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

2023-10-13 10:50余艳艳赵亮
职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余艳艳 赵亮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将让学生终身获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任务。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从5个维度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对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 提升策略

课 题:本文系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8xjjy02)的研究成果。

早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巴斯指出,人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约有70%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使用。而在信息化时代,这个数字可能锐减到2%,也就是说,学生离校后,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自主学习98%的新知识与新技能。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教师、轻学生,重课堂、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强大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为此,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推动形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合力”。国内众多学者也纷纷提出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加强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

一、 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曾东霞根据有关研究,将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基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一种自我导向、自我监督、自我调控的学习能力。

据此,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将自主学习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自我探索、自我导向、知识获取、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

自我探索能力,体现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自觉去拓展知识与技能的未知领域。

自我导向能力,体现为能够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知识获取能力,体现为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主动挖掘和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与技能,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把握自身的学习规律,制定个人的学习策略。

自我控制能力,体现为能够对学习内容有所取舍,有效达到学习目标,按照学习计划开展学习,在学習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学习动力,及时纠正偏离学习计划的想法和行为。

自我评价能力,体现为能够在自主学习结束后,定期总结学习成效、反思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分析

根据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指标,共抽取安徽工商职业学院532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回收率为96.99%。采用定性分析与指标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10-非常能够、8-基本能够、6-难以确定、4-不能够、2-非常不能够)。

(一)自我探索能力分析

在自我探索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9.38%的大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34.49%的大学生不能够发现问题,这表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在自觉拓展新知识与新技能方面,56.01%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去拓展。

(二)自我导向能力分析

在自我导向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表明,51.16%的大学生没有制定学习目标,仅有27.52%的大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由于缺乏目标,数据显示,高达70.93%的大学生没有制订学习计划,这表明学习目标缺失是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三)知识获取能力分析

在知识获取能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0.85%的大学生都熟悉获取知识的途径,49.04%的大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正确认知自我,49.42%的大学生难以确定自己的学习策略,29.46%的大学生不能够掌握学习方法。

(四)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6.08%的大学生能够制定自我规划,36.43%的大学生难以确定自我规划,47.49%的大学生不能够制定自我规划,说明大学生缺乏个人规划。19.77%的大学生能够激发自我学习的兴趣,高达80.23%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达59.6%的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但有59.69%的大学生不能够主动控制自我学习过程。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主观性较强,对学习缺乏过程化控制。

(五)自我评价能力分析

在自我评价能力方面,仅有25%的大学生能够及时总结与反思自我学习状态,28.1%的大学生对自我学习态度难以表示肯定,46.9%的大学生对自我学习状态不满意。在改进学习方式上,17.83%的大学生能够改进,高达63.18%的大学生不能够改进。

(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根据评分指标与评分标准,将各指标按五级评分制进行加权核算,得到大学生5类自主学习能力的分值,其中自我探索能力分值12.7分,自我导向能力9.98分,知识获取能力13.47分,自我控制能力10.97分,自我评价能力9.49分,总分为56.61分。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其中更缺乏自我导向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缺失导致学习轨迹偏航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首先要有自我学习目标,然后围绕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只有精细地制订自我学习计划,才能明确在具体时间做什么事情,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从调研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导向能力较弱,近50%的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近20%的大学生目标不清晰,只有30%的大学生目标明确。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环境约束,不能进行合理的控制。

2.问题意识匮乏,难以形成自我探索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自我探索思维,就要形成问题意识。通过调研发现,超75%的大学生没有形成问题意识。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采用问题导向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但学生只被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3.知识获取途径丰富,但有效学习策略不足

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教学。各种互联网平台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加快了知识的更新与传播速度。大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途径获取海量知识,但想要提高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通过调研发现,近50%的大学生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效学习的策略不足也会削弱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4.主体意识不够,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大学生入学之前,长期采用被动式学习方式,入学后失去中学阶段教师严格的学习管理控制,容易迷失自我。调研数据显示,近60%的大学生不能自我调节学习效果。

(二)改进措施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职业院校应为大学生制定与个人情况匹配的学习规划,确立学习目标。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在2022级新生入校时,为其订立学习规划,其中46.67%的学生选择就业,41.29%的学生选择升学,12.03%的学生选择创业。2019级毕业生整体学习目标实现率高达96%。

2.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大学生要适度“增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开展学生自学活动。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纳入课程考核过程。

3.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大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可以是教师课上的传授,也可以是各种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还可以是校企合作企业导师的讲解。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获取知识的途径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在课程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4.实施导师工作室制度人才培养模式

导师工作室制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导师工作室制度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学生缺乏自我监控的问题。导师定期考核评价学生,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师工作室制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时为学生自查纠偏保驾护航。

四、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随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只有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自我導向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实现培养懂方法、知路径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东霞.惯习与场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以中南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马婷婷.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3]刘艳慧.翻转课堂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

[4]赵亮.高职院校导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

(作者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