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组作业特点的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10-18 23:22刘聪魏琨杨辉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班组人员生产

刘聪 魏琨 杨辉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班组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执行层和参与者,是企业安全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供电企业应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让员工充分浸润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使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内化于脑、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让安全行动成为每位班组人员的自觉心理契约,而非流于“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行为。由于不同的班组在安全责任、作业内容、人员安全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作业特点,供电企业对不同班组人员的作业要求也随之不同,只有对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奖惩激励等方式“对症下药”,安全文化才能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生存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县级供电企业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设备数量大幅增加、技术系统不断升级,电网安全生产的防线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县公司虽然用工总量基本平衡,但专业用工不均衡,存在管理骨干、技术骨干、高技能人员紧缺,低能、生产辅助、服务类业务冗员过多等现象。同时,县公司员工老龄化现象严重,后备年轻力量补充、培养不足,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化积淀、专业素养差距较大,上进心、归属感不强,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形成制约。

二、措施

(一)规范安全行为文化,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1.提升安全生产素质能力。引导班组人员以高度的专业技能投入工作之中,通过“学讲考比干”五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素质能力提升:勤学,督促作业层学技能、学专业,执行层学标准、学流程;勤讲,通过“人人讲课十分钟”“专家学者上讲台”“学生讲老师听”等微课堂形式,倒逼安全生产人员自我学习提高;勤考,建立“逢会必考”“一月一考”“季度抽考”和“现场考问”机制,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勤比,通过“建标准、打样板、讲案例、树标杆”安全生产管理大比武,挖掘基层专业人才、技术能手;勤干,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形成“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归口管理部门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班组各岗位职责需要,每月、季度定期对班组人员进行培训需求的识别,并根据需求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教材编制和设施器材准备,针对各类突发事情及处理情况,分级实施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种安全教育等[1]。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记录、规范完善安全教育档案,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的效果来评价和改进培训的内容,让培训工作更好地落地。

3.开创“互动交流、以讲促学”的培训模式。根据各县公司安全管理特点,安排各县(区)公司安监部主任到兄弟单位讲安全课,一方面督促班组长对安全工作的主动思考,掌握管理技巧;另一方面促进各单位安全管理积极互动,强化相互学习交流的效果,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组织开展“送培上门”活动,结合班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从专业知识方面入手,以公司典型案例为主,严格按照日常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送培上门”活动。

4.坚持动态素质提升。结合《安全生产人员素质提升方案》,按照“学、讲、考、比、干”工作要求,制定自身安全管理提升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每季度根据班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安全生产技能的动态培训,让班组成员能够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有效掌握电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处理措施。每年度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安全工作履职能力进行考评。深化由“一平台、一中心、一终端应用”组成的数字化安全管控模式,全面落实班组“无计划不作业”“无视频不作业”“非受控即红线”“实名制”管控要求,并全面开展全年班组成员安全准入工作。

5.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为有效管理设备设置,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体作用和班组成员的主动性,细化班组成员责任管理清单,保证各类设备管理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到人。班组运行人员必须对《调度工作纪律》进行严格的遵守,严格并且完整地执行调度指令;对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状态参数,及时消除设备操作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保证安全生产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各项安全措施进行有效落实,不断强化设备检修能力,同时还必须做好监督以及验收的相关工作,以提高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推行“权责对等”概念,即设备主责人全面参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拓展班组业务范围。

(二)强化安全观念文化,培养安全责任意识

1.积极组织“安全主题日”班组活动。班组成员认真学习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树牢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推进班组安全活动“主题化”工作,将公司“一月一主题”活动与班组安全活动充分结合。开展“一把手”讲安全课,带头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等学习活动,强化各级人员法制思维和底线思维:一要筑牢“双上”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切实将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个人的行为自觉。二要深化“双如”风险意识:以安全核心理念时刻提醒员工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使电网企业安全工作的立足点落到现场、班组和作业人员,不断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筑牢安全管理基础[2]。三要强化“双线”思维:“守住安全底线,不碰安全红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2.扎实推动安全生产各项部署。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会议的决策精神,确保会议要求得到有效贯彻。第一时间开展班组学习宣贯“四个一”活动(一次专题党委扩大会、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一次专题安委会和一次全公司专题安全日),同时结合安全大检查,组织班子成员开展现场安全督导。通过抓住关键责任人、带动一班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共同拧紧安全责任链条,推动安全生产各项要求传导至一线、到基层、进现场,营造班组“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齐心协力保安全”的优良氛围。

3.深度开展“零容忍”反违章。深度开展“零容忍”反违章具有重要意义。违章行为常常带来不良后果,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通过“零容忍”反违章的严厉打击,能够有效遏制违规行为,减少事故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升班组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召开市县所三级安全生产反违章宣贯专题培训会,加强对违章行为危害性的普及和警示,提高班组成员的规章意识。通过制作典型施工标准化作业视频和现场违规违章清单卡,以“灵活简洁、明快适用”的形式,直观地教育班组人员,使其了解自身的安全责任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建立健全违章行为的监测和举报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在关键区域和场所设立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违章行为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违章行为的举报渠道,鼓励成员积极参与举报,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和举报违章行为,提高整治效率和准确性。

4.重拳重典严管现场安全。全面开展“四个管住”月度评价,做实安全管控中心与督察队一体化运转。制定《安全生产督察管理实施方案》《现场人员管理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安全督察人员、现场班组成员的安全防控责任,刚性执行停工学习、通报曝光、警示约谈等违章惩戒措施。

(三)改善安全管理文化,加强班组制度建设

1.强化制度执行,盯紧安全责任。健全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等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制订《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班组安全监督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形成安全生产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及安全监督重点工作[3]。扎实开展班组人员、队伍“双准入”工作,实现班组作业计划线上管控。

2.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对班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可以为班组成员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导,确保安全政策和措施得以有效地执行和监控。同时,安全目标管理也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促进整体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确定关键的安全风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基于对风险评估的结果,确立清晰明确的安全生产分级目标,安全目标应该具体、可测量和可操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推进。其次,根据安全目标,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计划。这包括规划安全进度和安全工作时间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等措施,确保安全目标得以落实,安全事务按时进行[4]。另外,制定目标分级控制措施,明确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管理和执行。通过监测安全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安全目标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班组还需根据安全生产职责,每个季度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并根据具体的结果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3.强化值班纪律管理。严肃班组工作纪律,提高班组人员纪律意识,助推“五好班组”建设水平。明确日常工作流程,按照“工作不停、监控不断”的原则,采用变电站视频监控、单兵球机布控等方式进行安全督查。严禁擅自离开岗位,泄露监控计划,瞒报、漏报发现的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记录、上报远程安全监控情况,切实发挥值班作用。此外,为提升班组长业务能力指导水平,要定期组织其轮流参与公司安全管控中心的值班工作。

4.建立隐患排查制度。界定班组作业隐患分类、分级标准,按照“查找—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流程,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订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明确排查的环境、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范围,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排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等手段,积极推进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进行等级评定、登记建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逐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5.严格标准管理考评。各班组建立安全记录档案,并对安全记录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安全记录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目标考核管理档案、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档案、安全例会记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档案、劳保用品管理档案、应急救援管理档案、事故记录管理档案等。

6.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电力行业要求的制度、规程清单,向每位班组从业人员宣贯,规范其生产作业行为[5]。每年度对公司所执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标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落地安全物态文化,创新文化活动载体

1.构建基于班组特点的特色安全文化体系。将安全生产理念、班组安全目标及愿景等核心要素融入班组日常生产工作中,推动班组人员从强制型安全行为转向自觉型“主动安全”行为,塑造具有公司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营造“重视安全、维护安全、保证安全”的安全生产良好工作氛围,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推动企业的本质安全建设。

2.打造班组安全文化环境。根据班组工作特点、安全理念设计安全logo,使安全理念一目了然,承载着班组安全形象,展示班组安全生产的决心和信心。在班组人员工器具柜中粘贴全家福,设置班组安全亲情角、打造班组安全角等,营造暖心安全氛围,促使班组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更加注重自身安全。通过对班组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和关怀,提升员工幸福感,再在关爱自己的同时,关心身边同事,形成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良好工作氛围。此外,精心制作地台警示贴,将安全警句粘贴于台阶上,使得班组人员上楼梯的每一步都抬眼可见,铭记在心。在提高班组人员安全技能,告诉班组人员“怎么干”的同时明确“不能干”的行为细则,在班组人员心中树牢安全意识红线,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规范现场秩序,提升员工自主保安全的能力。

3.开展丰富的安全文体活动。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积极推动员工安全关爱,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聚合力、保安全”的活动宗旨,引导形成全体班组人员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坚定的安全态度,确保员工在法律和政府监管的规定之外,主动约束自我行为,以不断提升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4.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习等活动。这一举措可以让班组成员在参与中学习、巩固和应用安全知识,加深其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唤起班组成员对于自身安全责任的重视,不断提高抓安全、保安全的能力素质。通过组织团队合作的游戏、运动赛事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类活动,也可以培养班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这种团队凝聚力的增强也将在工作中帮助他们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组织安全主题的戏剧表演、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班组成员对于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6]。这些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环节,可以帮助班组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5.加强急性职业危害区的管制。供电企业应为班组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设施和器具,由专人对其进行保管和定期维护,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如在高噪声区域采用消声、吸声、隔声材料,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为在此区域作业的班组人员配备耳塞、耳罩、防声帽等防护用品,并设置噪声提示标志;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通风柜及机械通风装置,稀释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定期对排放气体进行监控,并将检测结果录入安全记录档案。对可能会对班组人员产生健康危害的工作场所,要设置一键式报警装置,对紧急撤离通道及泄险区设置醒目标识牌予以告知,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伤害,如在架空、地下等输电管道线路所经过的永久保护区内设置显眼的警示标识。

6.建立电力设备永久保护区台账和检查记录。在人员防控方面,对重要电力设备及作业现场周边需要设置固定或者是流动岗位,对于来往的人员、车辆等进行检查;对于物品防控,必须及时地维护和修缮作业场中的各种防护体,根据需要进行防护设施以及防护装置的配置和更新,并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维护管理;在技防方面,则需要在重要电力设备内部及周边安装高压脉冲电网、远红外报警等技术防控系统,同时接入供电企业和公安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多方监控。

猜你喜欢
班组人员生产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