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中小学雪地足球的开发研究

2023-10-10 01:31何建福王立国朱银生于兵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寒地区体育教学

何建福 王立国 朱银生 于兵

摘要:为满足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体育教学需要,以国家课程为先导,充分利用可行的体育教育资源,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完成“雪地足球”项目从用球到场地及规则的研发,并得到广泛应用。课题的开发研究与实践采用了多种方法,研发项目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寒冷地区冬季体育项目的研发提供了较好的模板。

关键词:高寒地区;雪地足球;体育教学

(一)研究背景

足球是一种对抗性很激烈的运动项目。而在雪地上踢足球,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技术动作要领有别于普通的足球,雪地上踢足球采用标准足球的技术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运动规律。随着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体育教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与创新。我区地处高寒地带,是祖国的北部边疆,最低气温零下52.3℃,年平均气温零下2.4℃左右,冰雪期长达150多天。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国家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体育课堂的需求,必须开发适宜的区域性教育资源,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从教育的不同视角开发内容,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素养,让生长在特殊环境地域中的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快乐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我们为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把“雪地足球”纳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进行开发研究[1]。

(二)研究的意义

探索雪地足球开发应用的地域性特点,在国家教材基础上,为适应高寒地区的体育教学,改变以往寒冷地区体育教学上课难的现象,构建适宜寒冷地区季节性特点的体育教学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观、健康观、团队精神以及社会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

全区共有25所中小学校(含高中)、156名教师、23800余名学生参与了课题研究活动。

(二)研究内容的构想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上,实验中学等学校研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雪地足球》,在足球项目上,国家教材已经提出了很完整的足球教学方法,但是我们挖掘出各种类似于足球活动的方式及项目,如:雪地上踢足球、冰上踢足球、民间传统的雪地口袋球、雪地毛线球等项目的开发等,都是本课题研究开发的主要课程资源内容。

(三)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機制

自接到课题下达书后,立即组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总课题组,同时还建立若干个子课题组,其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基层学校相关人员组成。整体实施与管理分三个模块。

(1)领导小组负责的工作。一是宏观调控指导各县、区、局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主管部门及学校的研究与实验;二是监督和审批总课题组研究活动工作计划;三是为实验研究提供相关的活动经费。

(2)总课题组主要负责对子课题组进行指导引领,为子课题提供相应资料,组织学术交流会议,整理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终结性成果。

(3)子课题组负责课题项目的具体研究实践,同时撰写承担项目的研究报告,并落实成果的推广、研究、改进等具体的实践性工作。

(四)研究方法

课题的开发研究与实践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比如查询资料、对比研究、经验总结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分为课题研究启动、课题研究实验和课题总结验收及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四个阶段。

1.课题研究启动阶段。主要完成课题的构想、课题的立项、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等前期工作。如,查询国内外雪地足球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分析本地区冬季区域气候的变化状况,提出课题研究的构想,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

2.课题研究实验阶段。这个阶段课题组依据各实验学校申报的实验方案,召开课题实验开题报告会,对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确认,进行总体方案的实施,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和《中期研究成果的报告》,初步研究开发了“毛线式”和“绒布式”雪地足球,组织参加了“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中期成果研讨工作会议。

3.课题总结验收阶段。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成果总结工作会议精神,召开课题专项推进会,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将原《课题研究方案》的“毛线式”和“绒布式”两个课题组合并为一个课题组。即:冰雪期“皮革式”雪地足球项目开发研究课题组。实行“专项研究、重点突破”,依据雪地上足球运动的特性原理,以标准足球为参照体系,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征,依照人在雪地上的运动特点,分别对各层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测试。又根据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及雪地环境,人体御寒运动消耗体能情况,结合标准足球场地和比赛时间及测试数据分析,研发了雪地足球比赛场地、时间及比赛规则。然后,整理课题研究成果,邀请专家鉴定验收,撰写研究报告上报教育科研规划办评审。

4.课题成果应用与推广阶段。课题成果在全地区及全省各地市进行推广应用。其推广应用分三步进行实施,首先,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大会,对研究开发的雪地足球、场地及比赛规则等进行推广。其次,对开发研究的成果,按照中小学教学要求,编辑了雪地足球教学与比赛规则校本课程。最后,在实验学校中,把开发研究的成果,再次实践、反馈、改进、补充、完善,使这项成果逐步拓展到全区及全省部分地市实施。到2019年,全省共有14个地市65个县区局开展雪地足球活动,同时,在全国及全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冬令营雪地足球比赛活动和中俄中小学雪地足球友谊赛中也得到实践认可。2017年,“雪地足球”跟随南极科考队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极地实验,乘“雪龙号”回到中国,这项成果又得到极地的验证和认可。“雪地足球”的开发,真正使寒冷地区的体育课程及冬季户外活动得到充实完善,也体现了科研成果研以致用的实效性和发展性,有的放矢地使雪地足球研究成果广泛应用。

(一)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进课题研究

课题组注重国内外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文献资料的学习和运用,通过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形式,加强对子课题实验组的理论指导。如,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理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为主线,突出项目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实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抓实课题推进,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课题组对25所中小学实验学校的16697人作了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多次深入县、区的城乡实验学校进行调研。通过访谈、互动的形式直接与实验教师、学生对话交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科学依据。

(三)加强课题实验者的培训,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总课题组采取不同形式对实验者进行培训,一是邀请专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理论集中培训,三次培训课培训人数156人次;二是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培训,讲座30余课时,培训人数138人次;三是利用信函或网络等形式进行经常性培训和交流。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实验人员的研究能力,保证子课题扎实有效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四)统计分析学生体质的变化,掌握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我们以抽样的形式,分别对10所实验学校1342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实验前、中、后三次的身体体能指标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小学三年级女生的肺活量,实验班学生实验前的平均肺活量为1760.2毫升,实验后的肺活量为2181.8毫升,对照班实验前平均肺活量为1759.5毫升,实验后肺活量平均为1936.7毫升,对照班与实验班肺活量差245.1毫升;初一男生50米跑,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平均成绩为8.5秒,实验后7.7秒,对照班的学生实验前平均为8.5秒,实验后8.3秒,对照班与实验班50米跑平均成绩差0.6秒。通过三年的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班学生较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及生理指标有明显提高。

(五)雪地足球“球”的研发设计

依据雪地上足球运动的特性原理,以标准足球为参照系,按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征,结合雪地上人体的跑动规律,我们参与研制了雪地足球,增加雪地足球外表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性能,保证球的正常旋转滚动方位,减缓雪地足球的动力速度;球皮与球胆之间夹有0.3厘米橡胶发泡体,增强球的软度,提高安全概率;根据色彩反差原理对比雪地,选用色彩鲜艳暖色调的球[2]$。

1.雪地足球场地

根据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及雪地环境,人体御寒运动消耗体能情况,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及雪地奔跑速度,运动中控球平衡能力等体能消耗因素,结合标准足球场地和比赛时间及测试数据研究分析,设计了雪地足球比赛场地和比赛时间。即:(1)场地长度60~80米,宽度35~56米,球门高2.2米,宽6米;禁区是以9米为半径向场内画一弧线与门柱两边的底线相连;(2)场地雪质。根据“雪”的物理属性,经实践探索,雪厚6厘米以上,最适宜雪地足球运动的开展,场地线宽为15厘米的黑、籃颜色。

2.雪地足球规则的研发制定

依据雪地足球“球”的特性、场地大小、气候环境以及人的体能,结合五人制和十一人制足球规则,研究开发了九人制雪地足球比赛规则,以便于教学与比赛活动的开展。(1)比赛用球。球的外表采用软反毛皮制成,毛长约为0.1~0.2厘米,球的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国家已有厂家生产。(2)队员人数。每队9人,其中必须有1人为守门员。每场比赛可换5人。(3)队员装备。队员服装统一,号码必须固定,队长戴袖标。要选择一些适宜防寒保暖的运动服装(护具、鞋帽、手套)。(4)比赛时间。50分钟,分上下半场。(5)犯规与判罚,参照标准足球比赛。(6)任意球、点球、角球、界外球、越位、球门球,参照十一人制、五人制比赛规则[3]。

(一)实践效果

(1)学校实践及效果。雪地足球解决了高寒地区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难题,师生参与热情极高,丰富了冬季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实验中学等学校已把雪地足球比赛列入到学校的传统赛事。自从课题成果推广实施以来,学校冬季体育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地区教育局将课题开发研究的“雪地足球”,正式列为全区中小学冬季运动会竞赛项目,丰富了冬季运动会的内容,巩固了科研成果,促进了成果的有效转化。各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雪地足球的开发,不仅培养了师生团队精神,而且改变了学校、教师、学生对体育课价值的重新认识。”现在雪地足球课程已占据全地区中小学校冬季体育课程的50%以上,90%以上的学生都积极地参加到这项运动之中,尽情享受雪地足球赋予的快乐。2012年雪地足球被省教育厅列入中小学器材目录,在全省中小学推广;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把“雪地足球”作为我区冬季特色活动“一校一品”项目,并在各县区开展教学和比赛活动(校赛、县区赛、联赛及地区运动会);2018年,“雪地足球”二次申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2014年至2019年连续5年全国及全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冬令营雪地足球比赛活动和中俄中小学雪地足球友谊赛把我们研发的“雪地足球”作为比赛用球。同时,雪地足球与夏季足球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校园足球在我区的进一步发展。

(2)社会实践及效果。这项课题成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但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也为学校和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桥梁。它充分利用人文和自然资源,为学校及社会节省了巨大的资金,带动了学生家长及社会体育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也被社会各界列为健身性的比赛活动。2014年中俄中小学雪地足球友谊赛,俄罗斯教练费·拉德说:“雪地足球完全不同于在绿茵场上的足球,在零下30℃左右的雪地上进行运、传、接球等动作,才让我真正感受到雪地足球运动的魅力。”另外,在2017年,“雪地足球”跟随南极科考队进行一年零四个月的极地实验,乘“雪龙号”回到中国,各国队员对“雪地足球”评价极高,不但使南极科考队员们得到了健身娱乐,而且使“雪地足球”成果得到极地的验证。省日报记者就科研成果“雪地足球”项目产业化发展问题,代表省政府专访了课题负责人,此后省报刊登了题为《雪地足球小项目———点亮冰雪大产业》的文章。2019-2020年全国十四届冬运会把“雪地足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3]。

(二)反思

通过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雪地足球”科研成果不断得到应用性的验证和提升,也充分体现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在课题开发研究实验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观点,与我区体育课程开发实际相结合,突出雪地足球课程开发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扩大了学生个体所需的选择性,增强了教师的针对性,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质,而且为寒冷地区冬季体育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虽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课题研究不能止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寒地区的独特资源,有效地提高“雪地足球”开发的整体性,做好推广普及宣传,更好地赢得学校、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为校园足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寒冷地区的冬季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朱银生.雪地足球的开发与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8).

[2]朱银生,查磊.高寒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4(3).

[3]衣春翔、韩雪.高校金点子,拓展冰雪创业新疆域[N].黑龙江日报,2017-02-24.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高寒地区体育教学
高寒地区粉性砂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