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风起正是扬帆时

2023-10-27 21:56马文良
中关村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关村民营企业企业家

马文良

2015年从部队转业的赵乐田,原本是专业技术八级的某研究院工程师,本应是许多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但他却选择了自主择业,创办公司。他说:“浩瀚太空,有我们测试过的精灵在翱翔;边疆海防,有我们试验过的利器在站岗。”2017年,服役了21个年头已经42岁的刘磊退役,创办了大连大兵救援服务有限公司,选择“退役不褪色”,继续为人民服务;2018年,郭志伟放弃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选择自主择业与土地打交道,一头扎进试验田,翻地锄草、改良土壤、嫁接砧木,实实在在当起了“新农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中,军创企业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企业由退役军人创立,带有浓厚的军旅色彩。他们身上有着创业者独特的气质,自信坚韧、勇往直前,极具冒险精神。他们是创新创业的弄潮儿,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锐意发展的生动缩影。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演变、疫情冲击、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强在总理记者会上坦言:“确实,去年有段时间,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

实际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驳斥“国家要弱化民营经济地位”等观点。伴随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无疑对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大胆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指导作用。《意见》的出台饱含着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民营企业家的真切关怀,是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和“大红包”。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这些是“民营经济31条”中的突出亮点,围绕这些方面部署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和提出的政策举措,必将为中国经济大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纵观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涓涓细流汇聚成雄浑江河。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100多家独角兽企业……伴随着技术、产业、金融、人才在这里聚合,使中关村由“电子一条街”扩展至“一区十六园”,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其创造科技创新奇迹的“发动机”。

“民营经济31条”的重磅发布,也引起中关村企业家们热议。不少民营企业家们认为这是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关切,将有助于民营企业的壮大与创新。汉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刘迎建认为,《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这对将技术与创新视为生命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备受鼓舞;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向东表示,东华软件将按照《意见》部署要求,继续坚守软件主业,聚焦数字前沿,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积极投身区域数字经济新赛道、新产业建设,为稳增长、促经济、扩就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意见》再次表明,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有了这样的肯定,民营经济就有无穷的勇气和动力,持续奋进,一往无前……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这对中关村而言更是重要的机遇。“民营经济31条”的重磅出炉,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无穷活力。放眼未来,中关村民营企业的活力将得到更好激发,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将肩负起更大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中关村民营企业企业家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