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根铸魂 矢志创新 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2023-10-24 16:22吴运秋
军工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党员工作

吴运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在新时代转型升级发展的浪潮中, 201 所党委始终坚持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实践中以“铸魂”“强基”“深融”为三个着力点,让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自力更生、创新驱动的自强之路。

举旗铸魂 在锚定方向上走在前

把牢政治方向。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201 所党委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坚定走好第一方阵,主动对标对表,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机制,201 所党委对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4 条标准, 制定落实各项举措,形成了“建立台账、月度报告、定期研究、督办落实”的工作闭环,真正让学习成果转化成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指明灯、金钥匙。

加强理论武装。以聚焦主责、坚守主业为立足点,谋战略、定举措、推任务,接续发布战略规划、产业行动纲要,推进区域产业布局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在中心组学习中,201 所党委坚持学思用贯通,开展“红色赋能”,请专家、对标杆、做研讨,将战略转化、科技创新等融入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创新驱动体系、产业拓展中锚定新航道。

凝心铸魂聚力。深刻认识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围绕战略规划,制定思想文化准则和文化宣传片。通过“党课联动”“文化地标”等方式,让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航天精神、企业文化理念传播落地。“攻坚克难”“奋斗正当时”“榜样”等系列宣传让“诚信、创新、协同、奉献”的文化内核深入人心,让奋进力量成为201 人的动力源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通过选派青年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长、党群联建“加强四个建设”、投入扶贫资金并落实帮扶项目5 个、组织全所职工捐赠书籍、文具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积极履行航天企业责任,2007 年援建航天系统第一所希望小学,16 年来以不同的方式每年向小学生们送去关爱,从赠送文体用品到组织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宣讲的形式向孩子们传递航天文化和科普知识。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201 所的试验检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元器件年检测能力翻番……所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不断彰显, 企业党建工作成果在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中得到最直接的检验。

固本强基 在赋能添力上走在前

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基层建设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1 所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研究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同高效运转。下发党建工作责任书,季度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让党建工作责任制成为企业发展的带动力。逐年细化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引导支部建设从“做没做”向“好不好”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支点和基石, 赋能添力作用显著。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所党委下发《党支部工作宝典》《党支部书记党建能力提升知识地图》《支委会议事规范》和支委委员工作清单,责任明确、任务清晰,让基层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指导更标准、更规范。“一支部一堂课、一党员一故事”“党史学习教育长廊” “五维学习法”等品牌活动,“红色补给站”“微课堂”等党支部委员履职能力“靶向”培训,让党建工作不断做实、做细、做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人才资源是事业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围绕“高精尖缺”,持续巩固强化高校引才阵地, 实施“校企合作计划”,促进科研项目合作、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引进;参加联合培养研究生、暑期实践交流等系列活动,树立优秀雇主品牌,抢占第一资源制高点。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应届毕业生实践基地,打造航天特色实习实践基地,形成稳定高校客户群。同时,深入实施“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激发各类人才潜能” 战略措施,持续加强员工成长通道体系建设,一系列以核心骨干领衔攻坚的项目突击队、创新工作站、劳模工作室成立,不断突破取得国内、国际首创性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不断增强。

创新深融 在优势转化上走在前

201 所党委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持续推动党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上走在前。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在激发党员活力、凸显先锋本色、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管理,让思想政治保障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任务中去;开展“七个一”活动,通过践诺和提供金点子,让党员活动成效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上。开展“紅色堡垒”支部共建联建活动百余次,联合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产业寻源,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形成“组织联建、发展联促、人才联育、资源联享”的“四联”新局面。围绕主题教育以主题党日为抓手,构建起“主题党日+”活动机制,“主题党日+红色情景剧”“主题党日+ 谱写我的岗位篇章”“主题党日+ 市场开拓”等特色活动,通过在“+”上做文章,激发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搭建起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融合的新平台。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团员一面战鼓。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磨练先锋,一批党员示范岗和党团员突击队在疫情防控、任务攻坚中冲锋在前,彰显担当。疫情防控中,“礁石党员突击队”开启封闭驻场模式,队员小赵在公共交通停运的情况下,蹬车15 公里前往驻场地点,确保任务按时交付;集智攻关时,“精芯党员突击队”攻克难点、解决痛点,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推进了生产智能化进程;改革创新下,“尖锋青年突击队”锁定重点任务,在关键技术攻关中滚石上山,勇闯难关……72 支党员青年突击队将党建力量嵌入进项目、带进任务, 锻造出了一支听指挥、冲得上、打得赢的先锋队伍。两级党团组织形成了一股围绕中心、服务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的强大合力,走上了一条党建力量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同频共振的开拓进取之路。

党建带工建,凝聚奋进力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劳模讲堂、主题征文等形式唱响劳动赞歌,用劳模身上的干劲、闯劲、钻劲激励职工。聚焦主责主业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任务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深化岗位练兵,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开展群众性双创活动,以“创客银行”“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打造优势项目,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形成有竞争力的成果。

(作者: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党员之家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