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2023-10-28 08:54吴媛媛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时事电视新闻内容

吴媛媛

随着融媒体成为主流,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发展遇见更宽广的天地,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融媒体的发展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需要关注网络客户的浏览需求,提高新闻的文案编辑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网络用户实现新闻互动,从而帮助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本文在探讨电视新闻编辑能力提升策略分析上,从弊端分析、策略分析入手,认为电视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需要考量大数据信息技术、观众、岗位职责、新闻编辑程序把控。

传统的新闻编辑主要包括事件资料的收集和新闻文案的编辑,而在融媒体的时代下,除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新闻编辑要与网络新媒体进行融合,需要更多地考虑互联网用户的浏览偏好,提升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和互动性,然而当前的电视新闻编辑仍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分析研究了电视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策略,以助电视新闻行业长远发展。

新闻内容较为枯燥,用户缺乏浏览兴趣

由于过去的信息传播渠道较少,传播速度较慢,人们缺乏获取信息的来源,电视新闻在行业中独占鳌头,无需重视用户的新闻浏览体验。然而,在融媒体发展迅速的新时代,各类新兴媒体涌现,用户有了更多接收新闻信息的来源,各类APP和网址都可以浏览新闻,电视新闻的客户黏性急剧降低。然而,许多电视频道仍然没有认识到问题,仅仅将网络频道的新闻照搬照抄,并在电视荧屏上展现。这样的新闻内容不仅枯燥、缺乏新意,用户对电视台的好感度也会降低。同时,电视新闻对融媒体的认知较少,仍然将新闻当作单方面向用户输出的信息内容,这十分不利于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许多新闻内容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浏览新闻的用户不能很好地从发布的新闻中了解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时,新闻播放的画面较为单一,缺乏美感,文词造句缺乏与当下网络新环境的结合,陈词老套,缺乏新意,只会让观众感到无聊枯燥,进一步减少电视新闻的观众量。

传播模式老套,不接地气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信息产品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电子设备与无线网络即可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实时信息。如今的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且随着时代的信息碎片化现象加剧,许多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和短视频软件等都将新闻内容和形式进行压缩和改进,只有更简短、更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才会被人们广为传播。而电视新闻仍然依照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贯彻单向输出的传播思维,认为只要向群众进行时事报道即可,播放内容不加以修饰和包装,只有单调冷淡的新闻解说,缺乏生活气息和贴近大众的画面,很难让受众为单调的信息展现形式买单。

传播时效差,缺乏即时性输出

新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新”这个字眼上,只有时效性强的报道才能发挥出新闻的作用,让老百姓对国家大事和热点时事进行即时的了解,从而对时代的更新变化作出实时的反馈。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获取的来源十分广泛,传播速度十分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手机来了解时事新闻,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方式,加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加上各个新闻媒体为了吸人眼球、赚取流量,以求在新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往往会将第一线时事报道推送至用户流量最多的网络平台上。而电视新闻则普遍根据网络上已有的报道的基础上去拍摄场景,传播节奏总是比网络新闻慢一拍。电视台仍然沉浸在过去不与时俱进,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掘新闻播报的长处。电视台对国家大事不知道如何进行民生解读,对热点时事不能进行提炼和举一反三的讲解说明,电视台与本地城市的市井生活缺乏贴近式的展现,如果电视台不在新闻的报道机制、内容编辑、方式创新和传播节奏上进行彻底改革,一味地维持现状,那么未来电視新闻走向衰败的结果是必然的。

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提升新闻资源的整合能力

传统的电视新闻主要是对网络上已有的信息报道进行收集整理并再报道,这说明电视新闻的报道流程缺乏系统性。电视新闻应该建立一套包括时事数据收集、整理、制作、报道的完整的工作体系。在融媒体环境下,提升电视新闻编辑能力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即在时事信息数据的收集层面下足功夫。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对网络媒体数据进行实时搜集,把握时事动向,有益于电视新闻传播人员掌控媒体新闻信息大局,并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此外,电视台需要注重培养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对新闻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提高新闻工作人员对时事热点发掘的敏锐度,从而使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在信息整理的层面上,可以对已采集到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解构再造,将相关的时事热点进行分类和整合,使得电视新闻在已有的时事热点的事实基础上增添电视台自身加工处理的价值,达到帮助民众对新闻产生更深的理解,从而提升电视台新闻存在的价值和公信力。

例如,电视台可以招募复合型电视新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编辑能力和一定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帮助电视新闻在信息技术层面进行更好的发展。此外,电视台可以对本台的新闻编辑和传播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学习Python语言,新闻工作人员可以对网络的信息大数据进行收集和利用,从大数据中分析和预测时事新闻的走向、群众的舆论导向,也可以对类似或属性相关的热点新闻进行分类和整合操作。此外,电视台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新闻传播团队,以电视报道的新闻为基点,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多个媒体渠道进行时事的播报,使人民群众更便捷地获取电视新闻,提高用户黏性。此外,新闻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目标群体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受众应用广泛的媒体形式、对接受的信息内容和方式进行分类传播,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定向发放不同群体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从而提高群众对看电视新闻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电视新闻的公众影响力的时效性。

抓住群众胃口,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

电视新闻的本职工作包括对实时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报道等内容,在确保电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之上,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以达到扩大新闻受众群体、提高电视新闻传播能力和公众影响力的效果。群众对信息的包容度越来越强,对内容的挑剔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因此,在融媒体的时代之下,电视新闻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推陈出新,将新闻传播栏目做好做精,以适应融媒体环境带来的新闻市场的竞争变化。同时,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每日世界产出的信息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虚假、伪造的新闻。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不能对信息来者不拒,在进行新闻信息的收集之后,要对收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事实求证,剔除无价值和虚假的信息,将真实而有价值的实时新闻传播给受众。同时,在新闻编辑的方面,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一部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初步编辑,其中可能包含一些与事实无关的内容,另一部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在接收初稿之后,需要对新闻文案进行审核和筛选,将虚假夸大的内容进行删减,以达到电视新闻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此外,增强电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带来的民众公信力作用,深度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内容,作出内容丰富、个性明显的新闻报道。最后,培养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思维,提升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冲破传统电视新闻播报机制和角度带来的局限,从各种领域的新闻视角对播报的新闻内容进行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同时可以在形式上进行优化,以提升群众对电视新闻浏览的兴趣。

引导岗位职责价值,提高员工的自我政治觉悟

电视台作为播报国家时事的平台,政治方向必须紧紧跟随党中央,在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始终保持红色底蕴,掌握最真实的时政信息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高品质的国家时事传播给人民群众,从而达到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人民群众情绪的正向积极作用。另外,电视台需要注重体现本地文化在新闻播报中的地位,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传播特色文化,从而加大当地新闻的公信力和地方文化的传播知名度。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在自身政治觉悟正确的前提下,发掘当地的特色和热点时事,将地方文化融入新闻栏目当中,人们所收到的不再是单调的新闻事实,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新闻民生化大大提高。

例如,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内容采集的工作之时,尽量收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画面内容,并对画面中的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在进行拍摄取材的工作之时,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观察细微之处,以小见大,通过拍摄细节的方式来凸显当时情况的变化,同时,应该尽量参与到活动之中,体悟当事人的情绪变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与事相结合,观众才能感受到事件真实的情况,从而引发同理心;在进行报道时,新闻工作人员应对新闻事实情况进行时间、事件发生的具体报道,并在其中加上个人的感官感受,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情绪价值的传导。在新闻工作的每个流程,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都环环相扣,新闻工作者对社会时事和人民群众进行深层的交流和感悟的过程中,从实际中领悟职责价值,提升新闻工作者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把控新闻编辑程序,严把新闻质量、时效

新闻编辑程序是新闻编辑工作进行时,针对新闻从选题到播放一系列流程中,所需要循序渐进执行的各项职责的总和,在此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流程,新闻编辑部门的职责也会存在差异,大抵涉及选题、策划、采访、摄像、后期处理、播放,为确保新闻编辑程序能切实的被高效、保质执行,有必要从制度规范、责任体系、办公氛围予以改进。制度规范是制度化办公流程,并对办公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旨在实现程式化运行下,规避主观偏差风险,将员工懈怠、操作失误、敷衍应付等的可能性限制至最低,制度规范的设置需要把握人事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以此从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提拔、接任,奖惩管理制度中的奖优惩劣,操作规范中的行为规范、质量规范、事件规范,对员工的具体工作进行细致规定,帮助员工在开展新闻编辑工作时有所参照。责任体系是依托目标实现,将相关责任分摊给各个小组,或各个部门内成员,并结合追责制度、奖惩制度,要求每个员工能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责任的分摊可以依据岗位职责,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摊给不同职能的人员,以此保证员工的责任履行能力,另外,应要求员工对所完成的任务进行签名,便于奖励、追责,以此客观约束,或正向激励员工行为。办公氛围是形成公平公正、严谨细心、监督检查等行为理念、精神,或是贯彻全检、抽检、复检、监督下,确保程序执行可靠,有赖于在落实新闻编辑工作时,经由部门主管反复强调相关事项,并以身作则,公平共正地对待下属,以此共塑辦公氛围,保障新闻编辑效率、质量。

例如,管理新闻编辑部门时,可以从制度规范上入手,明确选题时,新闻编辑部门有关人员能切实保证主题具有较好的社会反响,或是具有可执行价值;策划时,能切实评估部门能力,避免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人;采访时,则需要安排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强的人前往收集原始资料等。鉴于此,若在具体工作内容及工作中的各项要求上得到制度化,员工自然可以有所依照开展本职工作,对新闻编辑能力提升存在积极促进意义;其次,若能重视责任分摊,便可以在采访中,要求采访人在采访记录中署名,若出现投诉时,便可以进行追责,采访人自然不得不约束自身行为;最后,若能重视办公氛围的塑造,部门主管便可以以身作则,依托规章制度处理部门内事务,员工自然可以得到多劳多得、公正对待的激励,工作积极性得到增强,工作质量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将融媒体运用在新闻领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结果,尤其需要电视媒体对于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电视台需要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独大的观念,从基本的运行机制和内容上进行整顿,整体的新闻编辑流程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提高新闻文案编辑创新思维,从而帮助电视新闻在众多媒体新闻中的地位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时事电视新闻内容
时事半月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时事政策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主要内容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