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2023-10-18 01:32许红莲黎月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瑞格甘精糖化

许红莲 黎月琴

2 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体内缺乏胰岛素, 35~40 岁人群是高发人群[1]。有研究表明[2], 近年来,2 型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升, 90%以上的糖尿病为2 型糖尿病, 消瘦、多食、多尿、乏力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 临床还没有根治2 型糖尿病的方法, 但是很多学者发现[3], 胰岛素药物、降糖药物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改善,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降糖药物成为主要治疗方法。瑞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 能够对胰腺进行刺激, 产生大量胰岛素, 将血糖降低[4];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 在临床较为常用, 能够对糖代谢进行调节, 恢复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5]。本文分析了2018 年2 月~2022 年4 月本院18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研究了2 型糖尿病治疗中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 年2 月~2022 年4 月本院18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 每组92 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年龄38~75 岁, 平均年龄(51.23±8.36)岁;女37 例,男55 例;体质量指数29~32 kg/m242 例, 33~35 kg/m250 例;病程2~6 年48 例, 7~12 年44 例。单独用药组患者年龄38~75 岁, 平均(51.56±8.41)岁;女35 例,男57 例;体质量指数29~32 kg/m240 例, 33~35 kg/m252 例;病程2~6 年46 例, 7~12 年4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口服降糖药均缺乏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②均符合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③均没有完全丧失β 细胞功能。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内脏器官疾病;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接受过胰岛素治疗。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s, 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s, n(%)]

注:两组比较, P>0.05

项目 类别 联合用药组(n=92) 单独用药组(n=92) t/χ2 P年龄(岁) 51.23±8.36 51.56±8.41 0.267 0.790性别 女 37(40.22) 35(38.04) 0.091 0.763男55(59.78) 57(61.96)体质量指数 29~32 kg/m2 42(45.65) 40(43.48) 0.088 0.767 33~35 kg/m2 50(54.35) 52(56.52)病程 2~6 年 48(52.17) 46(50.00) 0.087 0.768 7~12 年 44(47.83) 46(50.00)

1.2 方法

1.2.1 单独用药组 患者采用单独预混胰岛素治疗。给予患者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商品名:诺和灵30R), 0.4 U/(kg·次), 2 次/d,早晚各1 次, 之后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1 个月为1 个疗程, 共治疗2 个疗程。

1.2.2 联合用药组 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给予患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商品 名:来 得 时, Sanofi-Aventis, 规 格:3 ml∶300 U),20 U/次, 2 次/d, 早晚各1 次;1 周后改为30 U/次,1 次/d, 每晚睡前注射。同时, 让患者在餐前15~20 min口 服 瑞 格 列 奈(江 苏 豪 森 药 业, 规 格:1 mg), 0.5~1.0 mg/次, 3 次/d, 之后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1 个月为1 个疗程, 共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1 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24 h 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

1.3.1 生活质量 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总分0~100 分, 评分越高, 表明生活质量越高[7]。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 患者基本无症状, 空腹血糖<7.2 mmol/L, 餐后2 h 血糖<8.3 mmol/L,空腹血糖降低30%~100%;有效:用药后, 患者症状 显 著 减 轻, 空 腹 血 糖<8.3 mmol/L, 餐 后2 h 血 糖<10.0 mmol/L, 空腹血糖降低10%~29%;无效:用药后,患者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 空腹血糖降低≤9%或提升[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腹泻、视觉异常的发生情况。

1.3.4 治疗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情况, 分为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3 项。治疗满意度=很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用药前,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 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本组用药前, 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单独用药组,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独用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表4。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86/92), 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6.09%(70/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3 两组患者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日胰岛素用量少于单独用药组, 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 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单独用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6/92), 低于单独用药组的23.91%(2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2.5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83%(90/92), 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8.26%(7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s)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 aP<0.05;与单独用药组用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体质量指数(kg/m2) 糖化血红蛋白(%)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联合用药组 92 32.26±5.41 22.12±3.05ab 10.33±2.40 6.30±0.61ab单独用药组 92 32.36±5.38 25.36±2.75a 10.25±2.32 7.63±0.20a t 0.126 7.567 0.230 19.872 P 0.900 0.000 0.818 0.000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比较( ±s, mmol/L)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比较( ±s, mmol/L)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 aP<0.05;与单独用药组用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餐后2 h 血糖 空腹血糖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联合用药组 92 15.55±2.44 7.85±1.33ab 9.25±1.13 5.62±1.14ab单独用药组 92 15.66±2.16 9.44±0.20a 9.31±1.10 7.13±0.33a t 0.324 11.339 0.365 12.204 P 0.746 0.000 0.716 0.000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 aP<0.05;与单独用药组用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24 h 尿蛋白定量(mg/24 h) 生活质量评分(分)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联合用药组 92 480.35±15.38 119.25±10.77ab 51.23±8.36 81.23±9.22ab单独用药组 92 480.27±14.77 178.23±10.58a 50.85±8.45 68.45±9.26a t 0.036 37.471 0.307 9.381 P 0.971 0.000 0.759 0.000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6 两组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s, n(%)]

表6 两组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s, n(%)]

注:与单独用药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日胰岛素用量(U/d) 血糖达标时间(d) 低血糖联合用药组 92 16.02±2.45a 6.32±1.05a 2(2.17)a单独用药组 92 33.05±5.67 7.23±1.28 10(10.87)t/χ2 26.446 5.272 5.705 P 0.000 0.000 0.017

表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8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长的病程、异常的胰岛素抵抗与β 细胞分泌。有研究表明[9], 随着病情推进,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血糖水平, 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现阶段, 临床采用了很多药物治疗2 型糖尿病, 但是根治方法仍然缺乏。瑞格列奈是一种降糖药物, 在临床极为常用, 是一种短效胰岛素促泌剂。有研究表明[10], 瑞格列奈能够对β 细胞进行诱导, 使其将胰岛素分泌出来, 从而将患者体内血糖水平降低。但是, 有研究表明[11], 如果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严重的病情、较长的病程, 那么单独降糖药物治疗缺乏理想的降糖效果, 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治疗。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 在临床较为常用, 其向皮下组织注入后, 能够中和酸性溶液, 从而生成细小产物, 并持续向体内释放小量甘精胰岛素, 从而保持较长的药效, 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胰岛素含量。

糖化血红蛋白产生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糖和血红蛋白相互作用, 具有不可逆性, 随着血糖水平的提升, 其逐渐提升。有研究表明[12],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逐步生成, 因此不会受到短暂血糖波动的影响。同时,其具有极为稳定的性能, 较难分解, 虽然无法将短期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体现出来, 但是却能够有效体现机体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现阶段,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13], 糖化血红蛋白的理想水平<7%,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 那么就说明具有较差的血糖控制效果,极易引发肾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14], 通常情况下, 健康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150 mg/24 h, 在其>150 mg/24 h 时,说明患者有肾脏疾病。有研究表明[15], 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的2 型糖尿病患者占50%~70%, 降糖药物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 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 从而改善肾小球滤过率的通透性, 减少尿蛋白生成。

本研究结果表明, 用药后,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本组用药前, 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用药前, 且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22.12±3.05)kg/m2、糖化血红蛋白(6.30±0.61)%、餐后2 h 血糖(7.85±1.33)mmol/L、空腹血糖(5.62±1.14)mmol/L、24 h尿蛋白定量(119.25±10.77)mg/24 h均低于单独用药组(25.36±2.75)kg/m2、(7.63±0.20)%、(9.44±0.20)mmol/L、(7.13±0.33)mmol/L、(178.23±10.58)mg/24 h, 生 活质量评分(81.23±9.22)分高于单独用药组的(68.45±9.2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86/92), 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6.09%(70/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日胰岛素用量(16.02±2.45)U/d 少于单独用药组的(33.05±5.67)U/d, 血糖达标时间(6.32±1.05)d 短于单独用药组的(7.23±1.28)d, 低血糖发生率2.17%(2/92)低于单独用药组的10.87%(10/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瑞格列奈能够作用于β 细胞上, 为关闭β 细胞膜中ATP-依赖性K 通道提供有利条件, 并去极化β 细胞, 打开钙通道, 增加钙的流入[16-18]。同时, 口服后机体能够在短期内将其吸收, 并增加机体分泌胰岛素量, 从而降低患者进餐时的血糖高峰, 最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为机体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甘精胰岛素能够显著调节糖代谢, 注射后能够通过脂肪、骨骼肌等周围末梢组织, 获取更多量的葡萄糖, 从而抑制肝葡萄糖形成, 降低机体血糖[19]。

有研究表明[20], 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还表明,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6/92), 低于单独用药组的23.91%(2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83%(90/92), 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8.26%(7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用药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 2 型糖尿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较单独预混胰岛素治疗显著。

猜你喜欢
瑞格甘精糖化
绚烂北极光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