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港大通港区洛河作业区码头市场分析

2023-10-09 12:43王森南京沐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3年17期
关键词:洛河淮南市作业区

◎ 王森 南京沐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1.港口现状

1.1 港口设施现状

2018年以来,淮南市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关停非法码头110余个;截至2021年底,淮南港现有港口企业19家,生产性码头泊位48个(含寿县港区),码头泊位长度4086m,年通过能力2093万吨[1]。现状码头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主要承担淮南市煤炭、矿建材料及水泥等货种中转;另有在建、拟建码头4座,泊位数25个,通过能力2290万吨/年。

洛河作业区位于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淮河右岸,下距淮上淮河大桥约1.8km。作业区规划新建6个2000吨级泊位,包括3个散货泊位(在建)和3个服务区泊位,于2021年9月份开工建设,完成了桩基基础和港区道路工程。

1.2 港口生产经营现状

近年来,随着淮南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淮南港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10 95.9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798.3万吨,年均增速7.3%[2];2018年,淮南市对非法码头进行了整治,吞吐量出现大幅减少,当年仅为397.6万吨。2018年后,淮南港口货物吞吐量虽有所恢复,但较码头整治前仍减少659万吨。

从作业货种情况来看,淮南港作业货种以煤炭、矿建材料、水泥为主,2021年三大货种吞吐量分别为828.9万吨、221.6万吨、46.3万吨,分别占全港吞吐量的72.7%、19.4%、4.1%。

1.3 现状评价

淮南港主要以煤炭接卸为主,非法码头整治后,淮南市港口吞吐量大幅减小,主要是大量小、散的非法公用码头被关停。

目前,淮南市没有合规的公用码头,随着环保整治的深入推进,相关不合规的公用码头吞吐量将进一步减少,预计转移量在1200万吨以上,未来将由新建的规模化作业区承担。

2.淮南港市场调研情况及吞吐量预测

2.1 淮南港口市场调研情况

(1)煤炭物流通道。洛河作业区后方用煤客户煤炭物流通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本地铁路来煤,主要来自淮南本地的新集矿、淮南矿等,约占6成,运价50~60元/吨;二是外地铁路来煤,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约占2~3成,运价约200元/吨,三是本地汽车运煤,这部分煤炭约占1~2成,作为企业用煤的补充。

(2)粉煤灰物流通道。电厂粉煤灰运输通道,主要是通过汽车销往附近的水泥厂。

(3)定远盐化工所需石灰石运输通道。定远盐化工企业原料石灰石产地主要是芜湖无为县(无为华塑矿业公司),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整个物流费用约60元/吨。随着原料市场的开拓,部分池州石灰石可通过江淮运河运入本码头转驳。

(4)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可能性分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分析如下:北方地区煤炭可以通过铁转水方式到达项目腹地客户,铁转水物流成本可节约5-8元/吨;当海进江运费处于低位时,经沿江水水中转,有约10元/吨成本优势。

铁转水、水水中转模式可增加货物价值:外地采购煤炭大多采用到厂交割,水铁联运、水水中转能够提供参配场所,最大限度提升货物自身价值,大幅度提升利润空间,同时能够高效利用好洗煤厂副产品,变“废”为“宝”。

图2 近年来淮南市港口货物吞吐量

图3 2021年淮南市港口作业货种占比情况

图4 外来煤炭运输格局

配套供应链资金及物流服务:腹地客户有较大部分市场采购,可充分发挥供应链公司的资金、资源、物流等优势,通过水铁联运或海进江业务,配以内河运输,为客户提供煤炭保供服务。

(5)主要货种运输航线分析。根据区域外来煤炭分析,本项目煤炭运输路线主要有4条,一是北方煤炭铁运至河南周口,通过淮河及支流运至本项目;二是海进江煤炭通过京杭运河、淮河干线至本项目;三是海进江煤炭通过长江干线、江淮运河至本项目;四是北方煤炭至山东或徐州下水,通过京杭运河、淮河干线至本项目。

从航线比选来看,铁水联运路线1优势较大(路线短),水水中转路线3的比较优势明显(单艘船舶运量大)。

本次市场调研主要对象为周边电厂、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基地等有原料及产成品大进大出的用户,市场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以大唐洛河电厂为例)。

表1 物流通道及转水运量市场调查情况

2.2 吞吐量预测

本次预测基准年为2021年,预测特征年为2025年和2035年。以2011年~2021年淮南港港口吞吐量数据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3]为基础,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特征年淮南港区吞吐量指标,再结合市场调研情况,预测洛河作业区未来各特征年吞吐量。

弹性系数法预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n—第n年货物吞吐量;Pk—第k年货物吞吐量;Rn—第k年至第n年吞吐量增长率;n—预测年份;Es—弹性系数;q—国民经济在未来年的增长率。

将港口吞吐量数据与国民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4],确定弹性系数。“十四五”期间,港口吞吐量增速弹性系数约为2.5。2026~2035年,港口吞吐量增速弹性系数约为1.8。利用弹性系数法预测,2025年和2035年淮南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100万吨和4500万吨,如表2所示。

表2 淮南港吞吐量预测表(单位:万吨)

根据大通港区的功能定位,综合判定,2025年,大通港区占淮南港比例约21%,洛河作业区占大通港区比例约60%;2035年,占比分别为20%、70%。结合调研情况,预测到2025年、2035年,洛河作业区吞吐量分别为290万吨、360万吨。

3.港口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洛河作业区码头位于二级航道淮河右岸,上距江淮运河口约40km,随着江淮运河的开通,洛河作业区通过江淮运河,可连接长江,大幅缩短现有通道航运距离;通过淮河向东连接京杭运河,交通位置优越。

(2)良好的腹地优势。洛河作业区主要为淮南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方煤电化产业服务。煤化工及电力产业是淮南市的支柱产业,淮南市传统煤电产业比重较高。大唐洛河电厂、大唐田家庵电厂、德邦化工均位于本项目后方。定远盐化工业园距本项目也仅有27公里。上述煤化企业需要大量的煤炭、盐等原材料,迫切需要低成本、高便捷的集疏运通道。

(3)物流产业集聚优势。洛河作业区地理位置优越,腹地优势明显。后方拟建淮河临港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煤炭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物流中心[5]。码头建成后,可拓展完善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方便货物的装卸和周转,同时可建立港口信息平台,使得港口成为重要的信息中心,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形成“港产园城”协同发展。

3.2 劣势分析

(1)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洛河作业区尚未建成,建设单位虽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清晰的发展思路,但是组织构架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管理业务欠缺,尤以财务管理较为薄弱。

(2)码头设计的装卸工艺落后。本项目每个泊位配备2台固定吊,通过车船直取,装卸煤炭、矿建材料,装卸工艺较为落后,作业效率偏低。

3.3 外部机遇分析

(1)非法码头整治有力推进,产生大量货物转移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淮河两岸私建了大量码头、作业区和砂石料堆场。2018年以来,淮南市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取缔码头企业110余家,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而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规范化、现代化的绿色港口仍是未来发展方向,洛河作业区在此机遇下,有望承接大量的货物转移量。

(2)“煤电化”支柱产业用能需求稳步增长。淮南市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煤电产业比重仍然保持高位。淮南煤化工基地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型化工产业基地,集聚了中安联合、安徽嘉玺等一批煤化工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千亿级煤化工产业集群[6]。

根据调研,洛河电厂规划扩能增产,带来煤炭需求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3)内河航运条件改善,将促进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江淮运河的开通,将打通淮河水运第二入江通道,改变淮南与巢湖、皖江及长江中上游地区间的水运物资绕行京杭运河的现状,缩短200~600公里不等的运输航程,打通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之间便捷的水运通道。随着内河航运条件的改善,预计淮南港水运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3.4 外部威胁分析

外部潜在威胁主要来自周边港口的挑战,大通港区规划的作业区有上窑作业区和洛河作业区,其中上窑作业区拟建5个1000吨级泊位,主要为珍珠水泥提供配套运输服务,若有能力富裕,可能会与本项目产生竞争关系。

图5 SWOT分析图

4.结语

经市场调研及吞吐量预测,洛河作业区吞吐量在2025年、2035年分别达到290万吨、360万吨,主要的货种为煤炭、矿建材料、煤灰、工业盐以及盐化产品等。通过SWOT分析,洛河作业区码头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腹地优势及物流产业集聚优势的特点,随着非法码头整治有力推进,“煤电化”支柱产业用能需求稳步增长及内河航运条件逐步改善,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但也要注意到,码头装卸工艺落后、公司组织管理薄弱等内部劣势,同时可能面临周边港口竞争威胁。

猜你喜欢
洛河淮南市作业区
雨中即景
洛 河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洛河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彬长矿区白垩系洛河组不同层段水力联系的综合分析
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危险区域的界定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
淮南市一院举办“市内科病例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