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探究

2023-10-25 04:13王庆霞
新闻传播 2023年16期
关键词:记者团校园文化师生

王庆霞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南昌 330038)

开展党的基层思想宣传工作,高校思想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全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和宣传方向,高校宣传少不了专业性强且高素质的大学生记者队伍的支持。伴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大学生记者团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了出来,其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极高的效果,比如对校园文化加以创新、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等,占据的地位极高。通常是基于采访的基础上实施各项工作。本文依照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记者团建设现状,提出了大学生记者团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对于大学生记者团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

现阶段,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记者团建设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属于创建大学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在目前发展阶段中,对于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需要构建专业性强并且经验丰富的学生记者团队,使该项队伍和宣传部门加强合作以及沟通力度,从而对校园内的各项文化加以宣传,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加深各项宣传知识点的掌握,不过通过分析得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期间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学生记者团是校级学生社团组织面向全校招聘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记者,但是大学生记者团招募的新生记者尚未和新闻宣传工作有着直接的接触,对新闻写作和撰稿极为陌生,基本功不稳固,大学生记者适应新生活和新环境以及调整个人心态的过程中节奏比较缓慢,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新闻专业培训以及指导,从新闻采集、校园文化宣传和学生学习生活宣传报道等多方面来看,大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影响。由于这些宣传工作技术性较强,记者们积极性不高,而导致大学生记者整体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专门的实践训练,大学生记者接受到采访任务以后,通常由于对采访者了解不全面而导致采访期间发生一系列信息错位的问题,无法整理稿件。再加上无法全面加深实践训练和理论训练两方面的实际结合程度,导致问题普遍存在,矛盾重重。与此同时,因为大学生记者本身的写作能力不高,所以不利于构建专业性的记者团队。

(二)相关的体系不健全

对于大学生记者团来讲,主要是经过党委部门的有效指导,在全面指导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校园文化,此项组织的组成结构为大学生,要求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新闻创作能力和摄影水平,这样的话,可以对校园文化全面宣传。结合大学生记者团组织架构来看,包含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多,整体上而言能力不高,高年级学生数量处于非常少的现象,能力却是特别高的,基于此,可以对高年级优秀学生记者加以培养,加深学生对多项工作要点的掌握程度,而低年级学生记者技能较低,缺少丰富的经验,难以积极应对和解决复杂化的工作,整体上来讲,相关体系不完善。

二、高校记者团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工作的作用

(一)高校记者团是高校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的一项补充

党委宣传部是各高校主管宣传工作的综合性职能部门,新媒体出现以后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介的封闭性,宣传渠道拓展,依靠微信公众号、官网、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高校宣传工作日益繁琐,这就需要创建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提升宣传工作质量,高校记者团是高校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的一项基本补充,首先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速度非常快,使用新媒体的频率特别高,而且应用新媒体期间能够形成舆论合力,在语言使用期间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和应用能力更高,可以进一步提高宣传的亲和力。

(二)高校记者团是高校宣传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载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职责,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群众工作。当前阶段,需要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当成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的重点,树立群众理念,拓展服务渠道,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中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高校宣传工作必须依照实际情况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拓展宣传渠道,把握师生思想脉搏,多关心师生身边的案例,反映师生自身感受,使高校宣传工作和师生实际情况相一致,体现出号召力。新媒体背景下师生参与高校事物的途径增加,言论更加自由,信息传播极为方便和快捷,高校记者团来源于学生,为师生提供良好服务,利用实地采访等方式深入师生中,成为高校和师生之间的传播渠道,是高校宣传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的完善策略

加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以及建设校园文化期间,大学生记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优秀大学生记者期间必须遵循育人为主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身的能动力,提升工作水平,使大学生本身树立良好的价值和责任理念,培养政治素养。基于新时代发展现状中实施高校媒体宣传作业期间,需要全面融合新的思想,掌握新的知识点,其中有关于大学生记者团建设的策略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制定健全的选拔制度,提升团队责任理念

通过相关探究表明,专业性强并且经验丰富的大学生记者队伍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对其规范性的选拔能够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一定的推动力,并且大学生记者水平和掌握的知识点也和新闻稿件质量联系密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园文化宣传报道工作的具体开展现象。当前阶段,创建大学生记者团期间对学生自身技能和水平提出了特别高的需求,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生记者团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帮助其树立较强的新闻理念。其次,有着非常高的写作实力,培养文化涵养,在认真负责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宣传作业,构建稳定的新闻局面,从根本上呈现出新闻本身的价值,在培养大学生记者团过程中,还务必注重大学生记者自主能动性的激发,适当地鼓励大学生,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工作环节中,强化团队责任意识,在落实奖惩体系的基础上设置有关奖项,以编辑的稿件质量和策划情况为主,成立校园新闻奖项,以此激发大学生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面参与到工作中,加深各项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提高凝聚力。

(二)实施开展校媒联盟,进一步提高新闻素养

所谓校媒联盟,其实主要是指借助规范性新媒体平台对各项资源加以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基本载体,其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高的,可以全面整合校园中包含的诸多资源,强化宣传力度,拓展和延伸整合途径,构建良好的宣传局面,发挥出新媒体本身的传播效果以及影响实力,以此促使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宣扬正能量,加深各项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程度,构建专业性部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实施培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宣传人员自身能力,确保信息的完善性和质量,强化各媒体间的交流,使其有着良好的逻辑性,与此同时,明确大学生记者的职责,提升综合能力,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培养大学生记者团

大学生记者团的人员组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问题的基本来源是学生升级和学习压力兴趣转移等不确定性因素,学生在学校中占据主体地位,而高校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怎样培养人属于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办学方向的核心问题,第一,鼓励积极热情且能力高的大学生参与竞选创建师徒制度,由老人带领新人,为大学生记者创建充足的发展空间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二,从学生视角报道的方式和实际生活相贴近,以同龄人的平行视角加以解读,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最佳阅读效果。第三,开设校外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记者深入电视台进行实习,和社会媒介创建合作体系,鼓励大学生记者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实践操作。

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其中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是高校新闻传媒的主力军,创建高效、经验丰富且水平高的大学生记者团队,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记者团校园文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新媒体背景下的红领巾记者团实践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记者团的困境和转型发展对策
融媒环境下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初探——以《百姓记者团》为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