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为例

2023-10-09 07:36陶沙沙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评价

余 东,熊 庆,陶沙沙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行业素质素养、创新能力、信息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需不断的参加企业实践,才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市场需求、行业技能和应用前景等,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也能帮助教师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体验。同时企业实践使教师能够掌握实际技能和行业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和对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再者企业实践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使得教师的综合能力快速有效的提高。

针对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师利用和“奔驰”、“保时捷”、“现代”、“大众”、“吉利”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校企合作,学习汽车制造厂的装检调修技术和4S店的车辆维修先进技术,有助于把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实操能力;胥锴等指出,职业院校教师欠缺教学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通过企业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师动手能力[1-3]。龙头企业从组织化、正规化、长期化、系统化方面培养职校师资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全面并可持续性地提升教师技能[4];针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存在平台有限、形式单一、融合度不够等问题,石龙等提出了“教师”+“挂职、项目、学生、设备、场地”等实践组合创新模式,以此丰富企业实践模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效果[5];还有学者指出企业实践中教师自身、学校、企业、政府等层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建立政府、学校及企业层面的政策保证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构建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平台等,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收获较大,在教改科研竞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以此打造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6-8]。

一、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现状

(一)时间层面——集中在假期时段

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周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建设实验室,指导技能竞赛,申报科研课题,也会用大量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所以在时间上,很难在教学周开展企业实践,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实践。通过对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师的调研,发现这类专业教师利用暑假时间下企业实践,主要原因是汽车制造类企业在暑假的生产任务不紧张,企业在白班能安排非关键岗位给校企合作院校的教师进行实践,让教师在岗位上了解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场所层面——聚集在人多车间

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生产操作岗,工作地点通常会在工厂,如机械维修厂、汽车总装厂、物流配送中心、机加工企业等,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前往企业实践的场所是本专业学生面向岗位的工厂。这类企业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和整车厂,教师在工厂可下到具体的车间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试验车间锻炼。由于冲压、涂装等车间自动化程度高,用人少,很少会接受教师的实践,企业用人较多的车间主要在总装车间,这也是大部分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师的实践场所。

(三)技术层面——参与到成熟工艺

汽车制造企业各部门的任务通常包括设计研发,试制实验,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物流运输等,其中,设计研发是企业的核心内容,通常很难让非企业正式员工接触;试制实验是企业新产品,未面向市场,还处于企业不断开发调试阶段,为避免新产品提前泄密,也不会安排教师在这类部门实践。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已应用在量产车型上,由于它们的技术成熟,学习难度不高,所以教师能接触这类技术,包括加工方法及组装工艺流程。企业采用TQM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能更好确保产品质量,这类技术也会让教师实践。而物流运输存在一定风险,从业人员需专业培训,不会让教师参与实践。

(四)职业素养层面——常抱有客人心态

通过对成渝地区汽车制造类专业的教师调研,发现参与企业实践的职业院校教师多为年轻教师,这类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不足,他们下企业实践中,没有透彻地了解企业规章制度,抱有人不在学校就不受校企管控的松懈思想,不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主人翁,对待工作的态度散漫。有部分教师会按时在企业安排的岗位上工作,但不精于钻研技术,不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部分教师并未真正深入了解汽车制造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而只是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番,然后请企业在教师实践证明上盖章。这种行为不仅缺乏对实践操作的真实体验,也无法达到企业实践的预期效果。

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模式

(一)任务式——设置量化目标

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多抱有磨洋工的侥幸心理,认为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待在企业就可以完成任务,而抱有此种心态的教师不仅不能提升综合能力,还浪费企业和学校资源。因此,给企业实践教师设置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后才能取得企业实践证明,这样就有促发教师能动性的良好作用。例如,在汽车制造类企业实践时,通过设置每天200台整车产量,每天提出1个工艺优化方案,每周提出5个质量改善建议的方案等任务,让教师的企业实践任务化,教师就不会应付了事,就会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岗位式——固定在生产线

职业院校要能够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需下沉到企业生产岗位从事生产性工作,这样才能让教师真正了解岗位所要求的技术技能及职业素养。将教师分配到岗位上,让教师和企业员工一样,全身心去完成产品生产。例如,汽车总装车间可安排教师在座椅装配岗位实践,根据工作流程,首先教师和班组员工一起开班前会,然后识读工艺卡,检查来车来料,选用正确工具,规范装配物料,检验生产质量,确保每一张座椅装配质量合格。教师完成了实践任务后,将会更熟悉工艺流程,能较好地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式——开发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配套优良的教学资源,而很多教材或课件是多年前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此,需要不断优化相关资源。教师编制教材或制作课件时,不能仅靠查阅文献获取知识,必须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范等,归纳总结新资源。教师可按照开发的课程或所教授的课程到相应车间的岗位实践,了解真实情况,以便内容可靠可信可用。以《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教师可在汽车总装车间,了解汽车装调的所有项目,装调所对应的工段,对应的装调部件,装调方法,装调工具设备及对装调人员的技术要求,进而开发的资源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

(四)项目式——解决企业困难

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招聘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他们的研究应用能力较强,甚至比企业工程师的理论水平都高。因此,教师企业实践以项目式方式,通过对汽车研发制造流程、精细管理方法、质量检验工艺等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对企业面临的“疑难杂症”问题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攻克难关,解决企业困境,做好技术服务。在结果为导向的企业实践中,倒逼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并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汽车装配过程中,装配前段总成时,工作人员总将线束插头漏装,此时,可设置一个前段总成装配质量解决项目,将该项目交给教师,教师就会对装配现场反复研究,找到解决方案。教师在提方案之前,就会彻底的了解该项目,包括装配物料,装配方法,工人装配工艺,职业素养等方面,钻研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提升教师的企业实践成效。

图1 企业实践模式

三、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方式

(一)三维评价——自评互评总评教师成长轨迹

三维评价中的自评是教师个人对自己在企业的所做所想所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主观自评(纵向)和自己比求进步;互评是开展企业实践的同事对教师本人进行他评,从客观的层面互评(横向),和优秀比找差距;总评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导师对教师的实践表现点评,及时激励教师实践主观能动性。如汽车车门分装任务,教师在该岗位实践中,要自评对车门分装工艺流程,分装工具使用方法,车门装配后的玻璃及升降器功能调试,门板与门体间隙质量检查技术等掌握程度,比较实践前后的车门分装能力。采用1-10分打分制,教师对自己的企业实践成效打分,相邻工位的同事从高技能高水平的角度对教师的装配技能水平打分评价,班组长及企业导师对教师的整体表现包括出勤、工作态度、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综合评价,描绘出教师此次企业实践成长路线。

(二)多元评价——强化教师理论实操研究能力

通过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水平,问题研究能力进行多元评价,能够客观衡量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时动态掌握教师的实践情况。开展多元评价时,班组长根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深度、广度予以评价,企业导师根据教师在实践岗位上的任务完成度、准确度、熟练度给予评判,质检员根据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数量等来评价教师的实践效果。例如汽车仪表台总成的装配,需要操作人员操作机械手将仪表台从边线抓取后移到驾驶舱前端,并与岗位工作人员协助,将仪表台固定在车身上。该岗位要求操作人员能熟练使用机械手,掌握仪表台的夹装方法,科学的行走路线和扎实的检验功底,满足要求后才能快速检查仪表台来料质量,和班组同事团队配合,在规定生产节拍时间内安全地完成装配任务。通过全面评价,才能不断补齐强化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

(三)增值评价——对比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养成高度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投入力度空前之大,国培省培教培计划项目目不暇接。职业院校教师可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方式多样,部分教师仅参加理论学习,不下企业实践,部分教师只要有合理时间就到企业开展实践,但较少开展理论学习,这两类教师都可通过增值评价来判断教师培训或企业实践前后的成效。通过对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师的调研,发现参加国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了信息化手段,课堂组织形式多样,但对教学内容、企业的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了解程度不够,增值评价教学效果时,发现较多的教学内容浮于表面的现象。企业实践的教师,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的生产设备、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模式,能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能力的具体要求,下企业实践未开展教学研究,对于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了解颇少,增值评价教学效果时,发现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技能高超,但教学内容呈现效果不理想。总之,增值评价可对于教师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实践前后对比,可直观发现教师在培训或实践中的优势和短板,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培训中取长补短。

四、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综合能力提升对策

(一)政策导向,校企双方制定双元育人机制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时,人在企业,但人事关系仍在学校,因此对于教师的管理还要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教师是否成才,关键之一在于育人机制是否科学有效,学校应制定教师每年在企业的实践时间,教师以任务、岗位、课程、项目的形式在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技能竞赛等工作,以合同制形式签署每年企业实践任务。对于企业而言,学校将教师交由企业,根据教师与学校、企业三方签署的实践合同,按照约定给予教师安排相应的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动态考核并反馈到学校,最终的企业实践证明将反应出教师的过程性任务完成度及最终合同履约情况予以相应的证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育人机制作为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引导教师在企业真做实干地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

(二)方法突破,混合应用多种实践模式

教师在企业实践不能简单的拿着工具拧螺丝或者生产线上贴标签等机械式工作,应有基础技能培养,专项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养成的螺旋上升路径。可根据教师职业能力特点,定时动态调整教师的实践工作岗位,让教师能够做中学,学中做。例如教师下汽车总装厂实践时,第一个月采用岗位式实践模式,安排教师固定在内饰分装线(仪表台分装岗),与企业员工一起从事工艺卡识读-取件-来料检-取工具-装配-质检的岗位工作,了解岗位要求;第二个月采用任务式实践模式,安排教师在内饰总装线,设置量化目标,布置1天1个仪表台总装工艺优化方案,1周5个质量改善建议的方案等任务,激发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能;第三个月采用课程式实践模式,安排教师在总装线(内饰,底盘,终装)轮转实践,根据生产现场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要求,编制汽车装调教材并制作课件;第四个月采用项目式实践模式,安排教师在总装线,运用人机工程学等理论知识、智能化生产等前沿技术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到精益生产、安全作业的方法,全方位掌握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按照生产岗位认知,解决问题潜能激发,教学资源建设,综合技术应用的技术技能上升路线安排教师企业实践,有助于教师了解并钻研岗位对应的所有环节,起到综合能力养成的螺旋上升良效。

(三)考核评价,实践前后综合能力增值评价

对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开展增值评价,厚植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养成根基,对于教师在企业实践前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打分。实践前,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开展全过程评价,实时掌握教师的实践情况,发现教师的实践效果不好时及时予以纠偏。例如教师在汽车总装车间实践时,无论在哪个工位总是出现漏装,错装零部件时,就要分析原因,如果是教师总是未按企业工艺卡操作,则需要给教师专项培训,纪律鞭策,若他人能够在该岗位正确准时完成相应任务,说明问题在于人,不在规则或技术方面,在考核意见中记录教师问题,教师的实践考核评价不建议通过。如果教师前期不太适应企业生产节奏,出现误工现象,在后期能准时完成,职业能力增值明显,考核评价时记录成长轨迹,形成教师企业实践档案,作为教师今后的实践表现简历。

(四)文化浸润,校内圈内营造实践光荣氛围

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态度,实践成效和建设企业实践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学校和企业无法剥夺教师享受自己的寒暑假是职业赋予的权利。为了让教师能够心甘情愿的下企业实践,除了出台校企育人机制政策引导外,还应在学校内广泛动员教师去企业,在学校的文化走廊宣传典型教师在典型企业实践现状,实践成果,让教师感受到企业实践是真正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是为了应付国家或相关部门的差事,企业实践是关于自我成长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教师下企业实践时,企业也做好接待教师,服务教师,尊重教师工作,给教师安排企业导师,做好企业实践文化建设,让教师能欣然接受身份转变。让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把自己当企业员工,凡事站在企业角度完成,做好校企分配的任务,对于学校企业及教师个人而言,能起到三方共赢的成效。

图2 企业实践综合能力提升对策

五、总结

本文从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下企业时间为假期,教师人虽在企业,但抱有不上进心态,企业予以教师的实践内容单一等问题,结合企业、教师本身实际情况,提出了任务式、岗位式、课程式、项目式四个方面的实践模式,并探讨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体系。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导向、方法突破、考核评价及文化浸润的企业实践对策,以提升教师职业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