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青年成长·知人阅世

2023-10-18 06:38王淦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7期

王淦生

2023年高考8道作文题,第一感觉是字数少了,与往年动辄洋洋洒洒数百字的“阅读+写作”模式的作文题相比,显然“瘦身”了许多,让写作真正回归了“写作”。第二感觉是“时政类”作文题少了,以考查考生的思想深度、思维品质、表达能力为要。第三感觉是内容更贴近中学生活了,让广大考生有感而发,也更容易考出真实水平和实力。从这三个方面看,2023年高考作文题更具作文本色,更易于考生发挥,也更能体现出选拔的信度。

从内容看,2023年高考作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时代发展、青年成长、知人阅世,涉及时代、社会、个人,体现全方位、立体感,更重要的是,既无死角,又不褊狭。可以说,如今的高考作文不光是考写作,更是考综合素质。这类具有考核价值和选拔意义的作文,写得好的是那些对个人与社会、自由与限制、放纵与收敛之间的关系理解和驾驭得最好的人。考生只要认真备考,就能从作文题中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时代发展

“时代发展”,是一个较为宏大的主题。作文涉及宏大主题时,要诀便是视野要宏阔,但落笔宜切近。在这一点上,2023年的这几道全国卷作文题都命制得非常到位——无论主旨多么宏大,切入点都是具体而直观的。

如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题主旨涉及“国际关系”“文明互鉴”这一时代命题,不可谓不宏大,但命题却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句“金句”巧妙切入。两句话都是从反面切入,以“灯”“路”“花”喻指文明、制度、道路,揭示了人类社会欲求良性发展,必须容得下异于自己的文明、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存在,而且正是各具特色的文明、思想、体制和道路的存在,才让世界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多姿的形态这一道理。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对外”,亦适用于“对内”——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百花齐放的灿烂文化,需要大道通衢的成功路径,需要各显其能的专业人才……如此,我们才能汇成一支攻无不克的建设大军,向着既定目标挺进。这样的道理甚至也适用于人類与别的生物、地球与星外文明的相处之道——想一想,一个生物多样化的地球、文明多样化的宇宙,才更美好。所以说,这篇作文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多角度、多领域、多方位。

一般情况下,时代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技术的发展。人类从技术进步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其中,最大的收益便是可以更自主、更自由地掌控和支配时间。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内容就是对“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的正负效应的思考。命题材料“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中的三个关键词“人”“技术”“时间”之间的关系是:人发明了技术;技术助力人们赢得了时间;人因技术发展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三者之间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先得理解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这很好理解,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行走、通讯变得十分便捷,大大减少了时间的消耗;劳动技术的提高让我们事半功倍,大量节约了工时——这些都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时间的盈余。二是“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科技发展使一切变得高效和快捷,同时也大大加快了生活节奏,今天的飞机、高铁并未使人们活得优哉游哉,反而更加行色匆匆,将自己的时间设定到每分甚至每秒;再如手机,原本给人们通讯和交流带来便捷,却使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手机控”,耗费了大量宝贵光阴……这些便是生活中人变成“时间的仆人”的典型案例。把握住三个关键词之间的辩证关系,搞懂了这两个关键问题,作文才不会跑偏。

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则聚焦中国故事,让每位考生去联想、去思考“好的故事”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作用和意义,去体味蕴含在故事中的“中国力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摆脱贫困进入小康,而今又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奋力前行的伟大壮举……这些故事将中华民族伟岸的形象呈现给世界,每个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中华儿女都从中获取不竭的力量和智慧,并跻身故事演绎者的行列。写作此文,有很大的灵活度。考生可以写一则自身演绎的精美故事,也可以写一则听来的给自己深刻影响的故事;可以写一个人的故事,也可以写一个民族的故事;可以写带有穿越色彩展现不同时代的风貌的科幻或魔幻故事,也可以写一则故事带给你的思考和感悟……每个人每天都在演绎自己的故事,并且拥抱时代携手同胞书写着一部鸿篇巨著。

青年成长

回望历年高考作文,“青年成长”是每年作文主题的“保留曲目”,因为这是与考生最为贴近的话题。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见证社会的稳步发展,见识不同年代的时代风云,看到社会关注的宏大与细切的话题。

青年成长,需要环境,需要阅历,需要担当。这正是2023年天津卷作文所涉主题:“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青年成长,离不开两大要素——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在社会环境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与有肝胆人共事”,不仅可以提升自己,更会有益社会。自然,欲求成就大业,还必须用人类文明充实自己。年轻人要读懂人类社会这本“无字句书”,才能胜任建设重任。我们要阅读好人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特别是百年中国革命史这部巨著,审时度势,在祖国提供给我们的广阔平台上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认认真真干一番事业。

年轻人,有了坚定的目标,有了肝胆相照的伙伴,有了渊博的学识,能时时“充电”,定会在人生的航程中劈波斩浪,前进不辍,向人生目标迈进。当然,最终是否达到目标,还取决于一个人的“续航”能力,而“续航”能力又取决于多种因素。2023年北京卷作文题中的议论文写作便是以“续航”为题的命题作文。命题材料中的“续航”一词,由个人延展到了多个层面:“‘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续航”能力超人者更容易抵达目标;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续航”能力强大才能达成。续航能力的高低强弱,常常取决于一些关键因素,比如想要为青春续航,就要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想要为经济续航,就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跟进;想要为发展续航,就要守住绿水青山;想要为中华民族续航,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2023年北京卷另一道作文题——记叙文写作“亮相”,与“续航”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说“续航”是人生一种持久的状态,那么“亮相”就是人生辉煌的瞬间。不过,瞬间的“亮相”离不开持久的“续航”,持久的“续航”有时正是为了一个瞬间的“亮相”。两者之间有着辩证关系。

有点“出格”的,是2023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言其“出格”,是因为这道作文题一反众多命题专家让青少年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的做法,而是让他们“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懂一点辩证法的人都知道:生命需要火热的生活去锻造,亦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让其反刍、反问、反思,让其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理一理思绪,决定下一步的行程。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青年的成长和成熟,与我们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

知人阅世

历年来,上海卷作文题都是寥寥数语,但内涵丰富,离时政比较远,也不与社会热点纠缠,总是引导考生知人阅世,探究人类发展的深层次话题。这样的作文,一定要写出深度,写出哲学味。2023年上海卷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这个题干上的反问句,否定了人们探索陌生世界仅仅出于好奇心。但“仅仅”一词又告诉我们,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孩子们“探索”的举动大多是被好奇心牵引的,但是成人的探索往往又会跟诸多功利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今天享用的一切是一代代人探索研究的成果,都是他们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的结晶。那些探索陌生世界的人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值得我们深深铭记。因为正是他们的努力,让人类文明博大精深、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