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阳考》补订

2023-10-18 06:39胡廷荣姚品文
关键词:大宁涂阳

胡廷荣 姚品文

摘 要:本文对2010年姚品文在《太和正音谱笺评·附录》书中《涂阳考》一文的举证作补订,并对诸证据作进一步解读,进而认定元明两代大宁别称涂阳。另认定古诗中这一带的涂山是对涂阳(大宁城)一带山的泛指。

关键词:元明;大宁;涂阳;涂山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9-0030-03

关于“涂阳”这一历史地名,不见正史地理志书和地名辞书有载。2010年姚品文在《太和正音谱笺评·附录》中有《涂阳考》{1}一文。2018年姚品文应宁城县政协文史研究会邀请,亲自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明城(今别称大宁城,元明时曾别称涂阳)一带调研,体察山川地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颇有收获。近期宁城县胡廷荣又发现喀喇沁旗龙泉寺元代一碑文记有“涂阳”。我们对涂阳地名的考证又有一些新的认知。兹对《涂阳考》作补订。

一、元代大宁路治大宁城已别称涂阳

元中期诗人傅若金(1303—1342)于其去世前几年,作诗《别山北宪掾傅子通二首》。此诗为赠傅子通到岭北行省(主要在今蒙古国境)赴任的送行诗:

“边城置驿往来通,宪府临藩政化同。三语忽传收荐鹗,一经犹得佐乘骢。辽东地尽玄菟阔,漠北天寒白霫空。此去行秋勿容易,吾见台阁旧生风。”

“北望车尘损客颜,涂阳万水复千山。乾坤岁暮多离别,道路天青忽往还。海鹤朝吟风满旆,冥鸿夜度月临关。此时马上应相忆,却羡寒云尽日闲。”{2}

诗中“涂阳万水复千山”,是说傅子通将取道涂阳(指大宁)北上的艰辛。如果说此诗记述涂阳指何地还不明晰的话,近期我们又发现元代大宁路治附近的碑文中也有涂阳地名的记载。今赤峰市喀喇沁旗龙泉寺存元代碑刻两通,两篇碑文见《喀喇沁旗志》。

其一,《开山创建龙泉寺第一代祖智然律师道行碑》开篇即记造此碑者为涂阳人:

“松州狮子崖龙泉寺住持慈光普济大师然公道行碑 涂阳

石匠韩子端并弟韩子春 同造

大宁路东观音院住持长老东明挥 吉祥 撰”{3}

此碑落款“至正元年岁次辛巳五月建”,即公元1341年立。这个时间与傅若金赠傅子通到岭北行省赴任之诗的时间相近。

其二,该寺还有元代前至元二十四年(1287)重修后的《龙泉寺四至碑》文,记其所属政区等:“大元国上都路松州南阴凉河川狮子崖龙泉寺常住山村地土周围四至……”{4}该碑文,可证狮子崖龙泉寺属于中书省上都路松州辖境。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5}可知,狮子崖距上都路与大宁路的分界线最近处仅30里,距大宁路治120余里。撰碑文者和凿碑刻字工匠皆为与龙泉寺相邻不远的涂阳(大宁城)人。毕竟大宁城(即涂阳)是大宁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乃能人汇聚之地。龙泉寺位于上都路的东南缘,就近请大宁善写碑文的长老撰碑文,请涂阳的凿碑刻字工匠,这都是合乎常理的。此碑从碑座向上通高3.73米,碑身高1.98米,宽0.98米,厚0.23米,气势不凡。碑文首款即写明涂阳人韩氏兄弟一同刻造此碑,足见涂阳之名当时已相当流行,时在元代中期偏后。由于涂阳属于非官方地名,应有逐渐形成并流行的过程,所以涂阳地名的始出现可能比元中期还早些。故可以认为元代大宁城别称涂阳。

二、明初大宁仍别称涂阳

(一)唐之淳《唐愚土诗》中的涂阳

洪武二十年(1387),浙江绍兴山阴诗人唐之淳(字“愚士”),以随军书记职随曹国公李景隆征北元(属冯胜所率20万北征大军中一部分),在大宁城驻守百日的诗、记、赋中多处涉及涂阳地名:

1.《辕门晓望》:“……涂阳新入贡,白霫旧名夷……”{6}

2.《奉懷》:“……遐征不能从,假此涂阳居……”{7}

3.《续苍蝇赋》:“……陶唐子适乎白霫之野,止乎涂阳之山。……”{8}

4.《榆庵记》:“……今年夏,余随军涂阳,既雨阅月,惧夫秋高气寒,复构小室为塞……题之曰‘榆庵’……”{9}

5.《涂阳八咏》:设〈金山积雪〉〈富谷晴云〉〈萧寺晓钟〉〈玉川秋草〉〈温泉暖浪〉〈土河夜雨〉〈西峰夕照〉〈东崦春岚〉八个小诗题(诗句略)。{10}

上述作者作于大宁城的文献,充分说明明初大宁仍别称涂阳,其中1和3中的“白霫”也是大宁城别称白霫{11}的两个新佐证。

(二)明初吴公茔铭中的涂阳

明初唐文凤撰《梧冈集》卷八中的《前给事中约斋先生吴公生茔铭》,也有将大宁别称涂阳的记载:

“(墓主人)姓吴氏,名牧,字彦守,号约斋……俄为憸人所诬,谪戍冀北……洪武二十二年冬,皇上六师驻涂阳,公奋身效忠,随驾回京。”{12}

诗中“皇上六师驻涂阳”,实指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丁卯(初三),晋王、燕王棣帅师征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征虏前将军颍国公傅友德等皆听节制”。{13}时在大寒节气过后7日,尚未立春,故也可称农历“洪武二十二年冬”。因为别称涂阳的大宁,当时是大量囤积军用粮草和驻有大量骑兵用来抵御北元的重要军事基地,所以燕王这次北征先到涂阳休整、补给,而后从这里出发到漠北,吴牧随行。三月癸巳,元丞相咬住等降。此茔铭写在永乐朝最后几年间,燕王已成为永乐皇帝约20年,故诗中敬称“皇上六师驻涂阳”,吴牧随燕王回京也就尊记为“随驾回京”。

(三)明初宁王朱权著作中的涂阳

镇守大宁六年(1393—1399)的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7子,在其《汉唐秘史》一书序中云“己卯兵下涂阳”,所指就是建文元年(己卯,1399)十月朱棣率军至大宁,用欺骗与胁迫手段将宁王朱权挟持,朱权被迫随燕军离开大宁的史实。

三、涂阳之名来源

中國古代用“阴”“阳”作地名称谓中的一部分由来已久,相沿成习。这种借助“阴”“阳”作地名大都与山水有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阳”,反之则为“阴”。

诸如此类的与“阳”字组合的地名,如明初通州之潞阳,今地名辞书中也不见记载。唐之淳此行随军于通州暂驻时,作《四月十五日夜潞阳看月》诗。此潞阳指今北京通州东八里今古城村之地(时为明军营地),唐代这里曾设潞县治所,金为通州治。由于潞河(今北运河)从其南侧流过,故这里至少于明初俗称潞阳。

大宁城位于辽、金、元和明初时的土河(也写作涂河,为唐代所称“土护真河”的简语,即今老哈河)北岸,七金山(今九头山)之南,故将大宁别称“涂阳”,其缘由显而易见。

四、关于唐之淳写于大宁诗中的涂山

唐之淳在驻守大宁百日时的大量诗作中数处写及“涂山”,如:

1.《涂阳八咏·土河夜雨》:“……涂山一夜雨,流水惠州城。”{14}

2.《六月望寓宁轩对月》:“好在涂山月,如何看不归……”{15}

3.《别大宁》:“……涂山今夜团圆月,犹送清光照马头。”{16}

上述诗中的“涂山”,应理解为泛指涂阳即大宁城附近或周围的山,不宜理解为确指某山。这与宋人使辽诗中的“奚山”泛指奚人聚居地区山地的用法极相似。

——————————

注 释:

{1}姚品文.涂阳考[A].太和正音谱笺评·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0:421-431.

{2}[元]傅若金.傅与砺诗集·卷五[A].四库全书(第1213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253.

{3}{4}郑家彦总纂.元代龙泉寺智然律师道行碑、元代龙泉寺四至碑[A].喀喇沁旗志·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099-1100,1098.

{5}中国社科院主办,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临潢府附近(第六册)[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7.

{6}{7}{8}{9}{10}{15}{16}[明]唐之淳.唐愚士诗(卷一)[A].四库全书·集部(第1236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538,539,541,544,545,539,547.

{11}李义,胡廷荣.辽中京大定府别称白霫考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4(05):67-70.

{12}[明]唐文凤.前给事中约斋先生吴公生茔铭[A].四库全书·集部·梧冈集(卷八)(第1242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636.

{1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47.

{14}[明]唐之淳.唐愚士诗(卷二)[A].四库全书·集部(第1236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545.

(责任编辑 曹彩霞)

Supplement to "Tuyang Kao"

——Daning City Was also Known as Tuyang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HU Ting-rong1, YAO Pin-wen2

(1.Ningcheng County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feng 024200, China; 2. School of Literatur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supplements and further interprets the evidence provided by Yao Pinwen in her article "Tuyang Kao" in the Commentary on Taihe Zhengyin Spectra - Appendix in 2010, and then identifies that Daning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as also known as Tuyang. It is also recognized that the Tushan in this area in ancient poetry refers to the mountains around Tuyang (Daning City) in general.

Keywords: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Daning; Tuyang; Tushan

收稿日期:2023-06-07

作者简介:胡廷荣(1944-),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塞北历史地理;姚品文(1934-),女,湖北恩施人,退休前为原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大宁涂阳
这你都不知道
这你都不知道
我们班的赵大宁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42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分析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与肺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
佛山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76例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分析
Study on Instable Combustion of Solid Rocket Motor with Finocyl G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