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指挥中心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2023-10-15 07:29唐玮
视听 2023年10期
关键词:老友南宁广播

◎唐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迅速普及,新媒体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受众对传播方式的理解,人们深刻感受到新媒体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大众带来的便利。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思维模式也在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及新媒体形态中接受着一波波冲击。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型,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然而,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使用好全媒体指挥中心,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打造采编审发的流程,如何发挥好全媒体指挥中心的作用为媒体融合服务,都成为众多媒体遇到的难题。笔者以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为例,探索市级媒体如何依托全媒体指挥中心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

一、立足发展需求,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平台

(一)转变思路,建设全媒体指挥中心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从业者们从质疑到尝试,从尝试到使用,从使用到深度融合,经历了一段比较长的阵痛期。为了进一步提升融合媒体平台地位,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南宁广播电视台打造了集全媒体采编系统、AI智能数据分析、新媒体直播系统、大屏显示系统、记者调动系统、热点抓取系统及舆情监控于一体的“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该中心以融媒体技术为支撑,深耕本地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政策解读、便民服务业务,为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深度融合打通台内各个内容生产、审核、发布生产流程和关键节点,实现采编发一体化管理。自运行以来,该中心在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为台内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一,延伸性。该中心已经延伸开发出了头条号、找记者、微问政、投票、“云上职来”应用等便民互动功能,同时开发了与国内众多主流平台联通的信息端口,如在微信上开发南宁广播电视台微信小程序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触即发的强大功能。

第二,兼容性。该中心支持在4G/3G 等多变的无线传输环境下实现高效和低成本的移动视频直播①,可用于实现随时随地的新闻采访、体育赛事等户外现场网络直播。例如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新媒体直播中,南宁广播电视台安排多路记者前往南宁市各县区,同步完成信号传输,为直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拓展性。基于原有的平台进行定制开发,数据自动同步到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同时依托泰德AI 大数据分析系统对重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实时热点及时采集呈现,后台编辑可根据热点事件进行题材挖掘和二次创新,为高效、快速地掌握新闻线索和做出新闻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守正创新,践行媒体深度融合

为积极推进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工作,台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台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深度融合委会员,从全台层面牵头抓总,推动全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明确了媒体融合工作职责,出台了针对媒体融合的一系列制度与措施。同时,为更好推进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工作,使各频道、频率、部门主动加快进入新兴媒体的主阵地,集中力量、优化资源、合理布置,关停并转170多个全台影响力弱的新媒体账号,并确立了“老友云”系列拳头产品,重点打造拳头账号。

(三)共建共享,积极转变思维模式

寻求媒体融合的突破方向,并在采编审发流程进行革新,已成为传统媒体行业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地满足移动优先的新媒体发稿需求,积极推动主力军进入主战场,全台各个部门、中心、频道、频率依托“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在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网、南宁头条客户端开设了相应的板块,由各部门自行负责编审发等工作,同时建立数据考核机制,打造出“老友云”系列新媒体品牌产品。

二、适应时代发展,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

(一)全媒体采编播“一触即发”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原有的采编流程已不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因此,打破原有的媒体采编流程,重新打造主流媒体话语权势在必行。为此,南宁广播电视台依托“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进行了尝试,为新闻的采编、审发环节都开发了相应的板块,在采编前期系统建立了报料平台、前期报题平台、报题分级审核平台、广播电视新媒体报题传阅平台、记者地理信息采集平台等内容,以便各平台及时了解记者报题情况。在采编过程中,“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建立了多媒体稿源资料库,广播、新媒体等时效性更强的平台会及时根据记者反馈的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现场连线,第一时间将新闻现场发布至各个平台,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编后期,“中央厨房”依靠一站式操作后台,打通南宁广播电视台旗下各个平台账号及终端的发布渠道,编辑只要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让成品稿件在老友网、南宁头条以及台属抖音号、视频号、快手号、今日头条号、微博号等各平台终端同时发布。

(二)大数据AI双向赋能,“加”出新动能

基于AI 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大数据AI系统可基本实现以下功能,为新闻预判、采编决策、线索挖掘提供参考依据。一是24 小时不间断地分析各平台、各网站、各终端、各栏目相关新闻内容的浏览数和评论指数,做到了新闻热点分析与新闻事件追踪。二是监测各网站、各终端、各栏目最新的发布内容,包含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等,并实时刷新,及时了解舆情发展。三是监测发布内容的评论信息,可对评论信息追加评论,进行互动,也可对评论信息进行屏蔽和删除。四是实时动态刷新全网、全区、全市热点内容。五是监测用户分布情况及观看习惯。

(三)快速反应,全平台多渠道分发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受众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一个信息的接受者都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要求信息传递准确、迅速,甚至要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②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大屏可通过报题系统、记者GPS 地理位置信息、新闻热点监测系统、AI智能分析系统,为新闻决策者提供新闻采编决策参考,并实现统一指挥、统一策划、统一调度、统一发布。当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会对事件进行整体舆情分析,对各平台、各网站、各终端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并根据记者GPS 地理位置信息,由后台管理人员对新闻事件作出及时、快速、高效的反应,联系突发事件就近记者及时赶往新闻现场,掌握一手新闻材料,南宁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同步跟进,通过新媒体直播、电台主持人口播、电视专题等形式,大屏连接小屏,全平台多渠道分发,让宣传更及时、更高效。

(四)新媒体直播采、编、播、发的一体化管理

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设有演播室,并同时设置4个高清摄像机位,支持多路信号输入,兼具演播室的导播台、切换台和音视频集中处理功能。该中心可实现音视频制播、多个场景应用、主持人场内场外互动、画中画、切播、云拆条、多路信号输出、虚拟背景切换、实时抠像、24小时慢直播等应用。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提供视频直播点播、资源存储和管理、视频编辑、全网分发H5页面等全套直播生产分发服务功能。新媒体直播采、编、播、发的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实现4K 超高清画质的制播,还能实现手机信号回传、摄像机4G 信号回传、远程信道回传等超轻量化的新媒体直播应用功能。同时,新闻前方记者无需考虑时间、地理位置、跨度的问题,能够轻松实现全球范围的视音频信号回传与互动。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能够生成不同平台发布的直播地址,包括网站、手机浏览器、客户端、第三方新媒体(如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斗鱼、企鹅直播、YY直播、熊猫直播、虎牙直播、微吼直播)等平台。

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可实现图文直播功能,实时发布动态信息,支持文字、图文、纯图片、视频、音频、H5、站外链接、打赏、抽奖、投票、问答、发票抽奖、红包、商城、竞猜等格式与功能嵌入,动态消息可置顶。截至2023 年2 月24 日,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实现了近600 场新媒体直播,总播放量超过1亿次。其中,2023年南宁广播电视台策划的“邕有好春光——非遗传统·宾阳炮龙节”派出五路记者,通过异地传输、远程二级切换的方式,为全球近十家媒体数十个新媒体平台提供直播信号,全网播放量近3449.4 万次。由此可见,该中心为南宁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直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强化运营能力,加快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创新理念,二是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优秀的运营团队。经过几年的打造,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已经不断地适应和完善,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后续,该中心的运营团队还将继续向先进的媒体学习,积极为全媒体传播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创建AI 智能系统的创作功能。目前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AI创作能力较弱,受制于题材和情感的表达。虽然AI 智能系统可以按照某些设定的程序进行创作,但是要完成一篇较为完整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作品,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的AI智能系统还无法做到。目前该AI智能系统的创作仅限于数据新闻,如天气预报等较为简单、初级的新闻题材。南宁广播电视台正加强技术引进与技术人才培养,并在2023 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AI绘图、AI编辑、AI写稿、AI视频创作等尝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AI 智能系统能在更多方面代替传统的创作方式。

二是建立视频与画面筛查。近些年,随着“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开展,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和事件相继浮出水面,若安排专人在网络上清查,存在较大的执行难度。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编辑拥有较强的校对能力以及针对个体在南宁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和账号的全网筛查能力。但相比于文字校对,画面校对及筛查就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该中心在这一领域暂时还未涉及。今后需要在这个领域加强与国内其他视频平台的合作,加强筛查校对能力,以满足内容安全的要求。

三是加强全媒体、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从业者没有必要回避。AI 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产物,但也仅仅是一种机器和手段,其根据数据建立的模型做出判断,运行方式和结果都可以被预测。媒体从业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调整好心态,及时转变创作思维,利用AI 的数据统计优势,做好大数据分析。但要注意,它的成果最终仅仅是我们决策或创作参考的一部分。同时,媒体从业者也需要加快传统采、编、审、发思维模式的转变,充分掌握和利用现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此外,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除了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外,还需要掌握互联网的反向思维,明白所有的技术支撑都离不开创作者的创新思维,所有的技术设备也都仅仅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而已。

四、结语

2019 年1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南宁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既承担着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扩大主流舆论覆盖面和影响面的重大责任,又拥有日积月累的内容生产优势、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优势。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南宁广播电视台切实通过探索新技术、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以服务南宁市委市政府、宣传南宁新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南宁篇章为己任,以新时代新技术为驱动引擎,以内容生产为发展动力,积极探索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方法与实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升级和技术优化,提高南宁广播电视台新时代下新闻采、编、审、发的工作效率,完善媒体资源融合,提升南宁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传播效果,持续推进南宁广播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

注释:

①周敬章,朱云,唐子翔.电视台全媒体融合平台升级设计与实践[J].视听,2019(03):244-245.

②胡静.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思考[J].今传媒,2017(02):129-130.

猜你喜欢
老友南宁广播
数读南宁
眷恋南宁
老友如瓜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国庆兼中秋回乡拜见老友(外四首)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