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度融合推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发展

2023-10-25 04:13骆玖玲
新闻传播 2023年16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民众受众

骆玖玲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哈尔滨 150090)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传播模式、传播理念等方面都对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可以看出,新媒体依靠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尖端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海量新闻内容迅速整合与传播的局面,使民众接受新闻的时效性大幅增高,这均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融媒时代进行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高速发展已然改变了当下媒体行业的整体生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极为严谨的工作,通过对新闻内容的整理加工,将新闻事件客观地传递给公众,让公众真实地了解社会动向,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而随着新媒体的盛行,各类新闻的报道不再只通过官方媒体进行传播,随着传播便捷性的大幅提升,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新闻话语权正在被不断弱化。所以广播电视媒体若想在当前时代下仍保持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整合自身优势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加速对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使工作内容更加契合时代发展步伐,才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特点

(一)新闻内容传播速度大幅提升

可以看出,如广播电视媒体在内的一众传统媒体,在以往开展工作时,实际上受到的限制非常多,譬如地域限制,除央视等国家性质的媒体外,其余地方媒体很难做到跨区域报道,因此播报的新闻内容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同时,整体工作流程冗长,要经过采访、撰写、编辑、剪辑、录制等多个工作流程才能产生完整的新闻内容,太多的流程导致新闻的时效性受到严重影响。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局限均被打破,新闻传播的限制正在不断降低,广播电视台获取新闻、编辑新闻、传播新闻的速度在增快,民众接受新闻、浏览新闻、讨论新闻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可以看出,民众在接收到各类信息后,可以第一时间将自己的看法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上传,与天南海北的民众形成互动讨论。新闻传播与信息接受互动的直观表现,两者效率的同步提升,缔造了更大的新闻互动空间,此种新闻传播方法,正是当下时代传媒行业发展的首要特征。

(二)新闻传播方式以及民众接受方式深度变革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民众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增快,生活工作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看出,当下民众在接受各类新闻信息时,有了更高的选择权,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渠道、接收的内容,而不再是被动接收内容。其次,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民众既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亦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接收与传播的速度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后,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已然不再只是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排版出品,而是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因为民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多,工作人员只有确定自己编辑的内容能够在万千新闻信息中对民众产生吸引力,才能获得稳定的受众。故此,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核已然在向多维度挖掘新闻价值、深层次加工新闻内容进行转变。

三、深度融合下推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以广播电视媒体为首的传统媒体,在传播各类新闻时运用的方法,与当下新媒体的传播方法截然不同。依照目前实际发展环境可以看出,尽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会采用多元化方式完成新闻的采集与编辑,但是最终的传播方式明显不同,而因为传播方式的不同,最终新闻内容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存在明显不同。而确保新闻产生价值的必然措施,就是确保新闻能够与民众产生共鸣,要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因为民众浏览新闻内容,实质上就是一种观看世界、观察社会的方式,多元的新闻能够加强民众对世界以及社会的了解,从而使精神层面得到丰富。但广播电视媒体以往却只注重新闻本身的传播,并没有对新闻形式的丰富性有过多的重视,故此影响力始终有限。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与新媒的深度融合,必然能够为广播电视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新闻编辑作为广播电视传播新闻的重要工作,必须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确保自身创造的内容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要集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使自身工作方式得到革新,工作质量得到提升,继而推动广播电视媒体长远发展[1]。

四、深度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呈现出的问题

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时,往往都需要编辑内容与广播电视新闻形象保持一致,即具备严肃性、深刻性、及时性、多样性。但按照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人员获取的新闻内容与上述基本诉求存在明显出入。首先,工作人员编辑的新闻内容存在极为明显的滞后性。例如,当社会事件发生时,编辑人员并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与事件相关的新闻内容,所以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开展新闻编辑等工作。而在当前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一旦广播电视媒体不能第一时间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势必会导致受众通过其他更具实效性的渠道获取具体新闻内容。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内容的挖掘十分有限,存在新闻与事件本身背离的可能,因此也不具备严肃性与深刻性。产生该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获得新闻内容的方法非常有限,仅能通过采访的形式获得相应信息,而单一渠道获取的新闻内容势必会存在单一问题,故而导致新闻内容无法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因为单一的方式就意味着新闻的内容不可能得到深层的挖掘,所以报道的内容只会停在表面,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新闻丧失了本有的社会价值。

五、深度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内容

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体在当前时代谋取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创新,尽管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受制于长期形成的固定形式,但仍然需要坚定地借助融媒体的优势进行创新。首先,要利用新媒体优势对新媒体编辑工作手段进行创新,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确保真实性的原则基础之上,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挖掘与自身受众最为契合的新闻内容,继而确保产生的内容可以收获足够的受众,之后通过受众观看新闻内容后产生的实际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不断优化新闻内容本身,使新闻在提升固定受众黏合度的同时,在编辑方式及传播能力上吸引更多新增的受众群体。其次,在开展新闻编辑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明确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工作重点,譬如要明确当前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具体传播渠道,要坚持向多元化方向进行发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加入更多时代元素[2]。如碎片化元素,这是当前信息高速流通下的产物,生活节奏的加快,民众并不情愿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新闻阅读,而是追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楚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广播电视新闻也应该向这一方面进行转变,对新闻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以短小精悍的新闻内容迎合当下民众的新闻阅读心理。在便捷新闻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地运用干练的语言描述新闻事件,不能因语句的干练,使新闻产生歧义。因为广播电视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无法把控新闻的真实性,当形成不良舆论导向后,极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无论是工作方式的创新,还是对新闻内容的精简创新,都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肆意加工。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明确,即使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真实性依然是确保自身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保证真实、保证质量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前提条件。要明确不能因为创新而背离广播电视新闻一贯正确的价值导向,创新是为了提升自身传播新闻的价值,以更高的质量打造自身特色内容,并通过多元化形式,向更多的群体进行传播,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继而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长远发展。

(二)积极转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理念

在当下融媒体时代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身份不仅只是新闻的编撰者,而更应该是新闻内容的服务者,所以工作人员应该要积极地转化自身工作理念。首先,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在编辑新闻内容时,要积极地进行换位思考,要从受众角度考量新闻内容,因为受众群体作为新闻内容的服务主体,自身提供的服务就必须要满足服务主体的实际需求,继而使自身编辑的新闻内容与实际需求更加契合[3]。其次,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公众意见箱等渠道积极接受群众意见,如即使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民众浏览新闻后产生的实际数据,也可发起网络意见调查活动了解受众的真实需求,积极采纳其中的合理意见,将受众的海量意见转化为生产力,继而使传播内容与受众群体产生更大的黏性。最后,要拓宽新闻传播的渠道,在多渠道建立自身传播新闻的阵地,以此来满足民众日益多元化的新闻接受方式,确保自身制作的新闻内容,可以让民众从各个渠道进行获悉。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价值

首先,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知悉,自身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向民众及时地提供各类新闻信息,是整个社会的服务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价值,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范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明确,在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媒体的角色,而不仅只是用新媒体技术修改现行工作中的不足,要通过全方位渗透的方式,使新媒体的功用价值尽数体现[4]。其次,在传播新闻时,广播电视新闻要认真核查特殊新闻事件,要敏锐地判断该类事件传播后的舆论走向。编辑这类新闻时,要通过多渠道判定新闻消息真实性,因为新媒体的高传播性,会使新闻编辑人员接受信息的速度也直线上升,一方面编辑人员可以从多渠道探寻信息真伪,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民众对该信息的态度,最终结合种种原因,正确地对该类信息进行加工传播。编辑人员通过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并切实发挥自身特长的方式,能够使新闻内容更加贴合民众,真正提升自己对民众的服务水平。

(四)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提升新闻内容检索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寻求破局的必要方式,就是深化对各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体技术中的标志性技术,一定要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使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在新闻内容传播速度不断提升的同时,确保各类新闻内容的编撰速度同步提升,才能使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应有保障[5]。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将海量信息全部纳入综合数据库,之后采用模糊检索、精确检索的方式,可以迅速地获得相关信息内容,而不再是在互联网中大海捞针。新闻内容的搜集,是当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相关人员要意识到只有更快地捕捉热点信息并将其生产为新闻,才能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价值不断上升。而大数据技术的收集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始终保持工作时效性的必备技术。

(五)加强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力度

回归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本身,该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在确定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将其生成为可以进行传播的新闻。在这一系列流程中,编辑人员作为编辑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自身的综合水平将决定工作的实际效果,所以必须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备出众的融媒体素养[6]。要对现有编辑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帮助其掌握时下最先进的编辑技术、编辑理念,完成传统工作理念到融媒体工作理念的转化。其次,要加强融媒体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提升薪酬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融媒体人才参与新闻编辑工作,使新闻编辑工作的实效性获得持续进步。以内部培训提升、外部持续引进的方式,打造高素质融媒体编辑团队,为广播电视媒体编辑工作的创新提供持续助力。

结语

综上,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若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利用各类新兴技术的优势,要以新媒体的各项先进技术为基础,辅以传统媒体的一贯特长,加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发展的步调。因此,相关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清楚融媒体时代特征,了解自身新闻编辑工作的实际现状,剖析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应用合理的、可行的措施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工作持续进步,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迸发更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民众受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