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3-10-11 15:29杜森赵森周青孙亮亮吴海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敏感度肿块乳腺

杜森,赵森*,周青,孙亮亮,吴海滨

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1;3.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1;*通信作者 赵森 sanmu963@126.com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临床医师准确识别、评估疾病的能力[1]。多数乳腺癌在晚期确诊,使女性面临更高的乳腺癌死亡风险[2]。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估的成像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MRI和超声[3]。乳腺钼靶摄影和超声成像技术在识别病变和区分良、恶性病变方面,尤其是当存在致密乳腺实质的情况下,敏感度和特异度有限[4]。MRI图像分辨率较高,在病变识别和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5],但部分良、恶性病变在MRI强化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重叠,检出率有待提高,若与乳腺癌血清指标相结合,可能对解决该问题有重要帮助。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通过促进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发挥抗肿瘤作用,与乳腺癌有密切联系[6]。因此,本研究将MRI动态增强成像与血清PDCD4联合,探究两者单独及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乳腺癌诊断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5月女性乳腺肿块188例,均为单侧病变,左侧101例,右侧87例,最终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96例、乳腺良性肿瘤92例。乳腺癌组患者年龄30~76岁,平均(44.3±8.4)岁;肿块直径8~100 mm,平均(58.66±13.69)mm。非乳腺癌组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43.1±8.5)岁;肿块直径6~115 mm,平均(59.46±14.36)mm,良性病灶包括纤维腺瘤44例、乳腺囊肿26例、乳腺增生22例。

纳入标准:①乳腺癌经病理确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病理诊断排除恶性改变),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7];②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病、智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史;③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研究;④首次确诊。排除标准:①入组前接受放疗、化疗或其他生物治疗;②有MRI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禁忌证;③合并其他部位癌症;④伴有血液性或免疫性疾病。本研究获得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201910-36),研究对象均签署同意书。

1.2 血清PDCD4表达水平测定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组后24 h内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收集血清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武汉楚锐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号EH2218)检测血清PDCD4表达水平,检测仪器采用Molecular Devices公司SpectraMax iD3多功能酶标仪。

1.3 MRI动态增强成像检查 采用GE 3.0T MR扫描仪,线圈采用乳腺专用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时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悬于线圈的检查洞穴中。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1WI序列、脂肪抑制T1WI序列、脂肪抑制T2WI序列。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并做出诊断,诊断不一致时协商后得出意见,若乳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即可初步判断为乳腺癌。然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视野360 mm,TR 3.8 ms,TE 1.7 ms,层厚2 mm,矩阵160×300,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胺,剂量0.2 ml/kg,流速3.0 ml/s。ROI勾画方法:选取病灶最大矢状面图像,沿肿瘤边缘勾画病灶,尽量避开血管及坏死区。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由2位资深影像科医师单独进行阅片,主要根据增强后肿块大小、部位等表现,以及血流参数等得出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并做出诊断,诊断不一致时协商后得出意见,良恶性判定标准:乳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存在毛刺,且周边出现强化,则可判定为乳腺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表示,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DCD4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MRI动态增强成像单独及联合血清PDCD4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和非乳腺癌组血清PDCD4表达水平比较乳腺癌组血清PDCD4水平为(1.52±0.53)ng/ml,低于非乳腺癌组(2.46±0.58)ng/ml(t=11.608,P<0.01)。

2.2 血清PDCD4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以血清PDCD4表达水平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DCD4表达水平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40~0.937),特异度为89.13%,敏感度为77.08%,截断值为2.13 ng/ml。

2.3 MRI动态增强成像单独或联合血清PDCD4对乳腺癌的诊断 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癌结果显示,假阳性7例,假阴性12例,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0.798,P<0.01);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PDCD4诊断结果显示,假阳性9例,假阴性2例,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PDCD4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0.883,P<0.01)。MRI病例展示见图1。

图1 女,58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动态增强表现。A:轴位T1WI图像示病灶边缘不规则,可见浅分叶(箭);B:轴位T2WI图像示病变呈明显高信号(箭);C:动态增强图像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箭);D:时间-信号曲线

2.4 MRI动态增强成像、血清PDCD4及两者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PDCD4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RI动态增强成像(χ2=7.705,P=0.006;χ2=6.403,P=0.011)、血清PDCD4单独诊断(χ2=19.048,P<0.05;χ2=14.913,P<0.05),准确度高于血清PDCD4单独诊断(χ2=11.580,P=0.001),见表1。

表1 MRI动态增强成像、血清PDCD4及两者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在发达国家仅次于肺癌[8-9]。乳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尽早采取简便、有效的方法准确检出乳腺癌,是改善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3.1 国内外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癌进展及研究对比 尽管乳腺癌可通过多种医学成像方法诊断,但由于临床和技术因素,部分影像学在乳腺癌预测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受到一定限制,如乳腺X线摄影在致密乳腺组织中检测可疑病变的效果有限,超声成像具有典型的高假阳性率[10-11]。MRI在检测乳腺癌病变方面有较大优势,其软组织分辨力高,无创伤和电离辐射,且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明确病灶组织内部血流灌注情况和形态[12-13]。Zhao等[14]研究显示,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为83.2%。陈雨娜等[15]研究发现,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04%、89.79%。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表明MRI动态增强成像是一种确诊乳腺癌较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可根据乳腺癌血管通透性强、微血管密度高的特点,通过观察增强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灶形态等特征明确乳腺癌,提示临床中对于MRI动态增强成像结果中的阳性病例应引起注意。然而本研究中的敏感度低于陈雨娜等[15]的结果,推测可能为纳入研究对象的差异所致;此外,亦可能是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受到影响图像质量的几个因素限制,如磁场和梯度强度、线圈性能、对比剂功效及月经周期。上述因素可能是导致本研究结果中MRI动态增强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时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相对较低的原因。因此,有必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改进MRI动态增强成像的不足。

3.2 国内外PDCD4研究进展及研究对比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组化指标和肿瘤相关基因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16]。PDCD4的cDNA最初是在小鼠细胞中克隆而来,是一种凋亡相关基因,人PDCD4基因编码46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 000,在一定条件下可穿梭回细胞质[17]。PDCD4在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中表达下调,但其参与肿瘤增殖、迁移及控制肿瘤侵袭的机制尚未确定[18-19]。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PDCD4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此外,PDCD4对诊断乳腺癌有一定价值,提示血清PDCD4单独诊断乳腺癌时,漏诊率相对较高。罗勇等[20]研究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乳腺钼靶后,其鉴别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02%、96.70%、95.19%。而本研究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PDCD4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7.92%、90.22%、94.15%,表明两者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达到早诊断、早发现的目的。然而本研究的特异度相对较低,进而导致误诊率高,推测可能与乳腺组织内高信号脂肪有关,需今后进一步明确。此外,本研究MRI动态增强成像显示,12例假阴性患者中血清PDCD4检测10例为阳性(即乳腺癌),7例假阳性患者中血清PDCD4检测4例为阴性(即乳腺良性肿瘤),进一步表明两者联合可实现诊断互补,降低漏诊率。

总之,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血清PDCD4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在乳腺癌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可为后期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科学的指导,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PDCD4实现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将进一步延长研究时间,进行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敏感度肿块乳腺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