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策略

2023-10-29 21:32夏俊慧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机构融合

夏俊慧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

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代表,广播电视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通过技术层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业务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新闻的选材、传播的形式,还是媒体的运营等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固定的模式。但与当下的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还稍显不足,需要不断优化完善。

1 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历程

1920年初:美国实验广播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实验,标志着广播电视业务的起步。

1920年末:广播电视业务开始商业化运营,美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开始推出自己的节目,并通过广告和赞助商获得收益。

1930年:美国电视台进行了第一次电视广播实验,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二战的影响,电视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1950年:电视机的普及促进了电视业务的迅速发展,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电视台,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

1960年:广播电视业务进入黄金时期,电视台开始推出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综艺、体育等。

1980年: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开始兴起,为广播电视业务带来了更多的传输方式和节目资源。

1990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将广播电视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些新的业务模式。

2000年至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广播电视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数字电视、高清电视、互动电视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广播电视业务向更高水平发展。

2 媒体融合与广播电视业务发展

2.1 媒体融合的定义

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即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新媒体有机结合的过程。媒体融合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得传媒产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和生态系统,带动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1]。

2.2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状况

2.2.1 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大部分观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机构重新思考和调整策略,以满足观众需求。此外,媒体融合也迫使广播电视机构探索更多的传播渠道,如公众号、官方媒体等,这无疑会增加运营的成本和复杂性。

2.1.2 田间生长性状 由表2看出,播期因素中,出苗率各处理表现为P4>P3>P2>P5>P1,越冬率P5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分蘖成穗率各处理均较低,其中P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早播能够提高分蘖成穗率。P5处理由于最高茎数低(分蘖少)造成分蘖成穗率高于P2、P3及P4,冬前茎蘖及返青茎数表现为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趋势。分析认为,P4播期处理综合表现较好。密度因素中,基本苗、穗数和株高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出苗率呈下降趋势;各处理越冬率表现为D5>D4>D2>D1>D3,分蘖成穗率表现为D1>D3>D5>D2>D4。结合出苗率、分蘖成穗率分析认为,D3、D4密度处理综合表现较好。

第二,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机构的信息技术提出了挑战。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和信息化,这需要广播电视机构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例如,广播电视机构需要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观众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服务。同时,广播电视机构还需要拥有网络安全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挑战。

第三,媒体融合需要广播电视机构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机构如何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进行持续的创新,是决定其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竞争力的关键。

第四,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机构的人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媒体融合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包括编辑人才、后期制作技术人才、内容人才、营销人才等。而当前广播电视机构的人才结构不够理想,因此,如何吸引、培养和保留多元化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五,媒体融合倒逼广播电视机构运营管理不断改革创新。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应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如何多元化开展业务,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机构收益等,是摆在广播电视机构面前的难题。

2.2.2 迎来发展机遇

第一,视听媒体的融合。视听媒体的融合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交互和互通,两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将自己的节目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通过互联网平台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其还将互联网上的内容引入自己的节目中,以拓展节目资源,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另外,广播电视机构也开始开发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以提供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的观看体验。整体来说,视听媒体的融合给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观看体验,也为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2]。

第二,广告媒体的融合。媒体融合对传统广告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告主现在可以将广告投放到多个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端等,以提高广告的曝光度和广告效果。广播电视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设备向广告主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广告投放服务。互联网媒体的广告也开始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共同为广告主提供更具创意和更有效的广告形式。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广告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互动式广告、原生广告等,这些广告形式通过创意和新颖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关注,提高了广告的曝光度和效果。总的来说,广告媒体的融合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广泛的宣传渠道,也为广播电视机构和互联网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第三,商业模式的创新。媒体融合让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拓展业务和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在互联网上开设自己的电视台或者视频平台,提供直播和点播等多种服务,让观众能够更方便地收看节目和视频内容。此外,广播电视机构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收看直播或者点播的节目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另外,广播电视机构也开始尝试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其他行业进行合作,以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和增加收益来源。例如,广播电视机构可以通过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相关产品,提供广告代理和内容定制等服务,以实现更多的商业收益。总的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广播电视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多元化和方便的服务。

3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瓶颈

3.1 外部挤压影响

互联网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使得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不断缩小,收视率下降。为了吸引年轻受众,电视媒体需要适应新的媒介形式,加强内容创新和传播策略优化。此外,广告收入是电视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但随着各种媒体融合的推进,广告市场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上投放广告,人们更多地选择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设备来获取信息和娱乐,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受到影响。为了稳定收入,电视媒体需要创新广告形式,拓展投放平台,提高广告效果和收益。

3.2 内部发展瓶颈

首先,部分广播电视台的制作水平不高,内容不够精彩,有些节目内容大多是相似的,缺乏创新,这导致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兴趣减弱。

其次,广播电视台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力度不够。尽管新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广播电视台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购买相关设备和软件,并且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这些成本相对较高。有些广播电视台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新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再次,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佳。目前,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台,数量众多,观众的可选性增加,但部分广播电视台仍然保持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与新媒体的合作不够紧密。另外,广播电视台在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存在短板,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节目。此外,部分广播电视台对新媒体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根据新媒体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创新,难以满足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需求。

4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4.1 提升内容质量

其一,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增加资金投入,引进更先进的制作设备和技术,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内容质量。还可以引进更多的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招揽优秀的主持人、编导、制片人等,提升制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在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时,推出更多高质量、有深度、有思想性的节目,增强内容的吸引力。例如,针对青少年观众,可以推出一些有教育意义、有启发性的科普类节目;对于女性观众,可以推出更多的美容健康类节目等。

其二,广播电视机构可通过优化内容供给链,提高内容传输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例如,加强与制作公司的合作,共同研发、制作高质量内容,或者采用云制作技术,提高制作效率,减少制作成本。同时,广播电视机构需要加强权益保护,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合作方的利益,从而鼓励更多的制作公司和个人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另外,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打击盗版、侵权等行为,为广播电视业务发展提供支撑[4]。

4.2 充分利用新技术

4.2.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推荐、内容自动生成、语音识别等,通过分析观众的历史观看记录和偏好,智能推荐更符合观众需求的内容,提高用户体验。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自动生成,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4.2.2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交互式的观看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设备进入虚拟现实场景,感受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此外,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内容进行结合,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呈现形式。

4.2.3 利用区块链技术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容版权的去中心化管理,确保版权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另外,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可追溯性,维护内容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4.2.4 利用5G技术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利用5G技术提升传输速度和网络稳定性,实现更加高效和智能的广播电视服务。5G技术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时延,可以提供高清、流畅、稳定的观看体验。同时,5G技术也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广播电视服务,如基于5G网络的智能家居控制、智能路况提示等。

4.3 加强与新媒体融合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将传统节目与互联网内容进行融合,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通过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广播电视机构可以拓展自己的用户群体,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比如通过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平台合作,广播电视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和广告收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将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有机结合,拓展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推广多屏互动,即将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屏幕进行融合,实现内容的互动和同步,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广播电视业务的用户黏性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5]。

4.4 拓宽营销渠道

首先,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机构应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自身的用户群体,并且通过互动活动和内容推广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口碑传播效应。同时,可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联合营销和品牌推广的方式,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或者合作推广活动,共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兴趣。

其次,广播电视机构可以通过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商业价值。例如,可以开设电视购物、直播卖货、推出文化旅游类节目等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喜好,针对性地推出内容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另外,可以通过精准营销和广告投放,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提高商业收益和盈利能力。

4.5 加强人才培养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机构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引进具有媒体融合背景和技能的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定期开展新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探讨了媒体融合与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关系,认为媒体融合为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注重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只有这样,广播电视机构才能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支持。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机构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