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书法艺术 坚定文化自信
——我对学习书法的认识和体会

2023-10-14 11:48文化和旅游部老年大学贾建荣
老年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旅游部王羲之书法艺术

□文化和旅游部老年大学 贾建荣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书法是以中国汉字为载体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热爱传统文化,更酷爱书法艺术,很荣幸能够在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学习。通过学习,我打开了走向艺术的大门,体会到书法的魅力,感受到书法神奇的力量和线条的动态美。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不仅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信,也收获了成绩。

我从书法学习中寻找书写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幸福。展开洁白的宣纸,端砚倒墨,纸香与墨香瞬间交汇,仿佛梅花淡淡的清气扑鼻而来,此时挽袖蘸墨——摁、提、行、顿、收,笔毫便于轻柔洁净的纸面上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痕,有如出水芙蓉溢开,有如劲竹岿然不动,有如风筝飞在天上似断似连……每天游于笔墨之间,静静享受着书写带来的愉悦。自从进入老年大学以来,我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同古人对话,临写了大量名碑名帖,如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行书《集王羲之圣教序》、草书《智永千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临习了上百遍。这些临习之作铺就了我的书法学习之路,凝聚着努力的汗水,每当打开一幅幅作品,内心总会生发出一种愉悦感和成就感。

过去的三年,生活轨迹虽然被迫改变,却没有隔断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其间,我以毛笔为武器,通过讴歌抗疫英雄,致敬人间大爱,谱写爱的赞歌;同时,尽自己所能协助所在辖区的书画研究会做了许多工作,收集会员作品180余幅,通过制作美篇传递正能量,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在这期间,由于不能正常到校上课,我便坚持线上学习,通过网络延续我的书法梦想,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楷书作品《北国风光》在2020年“品牌中国公益春晚”中荣获金奖,行书作品《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入选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逆行中我们风雨共担——2020年网络书画艺术展览”,隶书作品《沁园春·长沙》在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举办的社区书画摄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目前,我在文化和旅游部老年大学跟随熊其昌老师学习行草书,已学习了王羲之《十七帖》及米芾诸帖。老师指导我们临写时要认真观察,用情去感受作者书写时的情绪,体会其运笔过程,做到与作者心神交融,从而使自己的书写灵动自如。每次课后我都会认真完成作业并勤加练习;老师也会一一给予精准点评,从章法、布局、运笔,甚至字体大小、墨色深浅等方面进行批改、示范。每每在老师批改过后,我都会根据指出的问题重新书写,强化记忆。

付出必然会有收获。当一幅幅满意的作品展现在自己眼前时,那种获得感油然而生。有所收获也就代表拥有了写写画画的技能,接下来当是学以致用。每年春节,我都会组织学友们到街道、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并累计为地区文化中心书写对联600余副,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继续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文字是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而书法正是以中国文字为表现载体的艺术门类,坚定文化自信必然离不开对书法艺术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书法艺术本身蕴含的强大文化力量,有着广泛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必然会彰显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展现中华文明之韵,续写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新篇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旅游部王羲之书法艺术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王羲之送字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云南3地区上榜
文化和旅游部: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市场恢复
文化和旅游部部署 国庆节中秋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文旅部:拟加强说唱、脱口秀、相声等节目审核
所谓书法艺术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