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提高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2023-10-26 01:17宋玉娟栾川县统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7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乡镇

宋玉娟 栾川县统计局

前言

乡镇在发展过程中,为有效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凸显发展优势,扩大发展空间,需要借助各类统计数据,掌握特定时间周期内,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全面准确掌握有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以确保乡镇各项工业建设、管理等活动高质量开展。

一、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明确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助于工作人员摆脱错误思路的影响,消除认知盲区,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减少数据偏差,保证数据精度。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就业、保障税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系统性掌握工业发展情况,统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工业统计,旨在通过数据资料的获取、整理、分析,判定工业发展宏观发展与微观经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决策制定与执行奠定坚实基础。为更加系统地发挥出工业统计数据的作用,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统计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排除干扰因素影响。具体来看,通过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合理管控,可以准确发现工业产业以及工业部门发展情况,制定相应发展举措,提升乡镇服务能力。例如,以工业统计数据作为参考,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形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通过获取工业生产任务数据、销售数据等相关信息,对经营活动作出合理评价,掌握工业企业经营以及运行情况,针对统计过程中获取的异常数据,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梳理异常数据出现的主要诱因。立足工作职能,出台相应政策,调整工业管理服务格局,帮助工业企业健康发展,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基于这种目标定位,工作人员在统计周期内,要采取纵横对比的方式,明确统计误差,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数据统计精准度。工业统计则能够为这些工程的具体开展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工业统计上报的有关数据和信息,能够准确掌握区域内工业工程存在的损坏、报废等具体现状,了解工业统计上报期限内的工业设施的数量、发挥作用效益等现实,为下一步工业设施的新建、改建以及重建、扩建等相关措施的具体制定提供有力的统计工作支持。

二、乡镇工业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

乡镇工业数据统计环节,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暴露出数据统计效率较低、统计准确度不高、数据应用受限等问题。通过问题梳理,引导工作人员调整统计理念,完成经验反思,明确后续工作开展的方向。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很多工业管理部门对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都不够重视,简单地将工业统计等同于工业数据记录,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大多被边缘化、其功能作用被弱化。比如,乡镇一般没有专门的工业统计管理人员,大多数乡镇工业统计人员都是兼职的,而且兼职人员对工业统计的重要性认知也是比较浅显的,工作不认真、推诿扯皮,工业统计工作无法保持连续、系统。而乡镇领导对工业统计管理的忽视使得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应用的工业测量设备老化、设施陈旧,无法开展准确的工业数据采集工作,加上缺乏对工业统计管理的科学规划和计划,导致工业统计工作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

(二)乡镇工业统计工作质量不高

上文分析中提到,工业统计是工业建设、决策和管理等重要工作的主要参考和数据支撑,而工业统计则主要来源于乡镇工业统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可以说,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成果质量直接关系到地区工业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大部分的乡镇工业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即历史统计数据、全国工业普查工作数据以及乡镇工业统计人员的现场调查、统计数据,但因历史数据存在失真的问题,乡镇工业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匮乏等原因,影响了乡镇工业统计的整体质量,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地优化提升。

(三)乡镇工业统计管理的方法单一

目前的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仍然以常规的报表管理为主,工作流程主要是上级下发通知,乡镇单位通知工业设施所在的村级进行统计、汇总,不仅时效无法保证,而且村级汇报上来的数据真实性也有待分析。很多统计工作的方式,如抽样调查、现场勘察、重点筛查等方式在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中的应用并不多。另外,因工业统计是比较专业的工作,统计指标名称、项目是多样的,但有些统计人员对其中的涵义、解释等掌握不够,在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中出现了多头管理、重复统计等问题,统计数据整体比较“低级”,而且还影响了工业统计管理的整体效率。

三、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基本要求

统计部门在进行乡镇工业数据统计环节,为确保统计质量,规避工作盲区,消除认知误区,需要吸取过往经验,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范,按照客观、科学、统一、及时的思路,有序组织好、开展好、筹划好统计工作。

(一)乡镇工业统计的客观性要求

为最大程度地保证工业统计数据质量,降低统计数据误差,工作人员对于乡镇工业统计中涉及到的统计数据资料,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以公正客观的职业心态,参与到数据统计活动中。在数据获取、整理、分析环节,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摒除个人偏见,对统计数据进行客观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有效,完整反映出统计对象相关情况。

(二)乡镇工业统计的科学性要求

工业统计是对工业活动的直观反映,依托工业统计,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宏观、微观产业活动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监督管理等活动,确保工业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基于这种实际,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性要求,遵循统计学基本规律,合理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三)乡镇工业统计的统一性要求

乡镇在工业统计过程中,为保证数据质量,持续提升数据共享能力、乡镇工业统计数据应用能力。统计人员应当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遵循统一性要求,设定乡镇工业统计方案,借助标准的统一、方法的统一,持续强化数据质量,避免数据处理不当,影响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大大降低工业统计数据实用属性。

(四)乡镇工业统计的及时性要求

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统计人员要利用系列方法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工业统计任务,准确获取目标数据。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寻找及时性要求,借助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根据工业统计数据目标,调整统计方法,在保证数据质量前提下,压缩统计周期,提升统计效能。

四、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在提升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举措,通过技术要素、人力要素、制度要素综合参与,确保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一)持续转换乡镇工业统计思路

为持续增强功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统计思路,严格按照乡镇工业统计政策规范,制定统计方案,明确工作标准,从思想上、整体上,设定乡镇工业统计计划。具体来看,统计人员要思想上认识到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性,以思想转换为基础,推动后续工业数据统计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乡镇统计部门要调整工作重心,从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工作环境等方面出发,合理调配资源,大力支持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比如,改变兼职人员配置方式,为统计工作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岗位配备专职的、专业的统计人员,根据统计工作需要,配齐硬件设施设备等。定向完善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尤其是要通过严格的问责机制,杜绝乡镇工业统计的“数字腐败”,保证工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加强统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强化乡镇工业统计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依法统计、依规管理”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乡镇工业统计的主体责任,健全相关的追溯问责机制,促使各项工业统计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落实,在源头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对弄虚作假、伪造篡改等不当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有序推进乡镇工业统计数据采集工作

工业统计数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效能发挥,换句话说,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是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生命”,而工业统计管理数据的质量则与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重视乡镇工业统计数据采集工作,将过去的“粗放式”数据采集转为“精准式”数据采集方式。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乡镇工业统计调查工作创新。GPS、RS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计算机、测量仪等设施设备的应用能够在源头上保证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人员要依法依规做好统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工业统计数据采取“即报即审”的处理方式,对乡镇上报、采集的数据进行定期的审查和抽查,做好数据对比,对统计数据的逻辑性、匹配度等进行审核,保证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的科学、客观、真实。统计人员要积极更新工业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技术机制,依托技术举措,提升工业统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对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而且还能够保证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确保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在工业行业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方面的效用发挥。

(三)做好乡镇工业统计情况调查工作

结合以往经验,为消除数据误差,保证乡镇工业统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好统计情况调查工作是十分关键的。要从两个方面做好乡镇工业统计情况调查工作。对加强对乡镇工业部门、工业工程以及管理情况的情况调查,掌握情况后,在上报项目、类别以及相应的统计上报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将更加有针对性,从而也能够为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依据。要对乡镇工业统计数据应用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统计人员从实际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方法举措,摸清工业统计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现状,逐步将应用全流程质量管控、动态管理的理念将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调查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类型清晰、应用高效、共享便捷,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使用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多数情况下,统计人员将乡镇工业调查管理工作重点集中在数据调查过程管理与成果管理方面,这种工作调查方式导致统计人员忽视了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管控。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充分发挥乡镇工业统计调查数据的实用价值,统计人员应当按照统计管理的类别、项目等做好工业统计相关工作的调查分析工作,调整统计工作重点,审核、评估调查数据,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完整、系统、有效,夯实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四)提升乡镇工业统计队伍的整体素养

上文分析中提到的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多是因“人”引起的,比如统计方法单一、质量管控意识不强等,因此,提升乡镇工业统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业统计干部队伍,是解决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困境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引导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立足岗位职责,树立“工匠精神”,强化自身的能力、素养。加强对统计方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主动掌握新的统计管理设施设备、软件工具等,以强化自身统计工作能力、责任管理意识等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在乡镇工业统计管理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工业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注重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人员能力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立足于提升工业统计队伍整体能力,加强对统计新技术、新方法等的培训,强化对工业统计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的学习培训等。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可以根据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实际、人员具体情况等,通过座谈、讲座、专题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开展培训。另外,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宣传,提升乡镇工业统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多角度、全方位建设高品质的乡镇工业统计管理队伍。

五、结语

工业统计数据对于乡镇产业布局、管理服务有着深远影响。为进一步发挥工业统计的作用,实现乡镇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性、导向性、辅助性作用。文章从工作角度出发,立足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性,依托现有技术手段,整合制度要素、人力要素,调整工作模式,完善统计流程,实现统计效率与统计精度的全方位兼顾。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乡镇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