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56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

2023-10-16 07:26于海胜蔡灵卿张可丽方义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脑栓塞脑血栓死者

于海胜,蔡灵卿,李 萱,张可丽,方义湖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现心脑血管病有3.3亿人,其中脑卒中达1 300万例[1]。因此,脑血管意外方面的临床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2]。本文选取56例符合脑血管意外患者(不含颅脑外伤)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新时期临床和病理工作者的工作、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2008年12月~2022年3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尸检中心(江西上饶司法鉴定中心)56例脑血管意外死者的尸检报告。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18~89岁,平均(65.4±4.5)岁。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发生脑血管意外死者的尸检报告,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调阅尸检的大体图片和相关的病理切片等。

2 结果

2.1 尸检结果56例脑血管意外死者中,直接死因主要包含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其中脑出血37例,脑梗死19例;出现脑血管意外的疾病因素有8类,分别为高血压11例(20%),脑血管畸形9例(16%),血液病及凝血障碍7例(13%),脑先天性动脉瘤6例(11%),脑肿瘤6例(11%),脑栓塞9例(16%),脑血栓形成6例(11%),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管破裂2例(4%)(表1)。

表1 脑血管意外中各种死亡原因所占比例

2.2 高血压本组11例(20%)因高血压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10例出现了脑出血(图1),1例出现了脑梗死。其中7例发生在脑干,2例发生在脑室,1例发生在大脑半球。此外,这些死者还出现了其他重要器官的病变,如肾脏、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病变。11例死者年龄43~67岁,平均患病时间超过10年,多数未及时、规范地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平均收缩压高于160 mmHg,舒张压高于100 mmHg。其中部分死者还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全身检查发现各脏器细小动脉变硬,心脏体积增大,肾脏呈现颗粒性固缩肾。

图1 高血压脑溢血,脑冠状切面,侧脑室及第四脑室内见较多血凝

2.3 脑血管畸形本组9例(16%)因脑血管畸形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8例出现了脑出血,另1例出现了脑梗死。这些死者脑出血和脑梗死的位置和范围不尽相同,多数发生在脑干、基底节、岛叶等脑部重要结构区域。此外,这些死者还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本组脑血管畸形死者年龄18~41岁,平均30岁。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及时获得规范的治疗和手术,包括介入手术、开颅手术等。上述死者脑血管畸形病变范围较大,且多为褐色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等高危类型的脑血管畸形。部分死者还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

2.4 血液病及凝血障碍本组7例(13%)因血液病和凝血障碍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多数死者同时出现了多个器官的出血,包括脑出血、胃肠道出血、肺部出血等。此外,这些死者的血液和骨髓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例如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异常等。大部分死者生前长期接受过化疗、放疗、输血等治疗,导致了其免疫力下降、造血功能异常等情况的发生。以上7例在发病后未能及时获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或是治疗方案不够科学,导致病情恶化、出血不止等严重后果[3],同时部分死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2.5 脑先天性动脉瘤本组6例(11%)因脑先天性动脉瘤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出血。其中2例死者的出血部位在脑干和延髓,另4例死者出血部位在大脑半球。此外,这些死者动脉瘤的位置也不同,其中1例死者的动脉瘤位于脑干,另5例死者的动脉瘤位于大脑侧支循环。

2.6 脑肿瘤本组6例(10%)因脑肿瘤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肿瘤组织增殖和浸润,其中2例肿瘤位于左侧额颞顶部(图2),另4例肿瘤分别位于右侧颞叶和右侧顶叶。此外,肿瘤类型也存在差异,其中2例为胶质母细胞瘤,另4例分别为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图3)。这些死者的肿瘤位置较为特殊,一些位于重要的大脑区域,导致肿瘤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和破坏,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和严重的后果。死者的肿瘤类型多种多样,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方式和浸润性质,一些恶性肿瘤容易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和扩散。

图2 左侧额颞顶部见一占位性病变,包膜完整,质地较实,切面灰白 图3 脑血管周细胞瘤:瘤细胞弥漫生长,有病理性核分裂象,中间有大量梨隙状血管

2.7 脑栓塞本组9例(16%)因脑栓塞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栓塞和缺血性损伤。其中1例死者的血栓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另8例死者的血栓位于不同的脑血管部位,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等。

2.8 脑血栓形成(含动脉及静脉窦)本组6例(11%)因脑血栓形成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栓形成和缺血性损伤。其中1例死者的血栓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另5例死者的血栓位于不同的脑血管部位,包括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此外,这些死者的年龄也存在差异,最小者42岁,最大者68岁。这些死者的血栓位置多种多样,一些血栓存在于较为特殊的脑血管部位,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缺血性损伤和严重的后果。

2.9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管破裂本组2例(4%)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意外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所有死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增厚。其中1例死者(45岁)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图4),另1例死者(63岁)的动脉粥样硬化位于大脑中动脉。此外,这2例死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达到三期(粥样斑块期),这导致了血管的破裂出血,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图4 基底动脉见粥样硬化

3 讨论

3.1 脑血管意外死亡的趋势分析本组56例脑血管意外尸检案例死亡原因主要有:脑出血37例(66%):含高血压10例(18%),脑血管畸形8例(14%),血液病及凝血障碍7例(13%),脑先天性动脉瘤及脑肿瘤各6例(11%);脑梗死19例(34%),包括脑栓塞9例(16%),脑血栓形成(含动脉及静脉窦)6例(11%),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管破裂2例(4%),高血压1例(2%),脑血管畸形1例(2%)。上述结果与国内脑血管病15年流行病学调查[4]和尸检资料分析[5]相对比后可看出,脑血管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尸检资料分析上有所差别,主要表现在脑出血与脑梗死的比例:流行病学调查约为1 ∶5,而本组和尸检资料分析结果约为2 ∶1。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脑血管意外的类型之所以有所差别,主要原因是不同类型脑血管意外的病死率有所不同,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脑出血发病多于脑梗死,脑出血多因死者出现高血压性或血管畸形破裂所导致,脑梗死中脑栓塞多于脑血栓的形成,同时脑血管畸形多于先天性动脉瘤。

此外,笔者在分析总结过程中观察到国内近年来脑血管意外死亡的趋势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高发年龄段向年轻化趋势:已往,脑血管意外死亡通常发生于老年人。但是,在最近几年的数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脑血管意外死亡情况,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2)女性发病率上升:相对于男性,女性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常较低。然而,近年来,女性患脑血管意外死亡的情况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与女性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因素有关。(3)“三高”为主要致死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是脑血管意外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慢性疾病容易影响血管功能,导致血管狭窄、堵塞等情况,最终导致脑血管意外死亡。

3.2 预防脑血管意外的有效对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预防脑血管意外的有效对策,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1)国家层面: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医疗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并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管理和处置;另一方面,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拓宽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提高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6]。(2)医疗卫生单位层面:首先,应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深入探讨脑血管意外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7];其次,应加强对死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其对脑血管意外的防范意识,帮助其预防脑血管意外。

总之,预防脑血管意外需要国家和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努力。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医疗体系。医疗卫生单位应该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并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为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脑栓塞脑血栓死者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ORGANIZED GIVING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