植物甾醇在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备受关注,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建立一种高效、快捷、准确和成本低的甾醇化合物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常用的甾醇分析技术分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其灵敏度高低可能因甾醇结构和与色谱仪器耦合的检测器而异[5]。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已成为检测甾醇化合物的首选方法,大部分甾醇在DB-5 或RTX-1701 毛细管柱上有着极好的分离[6]。未经衍生的甾醇也可经GC-FID 或MS 检测,但是经硅烷化衍生后再测定能获得更好的峰形、分辨率、灵敏度,且热不稳定的不饱和甾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7]。

测定油茶籽油中甾醇含量可以增加人们对其功能性成分的认识。本课题初步探讨了油茶籽油中甾醇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建立油茶籽油中甾醇指纹图谱提供一定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为茶籽油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为解决油茶籽油掺伪难题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保障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6#油茶籽油样品;胆固醇、固甾烷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高根二醇、熊果醇、羽扇豆醇、α-香树脂醇和羊毛甾醇等标准品(纯度≥97%),斯坦福化学有限公司;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醇、氢氧化钾和无水硫酸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七氟丁酰胺和1-甲基咪唑(纯度97%),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0.5 g/3 mL),北京美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用水均为一级纯水。

1.2 仪器与设备

7890B-5977B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E204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科技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水浴氮吹仪,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真空泵,天津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万用炉,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Mμltifuge X1R 高速冷冻离心机,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工作曲线配制

准确称取胆固醇、豆甾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羊毛甾醇、α-香树脂醇、高根二醇、羽扇豆醇和熊果醇标准品各10 mg(精确至0.1 mg),放于同一10 mL 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溶解,定容至刻度线,得到1 mg·mL-1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胆甾烷醇标准品10 mg(精确至0.1 mg),用二氯甲烷溶解,定容至10 mL,得到1 mg·mL-1内标储备溶液。取适量的储备液用正己烷定容,最终标准曲线溶液梯度为0 μg·mL-1、2 μg·mL-1、4 μg·mL-1、20 μg·mL-1、100 μg·mL-1和200 μg·mL-1,每个梯度内标溶液浓度均为20 μg·mL-1。

1.3.2 试样制备

准确称取0.1 g(精确至0.000 1 g)油茶籽油样品于25 mL 磨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μL 胆甾烷醇内标中间溶液(200 μg·mL-1),加入3 mL 二氯甲烷、10 mL 的0.5 mol·L-1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摇匀。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好回流冷凝器,加热,保持混合液微沸15 min。将皂化液转移至50 mL 离心管,加入7 mL去离子水和10 mL 二氯甲烷,充分摇匀,置于高速冷冻离心机8 000 r·min-1离心5 min,除去上层水相。有机相用10 mL 去离子水洗涤3 次,直至溶液变清澈,45 ℃氮吹。浓缩至1 mL 左右,转移至反应瓶(气相或液相2 mL 进样瓶),盖垫,完好密封。用氮气吹干,加入100 μL 硅烷化试剂(在950 μL 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七氟丁酰胺中加入50 μL 1-甲基咪唑),拧紧反应瓶盖,涡旋混匀。将溶液置于105 ℃培养箱中反应15 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正己烷,定容至1 mL,进气相质谱分析。标准系列混合工作溶液取1 mL,硅烷化反应同上(转移至反应瓶)。

1.3.3 仪器条件

色谱柱:DB-5MS 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流速为0.7 mL·min-1的氦气,载气模式为不分流;进样口温度:320 ℃;进样量:1 μL;柱温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80 ℃,保持1 min,以4 ℃·min-1的速度升到300 ℃,再保持25 min;离子源温度:250 ℃;传输线温度:300 ℃。

2 结果与分析

2.1 仪器条件的优化

2.1.1 色谱条件优化

本研究比较了分流衬管(安捷伦5180-2295)和不分流衬管(安捷伦5180-2293)在分流模式和不分流模式下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分流衬管,分流比40 ∶1 模式下,甾醇物质灵敏度低,低浓度标准溶液响应差,标曲线性差,相关系数低于0.995;使用不分流衬管,不分流模式,灵敏度较好,标曲线性良好,能满足检测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不分流衬管,不分流模式进行测定。本研究还考察了进样口、色谱柱、传输线等的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甾醇(三甲基硅醚)物质的响应强度略微增加,可能是因为甾醇是高沸点物质,提高检测温度有利于目标物的气化和传输。综合考虑色谱柱的温度耐受性和使用寿命,最终确定进样口温度为320 ℃、传输线温度为300 ℃,色谱柱初始温度为180 ℃,色谱条件见1.3.3。

2.1.2 质谱条件的确定

将高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内标溶液进行气相质谱测定,使用Scan 全扫描模式,荷质比50 ~650,通过NISI 14 谱库进行比对,确定每种甾醇(三甲基硅醚)化合物的保留时间。选择质量数大,信号强度高的离子碎片作为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根据保留时间和定量定性离子,设定SIM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条件进行分析实验。甾醇(三甲基硅醚)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见表1,标准品总离子流图见图1。

图1 标准品甾醇(三甲基硅醚化合物)GC-MS 总离子流图

表1 甾醇(三甲基硅醚)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表

2.2 方法学评价

2.2.1 线性关系、检出限、定量限

本方法采用Sim 分段时间,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按照1.3.3 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进行分析。内标法定量,通过仪器定量分析软件绘制工作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R。在多个空白样品中逐级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样品皂化、硅烷化后进行气相质谱分析,当信噪比(S/N)约为3 时,得出各甾醇的检出限;当S/N约为10 时,得出各甾醇的定量限。所有待测甾醇化合物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22 ~2.31 mg/100 g,定量限为0.73 ~7.69 mg/100 g。样品量0.1 g,定容体积1 mL,甾醇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见表2。

表2 甾醇化合物线性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定量限表

2.2.2 准确度和精密度

本研究选择空白样品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准确度,根据样品定量限分别进行低、中、高3 水平6 平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10 种甾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9.1%~106.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9%~2.33%(n=6),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表3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表(n=6)

2.3 样品测定

本研究油茶籽油样品测定结果见表4,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羽扇豆醇含量较高,胆固醇、菜油甾醇、高根二醇含量较低。不同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油茶籽的品种、产地不同会导致其甾醇含量有所差异,菜籽甾醇、熊果醇几乎在油茶籽油中均未检出,这两种有望作为油茶籽油品质掺假鉴别的指标。

表4 油茶籽油甾醇测定结果表 单位:mg·kg-1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建立了GC-MS 测定油茶籽油中10 种甾醇的方法,该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流程,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通过优化气相质谱条件,降低了检出限和定量限,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方法标曲线性良好,回收率和精密度能满足检测要求,适用于油茶籽油中10 种甾醇的快速测定。

猜你喜欢
油茶籽甾醇检出限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高甾醇植物油研究现状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世界首条水酶法油茶籽油规模生产线建成
基于EP-17A2的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定量限的建立及评价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金检出限的不确定度分析
微波辅助植物甾醇油酸酯的酶促催化合成
UPLC-MS/MS法测定多裂翅果菊中植物甾醇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