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情政治的学者

2023-10-19 04:00马志华 杨怡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梁任公政治家梁启超

马志华 杨怡

一、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1)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四十自述(节选)》,能够结合课内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史学材料,探析梁任公先生的多重人生角色,多角度把握人物形象,加深对梁任公先生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阅读三篇文章,交流讨论作家、文学家与史学家笔下的梁任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語言的表达与交流中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获得思维发展与提升。

(3)鉴赏梁任公的人物形象,深刻感悟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四十自述(节选)》。

(2)梳理与探究:分析、比较梁任公先生作为政治家、学者与师者的多面形象,对梁任公在政治与学术、责任与良心、觉世与传世之间的徘徊作出个人判断。

(3)表达与交流:围绕梁任公的多面形象,进行多角度的交流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见解;认识梁任公的历史地位,尝试为纪念梁任公的纪录片撰写解说词。

【设计说明】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对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因此,本学习任务由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三个部分构成,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从政治家、学者与师者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鉴赏,加深对梁任公先生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分享,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为纪念梁任公的纪录片写解说词,读写结合,提升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课内文章,集中体现了“不能忘情政治,以讲学来报国”的任公形象,是引导学生解读梁任公先生的精读内容;《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体现了当前史学界对梁任公先生从政生涯的公允评价,篇幅不长,引证权威,有助于学生理解梁启超的政治家角色;《四十自述(节选)》是胡适回忆梁任公先生的文章。胡适先生作为文学大家和学界翘楚,与梁任公先生交往密切,为学为文深受任公启发。文章中,他回忆了任公在文化和学术方面为后生开辟了一个新世界,有助于学生理解梁启超的学者角色和师者形象。文章内容深刻,篇幅略长,阅读任务更重。

二、情境与任务

1.学习情境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梁启超逝世90周年。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与五四运动有着直接、紧密的关系。他于巴黎和会期间率先揭露“二十一条”的阴谋,促成了学生示威运动。为了纪念梁启超先生,传承五四运动精神,我校准备制作《人物:梁启超》的纪录片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凤凰诗会”现场进行展播。高一(7)班同学负责为这部纪录片提供人物画报,撰写解说词,并现场诵读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深情演绎救亡图存时期,中国少年的青春赞歌。

2.任务框架

【设计说明】本学习情境是真实、形象的,强调了具体情景下的说和做。在纪念梁任公先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学生画人物海报,阅读文章,看纪录片并写解说词。他们是说和做的主人,是学习任务的主角。这样的任务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读与写能力。

本任务主要由四个活动构成。

活动1是“我来画任公”:提前预习文本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可在画任公演讲海报的过程中获得对人物形象的直观感受与基本认识。

活动2是“我来说任公”: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精读课内文章,结合群文进行交流,讨论梁任公先生的多重人生角色。学生可在交流的过程中辨析梁任公的政治家形象、学者形象与师者形象,形成对梁任公的整体认识,对梁任公在政治与学术上的徘徊作出个人判断。

活动3是“我来写任公”:观看《人物:梁启超》的纪录片,结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认识,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学生可通过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活动4是“我来诵任公”:齐声诵读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选段。学习初始,教师安排学生诵读《少年中国说》选段,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人物初印象。学习结束,教师仍设计诵读环节,让学生在两次诵读中加深对梁任公的认识,感受任公的爱国热肠,学习任公胸怀国家担大任的高尚情操,立志以青春之我创少年中国。

三、学习资源与线上支持

1.学习资源

(1)核心文本: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略读文本:胡适的《四十自述》第四章(节录),夏晓虹的《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

2.研究资料

《追忆梁启超》(夏晓虹著),《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夏晓虹著),《梁启超论中国文学》(梁启超著),《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狭间直树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约瑟夫·阿·勒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张灏著),《引路前行:梁启超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现代性》(王处辉等编),《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张朋园著),《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张朋园著)。

3.线上支持

(1)资源支持。《回望梁启超》(来源:凤凰卫视);《先生 梁启超》(来源:中央十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来源:凤凰网)。

(2)活动支持。提供学习资源,组织三篇文章的讨论活动,在语言的交流与讨论中,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提前剪辑视频,做好《人物:梁启超》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围绕课内阅读与视频体会,撰写纪录片解说词。

猜你喜欢
梁任公政治家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周公作礼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挽衣留谏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