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体现内容结构化?

2023-10-24 07:32刘晓婷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坎儿月饼结构化

刘晓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并倡导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此,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其中,教师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将现行教材与《课程标准》理念相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否要把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是否要对现行教材教学内容的顺序作出调整?是否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要进行调整?……下面,笔者就一线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现行教材体现“内容的结构化”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洞察教材中“不自然的事”,明晰学生学习路径

使用现行教材落实“内容结构化”,并不是要教师调整教材的顺序、整合教材的内容,而是要教师在备课时整体分析教材,洞察教材中“不自然的事”,理解内容的本质,明晰学生的学习路径。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多个版本教材都以分物导入。如某教材利用“2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到( )块?1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到( )块?”的问题情境引入,接着解释:“1 块月饼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它的 [12]。”之后的教学内容就全部是作为“率”的分数。然而,分数概念起源于分物,《说文解字·斗部》中有“<H:\教学月刊社暑期工作(祖后宁)\小学版\小学数学\小学数学2023-9\教学月刊-小学数学2023第9期内芯\Image\image1_2.png>”字,指“量物分半也”。因此,学生学习分数的路径应以对数量的抽象,即“量”的分数开始,如从“1 块月饼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半块,可记为[12]块月饼”切入,再过渡到表示关系的分数,即作为“率”的分数。通过这样的改变,帮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

二、关注学习路径中的“坎儿”,提供有效教学支撑

教师明晰学生学习路径之后,需要找到学生学习路径中的“坎儿”。这些“坎儿”就是学生学习的进阶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认识的跨越升级。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从“量”到“率”是“坎儿”。而对于作为“率”的分数,整体(单位“1”)的认识又是“坎儿”。三年级的分数学习以“部分—整体”关系为主,其中整体又有“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之分,如某教材中的“有7只蝴蝶,白蝴蝶有3只,白蝴蝶的只数占蝴蝶总只数的[37]”,这也是“坎儿”。教师只有清楚了学生学习中的“坎儿”,并据此在教学中设计比较型任务,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透过外在变化领悟其内在的一致性。

三、引导学生“回头看”,在反思中构建多元联结

学习是学生对自己有意和无意的、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作出解释和反应的直接结果。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能对已学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回头看”,建立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结,升华经验,升级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反思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回头看”的基础上往前走。

如学习分数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看自然数的学習,通过对比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然数、分数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它们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关系。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回看“倍”,这不仅为后续分数的“部分—部分”比率关系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加深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并由此扩展到小数、分数。

心智不能被“教育理念”捆绑。在教学中,只有认真对待每一页教材、每一个活动,深入思考,潜心实践,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坎儿月饼结构化
硝尔坎儿孜
过不去的坎儿
中秋节里吃月饼
过不去的坎儿
过不去的坎儿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月饼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一起来做月饼吧!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