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精准煮散饮片质量均一性分析

2023-10-25 12:1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膏率饮片粒度

毕 武 孙 辉 任 强

1.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1;2.济宁医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1]。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活血、补血、促进造血、抗肿瘤等功用[2-7];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当归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8],其中阿魏酸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作为定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

中药饮片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多以汤剂在临床使用,因此中药饮片质量均一性在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中药饮片由于其来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和稳定性。为克服中药饮片这种应用形式的不足,近年来有专家提出“中药精准煮散饮片”的概念[9]。中药煮散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在唐宋盛行,是将中药粉碎成一定粒度与水共煎,去渣取汁制成的中药液体制剂。中药煮散注重“药力尽出”,但由于煮散需将药材粉碎,导致药材鉴别困难,到明清时期逐步被便于鉴别和流通的饮片所取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不足有望改进,中药煮散被再度提出。中药精准煮散饮片是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工艺将中药饮片的形状规格微小化、均匀化处理,使饮片批量规模稳定化,批内质量均一化,同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自动化调剂[10]。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对制何首乌、鸡血藤、三七、枳壳、肉桂等药材进行了精准煮散饮片的研究[10-14],近期也有人对当归精准煮散饮片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15],本研究重点对当归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均一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当归精准煮散饮片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Shimadzu Corporation);Diamonsil(200 mm×4.6 mm, 5.0 μm)色谱柱;水浴锅DZKW-D-2(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准确至千分之一,Shimadzu Corporation);溶剂过滤器(天津津腾公司);医用离心机TGL-185(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材料 阿魏酸(纯度98%,批号:20140928,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冰醋酸为色谱纯(Fisher),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研究样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具体编号、产地及规格详见表1。当归原饮片形态如图1所示,当归精准煮散饮片如图2所示。

A:DG-1;B:DG-2;C:DG-3

A:40目;B:24目;C:5目

表1 当归药材的来源信息

2 方法

2.1 煮散饮片与原饮片出膏率比较 取同一批次当归原饮片(批号:180626016),粉碎,过筛,得到5~10目(2~4 mm),10~24目(0.8~2 mm)和24~65目(0.25~0.8 mm)等不同粒度的煮散饮片。称取原饮片及不同粒度煮散饮片各100 g,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煮沸30 min,滤得煎煮液,剩下的残渣加6倍量水煎煮30 min。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成100 mL溶液,得到1.0 g/mL药液。精密吸取各供试液2 mL于蒸发皿中,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出膏率。

2.2 煮散饮片与原饮片指标成分含量比较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阿魏酸对照品,加70%甲醇制成对照品储备溶液,然后依次稀释成每1 mL含5 μg、10 μg、50 μg、100 μg、250 μg、500 μg的系列对照品溶液,备用。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不同批次的市售原饮片(S1~S3)各100 g,3批当归原饮片(S1~S3)等比例混合成400 g,粉碎过筛,取10~65目当归煮散饮片300 g,于纸上均匀摊平,平均分为9份,任意选取3份(S4~S6),各称量100 g,6份样品按前述方法分别煎煮浓缩为1.0 g/mL药液。精密量取,浓缩液2 mL置20 mL量瓶中,加70%甲醇至刻度,摇匀,取适量试液离心,取上清液,即得供试液。

2.2.3 色谱条件 Diamonsil C18(2)(200 mm×4.6 mm,5.0 μm)色谱柱,以乙腈(B)-0.1%冰醋酸水(A)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0~18 min 19% B;18~30 min 19%~90% B;30~32 min 90%~19% B;32~40 min 19% B;检测波长为316 nm,按阿魏酸峰计算理论板数应不低于5000。

2.2.4 线性关系考察 将配制好的系列对照品溶液按照“2.2.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对照品的峰面积(Y)对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回归方程,考察阿魏酸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的线性关系。

2.3 煮散饮片与原饮片指标成分一致性比较 按 2.2 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准确吸取各供试品溶液注入HPLC记录色谱峰信息。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对市售原饮片处理前后指纹图谱相似度进行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粒度煮散饮片出膏率考察 出膏率考察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与原饮片(出膏率5.27%)相比,不同粒径的煮散饮片出膏率随着粒径的减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出膏率分别为5.17%、5.69%、6.31%。由于煮散饮片粒径不同出膏率不同,其中10~24目和24~65目出膏率相对较高,所以在后续实验中采用10~65目的煮散饮片。此外,实验显示,煮散饮片粒度越大,饮片的澄清度越高,所有饮片都没有出现糊化。

表2 当归原饮片与精准煮散饮片出膏率

3.2 色谱条件考察 将准备好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2.2.3”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对照品及提取液色谱图如图3所示,发现该色谱条件下阿魏酸分离度良好。以对照品的峰面积(Y)对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回归方程为:Y=13 176X-78 286(R2=0.9998),表明阿魏酸在1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3 煮散饮片与原饮片指标成分含量的均一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形式饮片中指标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不同批次精准煮散饮片提取液与当归原饮片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具体见表3和表4。结果表明,混合煮散前,各批次当归饮片药材中指标成分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32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4.82%,批间差异较大;但将其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阿魏酸成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平均值为0.38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下降为2.63%,说明煮散后质量均一性有所改善。

表4 阿魏酸在当归精准煮散饮片提取液中的含量测定

3.4 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的指纹图谱均一性 由于饮片制成的汤剂成分较为复杂,因此采用了中药整体质量控制常用的指纹图谱法对煮散饮片和原饮片进行比较,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见表5。结果显示:应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当归煮散饮片和原饮片样品的色谱峰可以很好地匹配,相似度结果显示:煮散饮片(S4~S6)的相似度均>0.997,指纹图谱匹配更好。说明了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的原饮片在提取出的成分属性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法可用来鉴别当归煮散饮片的真伪情况。以精准煮散饮片水煎液中阿魏酸的平均峰面积为基准,计算精准煮散饮片和市售饮片水煎液主要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6。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饮片无显著差异。

图4 当归原饮片(S1-S3)及精准煮散饮片(S4-S6)图谱

表5 当归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水煎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表6 当归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水煎液中 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

4 讨论

为实现饮片的标准化和均匀化,精准煮散饮片首先需要将饮片粉碎混匀,饮片粉碎粒度与饮片的出膏率等指标密切相关,因此粉碎粒度是一个关键指标。为了考察当归精准煮散的效果,本实验比较了不同粒度的当归煮散饮片与原饮片出膏率差异,当归煮散饮片的出膏率与药材粉碎的粒径密切相关,粒径减小出膏率明显增加,据此获得了合适的粉碎粒度,为下一步实验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当归精准煮散饮片与原饮片质量的一致性,进一步采用HPLC法对其指标成分阿魏酸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法对饮片水煎煮后的总体成分相似度及其共有峰面积进行了综合比较。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煮散后指标性成分阿魏酸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不显著,可能与药材中阿魏酸含量情况有关,因此煮散饮片原药材的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也很重要;指纹图谱评价结果显示,当归煮散饮片与其原饮片色谱峰数量基本一致,说明其提取物在种类上无显著变化,但煮散饮片主要共有峰的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的来说,煮散饮片可以较好地保持原饮片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阿魏酸虽为《中国药典》2020版当归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但专属性不足,用于评价当归煮散饮片的质量还有待商榷。此外,精准煮散饮片适合于根和茎类药材、纤维含量较高且市场上饮片规格较多的饮片。一般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因粉碎过程中会导致挥发性成分损失,且药材粉碎后表面积增大增加挥发性成分挥发的速度,制成精准煮散饮片需要重点关注。当归质量标准中,挥发油总量也是其重要的控制指标,在考察当归精准煮散饮片时需要考虑对该类成分的评价,本研究考虑到粉碎和煎煮过程损失较大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所以未考虑挥发性成分,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由于煮散饮片经过粉碎后会出现性状鉴定困难等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借助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在保证当归煮散饮片原料真实性的基础上,实现煮散饮片质量的有效性和均一性。俱蓉等[15]虽然考察了当归主要挥发性成分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但未能考察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以综合评价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归煮散饮片与原饮片质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当归煮散饮片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由于煮散饮片可实现不同批次原料的均一性,因此,当归煮散饮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随着DNA条形码鉴别技术、代谢组学技术和指纹图谱技术等可克服煮散形态鉴别困难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煮散饮片应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现阶段,在众多新型饮片中,精准煮散饮片因其更高的质量均一性将成为普通饮片向“精准化”转型和升级的重药饮片形式之一,也是中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
膏率饮片粒度
四物汤不同制备工艺出膏率比较研究※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芜菁膏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矩阵的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方法
女贞子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基于粒度矩阵的程度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
通关藤提取工艺的优化
22省市柏子仁饮片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