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探析

2023-10-28 08:54李晓霞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时政大众微信

李晓霞

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新媒体带来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新媒体的发展,时政新闻可以与新媒体相结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广度,不仅能将时政新闻带到亿万家“门”,更可以使其时政新闻受众年轻化,增加大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和了解度,为国家新闻广泛传播提供有力支持。这需要对时政新闻作出新要求,应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在时政新闻制作、传播和内容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改革,使得时政新闻更加符合大众的“看点”,增强传播能力,提高时政新闻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

新媒体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大众传媒、电视传媒、纸媒等)基础上通过客户端、社交软件、数字化电视等新型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的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背景的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具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尤其在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多元化、及时化和丰富化。同时,新媒体成了大众与媒体沟通的桥梁,双方的互动让彼此更加了解,这使得新媒体所承担的责任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时政新闻内涵

时政新闻是指国家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各级党政要员的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政府行为、最新政策的颁布和解读。时政新闻更具真实性、时效性、政策性、广泛性、信息性、严肃性等特点。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大众舆论与偏好偏向娱乐化,使得时政新闻面临不小的挑战。时政新闻在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大众的舆论导向,发挥时政新闻真正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实现了新闻传播速度质的飞跃,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快速覆盖。同时,还增强了与大众的互动性,扩大了时政新闻的影响力、公信力和号召力。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桎梏,增强了时政新闻的时效性,优化了时政新闻的制作流程。在覆盖面上,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覆盖面更广,使得全民参与时政、关心时政、了解时政,从而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众在获取信息方面更加轻松便捷。大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获取时政新闻信息,关注国家大事。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信息获取与交换更为及时与便捷,这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新闻报道速度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新闻业的快速发展。大众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时政新闻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其需要在各类信息冗杂的情况下,占据一席之地,以保证持续性发展。同时,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时政新闻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使得时政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加强了时政新闻时效性的特点。

受众年轻化

如今年轻人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其受众都是年轻人。时政新闻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以时政新闻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时政新闻也具有覆盖面积广和受众年轻化的特点。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了解政治,关注政治,培养关心时政的习惯,这有利于提高大众综合素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息量增加

传统的新闻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受报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报道的信息内容有限,使得大众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打消了大众关注新闻的积极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在信息量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新媒体形势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十分详细,内容和画面较为丰富,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大众就能通过快速阅读,获取丰富的时政新闻信息。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符合当代人的发展形势。

互动性增强

传统时政新闻是单向传播,媒体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大众对事件的反应。传统的时政新闻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但这样的传播方式无法实现与大众的实时互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改变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增强了与大众的互动性。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众的信息反馈,为时政新闻提供了群众支撑,同时还确保了时政新闻的快速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大批社交性软件,其中深受大众喜爱的有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同时国家根据大众的偏好,分别在这几个平台上开通了官方号,发布新闻动态。时政新闻作为新闻的重大组成部分,传播方式更是引发大量的关注。通过时政新闻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布,使得大众获取时政新闻的途径更加多样、方便和快捷。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其根据新媒体平台受众的特点、平台的使用规则和特点、网络宣传的方式等方面在时政新闻传播形式上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顺应时代的发展。

时政新闻在传播方面的创新探析

微博方面的创新

目前,各级政府开始开设微博号通过发布新闻信息和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与大众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更能接近人民,倾听民声,为老百姓做好基层服务工作。但时政新闻通过微博进行传播时,应注意微博的受众较为年轻化,甚至有大量未成年人将其作为社交的主要渠道。所以时事政治新闻在进行微博传播时,在内容上应当进行转变,因微博精简的特点,时政新闻的字数要在140字以内,否则会发布受限,这就需要时政新闻短小精悍,用简明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最主要的事实,将专业的政治词汇改为较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方便大众的解读,同时可以适时的添加网络流行词汇或图片、视频等内容,也可以吸引未成年人关注时政新闻,看懂并了解时政新闻。在发布形式上,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时政新闻可以将常态发布改为动态发布的形式,根据时政新闻事态的发展,实时报道新闻的动态,使大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避免谣言的产生,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威胁。从风格上进行转变,在保证时政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一改传统严肃的风格,在文字用词上可以适当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或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发布,这样可以增加大众的阅读兴趣,吸引未成年人的关注,激发其对时政新闻的兴趣,有利于未成年人从小培养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例如:对于俄乌冲突的报道,传统的微博发布形式是简单的文字描述,配上相关的图片,但在进行创新后,有了以下的改变:在内容上,保持了原有的语言简练特点,文字也易于理解,但在其中添加了热点链接和完整视频的链接,通过大众的点击量,使有关俄乌局势新进展的新闻迅速冲上热搜榜,进一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在发布结构上,采用了文字+视频+链接的方式,丰富了时政新闻的内容,使得大众对俄乌方面的战事了解更加全面。另外根据官方后台数据可知,目前微博时政新闻受众逐渐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这对时政新闻来说,是创新成果的表现,这对于培养年轻人的新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微信方面的创新

微信是目前大众最常用软件之一,其与生活息息相关,微信成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通过微信传播时政新闻,使得时政新闻的覆盖范围更广,为时政新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打下良好基础。在通过微信传播时政新闻时,要注意推送的频率和时段,据统计,用户活跃的时间通常是早上刚起床、中午吃饭时间、晚上吃饭时间和睡前这四个时间段。所以时政新闻在发布时,尽量在这四个时间段内,较为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增加时政新闻的阅读量。同时根据微信表情包使用的广泛程度看,时政新闻也可以结合表情包,增强新闻的趣味性,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在编排策划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体验,采用文字+视频+动图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运用丰富的配色给予大众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同时,还应紧跟时政的发展进行文章推送,为大众提供最新报道,满足其获取最新新闻的需求。与此同时,微信还随之产生大量的资深解读类的公众号,对其时政新闻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使得大众能从各个角度深度了解时政新闻。

例如:在“高三女生百日誓师遭网暴”这条新闻中,很多新闻微信公众号对此事进行报道,在内容上和排版上利用简短的文字+学生演讲片段视频+文字+网页评论图片+文字的方式,完整叙述了事件。通过在这方面的创新,使得大众在观看这类新闻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快速了解新闻信息,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大众内心的情感。另外针对时政新闻的封面图,在进行选图时,会改变传统方式,使用网络热度较高的表情包图片,与新闻内容较为贴切的图片,从而增加新闻趣味性。通过表情包的夸大方式,激发大众点进去浏览的欲望,提高新闻阅读量。通过微信后台数据显示,在采取了此种创新方式的新闻信息,其浏览量和大众的评论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最后,侠客岛、长安剑等微信公众号对此事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报道,使得大众知晓了后续的处理方式、学生状态等相关新闻,让大众对此事件有了全面的了解,避免了事态严重发酵,同时通过该新闻,大众也会对此事件进行深思,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短视频方面的创新

目前,短视频已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方式之一。通过短视频传播时政新闻满足大众碎片化阅读模式的需求。传统的时政新闻从选题到记者的现场采访、收集大量资料,再到视频剪辑发布,这样繁琐的过程导致新闻时效性不足,大众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发展。而短视频的制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制作流程的简单化使得其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新闻时效性的特点。同时短视频还可以将一些像素不佳却极富价值的内容图片进行利用,不使媒体人的辛苦白费。另外,时政新闻自身具备的政治性与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表达展现空间,很多内容导致大众忽视或者在时政新闻中根本不能体现出来。而短视频报道时政新闻可以使其短视频更加接地气,易于广大人民群众接收,拉近了媒體人与大众的距离,拓宽了时政新闻传播的广度,同时它还能使大众通过丰富的画面感受到传统时政新闻所传递不出的内容。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时政新闻在保有自身公信力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丰富自身的宣传渠道,创新更多的新闻报道形式,从而使时政新闻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大众的主流舆论,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例如: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事故进行报道时,短视频通过新闻现场场景的视频画面、图片和主持人播报的形式,将新闻的原貌与始末直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大众能深刻体会到当时的情境。同时短视频还使得大众短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始末。相关地方政府也通过短视频传播的方式,将其人员伤亡情况和救援进程等进行报道,使得大众实时全面地掌握新闻的动态,了解国家领导人、地方各级政府、公众等为此事件采取的相关措施。在对短视频进行时政新闻传播时,通过这方面的创新,使得大众越来越依赖短视频获取新闻信息,如今抖音官方账号的粉丝数每天的增加呈现指数型增长,关于大众较为关心的问题,其短视频播放量和转发量数据逐日递增。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时政新闻应该意识到自身最佳的传播方式,结合新媒体,提升时政新闻的时效性,增大时政新闻覆盖面积。在内容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保证时政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出新闻重点。在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模式,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受众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形式,激发大众阅读时政新闻的兴趣,培养正确的政治观。通过时政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时政新闻报道水平的全面提升,确保时政新闻真正发挥其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时政大众微信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微信
时政
时政
微信
微信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