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萝卜产业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

2023-10-30 08:52董俊明甘彩霞邓晓辉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枝江市萝卜蔬菜

董俊明,黄 军,陈 艳,崔 磊,甘彩霞,邓晓辉

(1.枝江市七星台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枝江 443204;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

枝江市位于湖北省西部的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国露地越冬蔬菜优势产区,适合萝卜种植[1],该市萝卜种植历史悠久。2022年萝卜种植面积达3 466.7 hm2,产值超过2 亿元。该市种植生产的萝卜以皮薄、洁白、多汁、口感细腻和无渣而著称,其“鸭子口”品牌萝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远销广州、上海、福州和重庆等城市,萝卜现已成为该市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本研究对枝江市萝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萝卜产业或相似产区提供借鉴。

1 萝卜产业发展情况

1.1 生产现状

枝江市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9 ℃,年均降水量为1 019 mm 左右,年日照时数为1 895.7 h,年无霜期为271 d[2]。枝江市紧邻长江的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适宜萝卜生长。

枝江市萝卜种植一直以农户零星种植为主。2010 年后枝江市萝卜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随着开沟机、起垄和播种一体机等大型机械的推广使用,萝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总产量和产值也逐年提高,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枝江市萝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

枝江市萝卜种植区从东部的七星台镇向西扩展到顾家店镇,沿长江一线都有种植。播种期从每年8 月一直持续到次年3 月,萝卜上市则从每年的10月延续到次年5 月,持续8 个月为市场提供质优量足的萝卜产品。

枝江市规模化基地种植的萝卜品种以韩国和日本引进品种为主,国产品种种植面积日益增加。2019 年以前以白玉春类型的花叶耐抽薹薄皮萝卜品种为主,2019 年后“801”类型板叶厚皮耐裂根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该市8 月中旬到9 月中旬播种品种主要为板叶萝卜品种,10 月以后播种的为花叶萝卜品种,板叶萝卜播种面积占30%~40%,花叶萝卜播种面积占60%~70%。枝江市萝卜产业依托合作社基本实现了订单农业模式的生产和销售,一方面合作社向种植户提供萝卜种子并签订回收销售合同;另一方面,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直接种植萝卜,2022 年各合作社流转种植萝卜的耕地面积达1 070 hm2以上,部分合作社还到紧邻的江陵县、公安县和松滋市等地流转土地种植萝卜,面积近540 hm2。

1.2 销售现状

枝江市萝卜销售以线下销售为主,并逐步发展到线上销售,但线上销售总量不大,占比不足5%,全市萝卜销售主要依托各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22年底,全市从事萝卜生产和销售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有147 家,其中有80 家专业从事萝卜生产和销售。从销售市场来说,枝江市萝卜主要销售地域以本省及南方市场为主,相对来说北方市场销售量不大。该市秉持萝卜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战略的双轮驱动战略,市政府2018—2021 年连续4 年每年拿出10 万元对萝卜销售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不断配套和完善土地流转、惠农贷款等扶持萝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年进入10 月后为萝卜销售季,广州、上海、福州和重庆等城市蔬菜批发市场档口都有枝江市的萝卜销售人员进驻。

2 萝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9—2021 年,特别是2021 年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萝卜销售价格大幅上升,多数合作社收益颇丰,萝卜整个产业链虽较繁荣,但枝江市萝卜种植端已有亏损情况出现。枝江市萝卜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部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萝卜品质不高,销售价格逐年下降,整个行业增长乏力。2022 年在与枝江市萝卜同期上市的沙洋萝卜受灾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枝江市萝卜自10 月20 日上市后价格仍迅速回落到15 000~16 500 元∕hm2,2022 年末萝卜价格基本维持在1 6500 元∕hm2的亏损状态,后期价格有所回升,但该市萝卜销售已近尾声,可售萝卜面积不足340 hm2。2023 年下半年的萝卜行情发展难以预测,多数合作社没有拟订相应策略。快速发展的枝江市萝卜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方面的问题。

2.1 萝卜品质不优,分级包装和销售亟待提高

枝江市萝卜单产较高,可达75 t∕hm2以上,但绝大多数种植户缺乏品质意识,市场经济的优质、优价原则在该市萝卜产业中没能贯彻和体现;萝卜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各生产技术环节不规范,随意性大,造成萝卜品质难以提高。该市农业农村局先后组织几批次合作社代表前往沙洋县等地考察学习,引进了起垄设备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并组织召开了枝江市萝卜全程机械标准化种植现场演示会和湖北省萝卜轻简化栽培现场会等系列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示范推广会议,但萝卜机械化播种水平仍有待提高,该市8 月至9 月底的萝卜机播率可达90%以上,但10 月后的机播率下降到40%左右,后期仍以人工播种为主,全市萝卜平均机播率不足60%。由于该市萝卜标准化生产进程推进缓慢,质量没有优势而丧失了市场定价的话语权。

同时,萝卜分级包装推行力度不大,全市萝卜销售以统货为主,缺乏统一的分级包装和销售,导致萝卜整体产业呈现量多但精品少、市场认可度不高的局面。枝江市是宜昌市城郊蔬菜基地,虽然萝卜口感和品质优良,但萝卜分级包装落实不够,部分合作社存在夹心包装、以次充好的现象,缺乏好的渠道品牌,导致市场销售价格过低。2021 年上半年,四川省潼南萝卜严格按24 根萝卜一致包装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比枝江市萝卜多销售0.16~0.20 元∕kg。

2.2 品种多、乱、杂,盲目扩大种植面积

枝江市萝卜品种繁多,由于萝卜品种未纳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品种登记名录,同种不同名、同名不同种现象较为突出,如韩国世农公司的世农春秀萝卜以多个商品名在该市销售。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其中板叶萝卜尤为突出,该市萝卜品种总体表现参差不齐,给种植者带来生产上的隐患。2020 年该市七星台镇部分农户领到合作社发放的圆柱形萝卜种子,最后种植出来的萝卜是圆形产品,商品性大大降低,2021 年又出现了0.67 hm2萝卜因商品性太差而销毁的现象。同时,该市萝卜种植适合在沿长江沙壤土地带进行,但部分合作社向以黏土为主的沮漳河发展,导致萝卜品质、品级下降,且常出现萝卜黄心、岔根现象。2022 年该市个别合作社扩大种植后有近7 hm2出现大范围黄心,最终失去商品价值。

2.3 品牌建设不强,生产者品牌运营意识淡薄

该市虽注册有鸭子口蔬菜商标,但缺乏有一定力度运营的主体,全市萝卜95%以上是以简易包装直接推向市场,没有实现品牌化销售。全市从事萝卜生产的主体普遍缺乏品牌化营运意识,仅追求基本的利润,没有长远的发展意识。枝江市明新蔬菜专业合作社2017 年注册了“宜蔬情”商标,并实现统一包装推向市场,受到市场的青睐,效益良好,但所占比例不高,该市萝卜没有形成有效的精品和名牌,品牌溢价率严重不足。

2.4 病虫害绿色防控压力大

随着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重要。萝卜生产中的病虫害较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是黄曲条跳甲[3],尤其是在高温时播种的板叶萝卜和2—3 月播种的春萝卜上为害较重,严重时造成商品率不足50%。从总体上来说,该市萝卜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防控手段,黄板、蓝板诱杀等物理措施应用相对不足,时常发生生产主体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为全市蔬菜总体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2.5 生产成本日益攀升

随着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人工成本的上涨[4],萝卜生产形成高成本化。尤其是2021 年后,以肥料为代表的农资上涨幅度较大,一般花叶萝卜成本(不计土地流转成本)为9 000~10 500 元∕hm2,板叶萝卜则达13 500 元∕hm2左右。自2020 年后该市萝卜播种时节大多出现干旱,抗旱成本增加,一般增加7 500 元∕hm2。萝卜市场行情随着国内播种面积的攀升出现供大于求,市场价格总体下降,种植成本的升高,导致农户种植比较效益下降。2023 年春节后,全国各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萝卜批发价格为0.6~0.7 元∕kg,农户收入为4 500~6 000 元∕hm2,每公顷亏损9 000 元左右。萝卜种植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或亏损状态。

随着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内蔬菜种植面积呈“井喷式”增长,蔬菜总体供大于求[5]。2018 年前由于蔬菜供应总量相对不足,蔬菜滞销属偶发事件。之后蔬菜供应总量过剩已成常态,单靠通畅信息和便捷交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滞销价低的问题。枝江市萝卜单品种面积大,风险更大。由于该市萝卜以鲜销为主,没有深加工产业,仅有部分腌制初加工公司,加工能力为每年15 000 t 左右,但产业附加值过低,市场价格波动过大时承受力有限,蔬菜行业供给总量过剩,枝江萝卜产业发展风险加大。

3 枝江萝卜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技术升级,提高萝卜品质

“十三五”期间,枝江市建设了宜昌市萝卜标准化示范区,同时由枝江市七星台镇农业服务中心制订了《宜昌市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应在该市广泛宣传并贯彻该标准,全面推广气吸精量机械播种,推动萝卜种植制度改革,严格把控农业投入品,加强禁限用农药的监管,在实现萝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大力推广深松30 cm+旋耕+起垄播种整套机播流程和优良品种应用,促进萝卜品质的提升;制订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应用植物诱杀、性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6],解决好黄曲条跳甲为害问题。要推广和普及萝卜清洗精选机械,实现萝卜分级包装和销售,让优质优价原则贯穿生产全过程。要在萝卜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农资经营店建立电子处方平台,要通过系列标准化生产手段和系统性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加速产业提质增效。

3.2 优化种植区域,增加品种类型

稳定主产区面积,调减分散产区面积。重点支持长江沿线优势萝卜种植区发展,保证主产区面积的相对稳定,对萝卜适宜种植区域外分散种植区予以调减,使种植面积稳定在0.27 万hm2左右。进一步优化萝卜种植品种和结构,增加萝卜品类的多样化,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引进试种一批萝卜新品种,如青头萝卜、水果萝卜、加工型萝卜等,实现枝江市萝卜产品供给的多样化,不断拓展市场范围,增加产品竞争力。

3.3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构建萝卜品牌核心价值

严格贯彻实施《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为核心,大力推进萝卜“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电商化营销、绿色化发展”,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制订和实施品牌培育发展规划[7]。要引导和鼓励生产主体实施品牌化营运销售,通过品质品级提升,品牌宣传,全面增加枝江市萝卜商品溢价值,推动全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3.4 逐步培育萝卜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

枝江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非常成功,应巩固和发展这种订单农业模式;枝江市加工萝卜原料充足,以枝江明新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枝江市亚美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企业,扶持枝江老舅食品有限公司开发脱水蔬菜产品,逐步引导和扶持发展萝卜加工企业,力争2025 年加工产值达5 000 万元,延长萝卜发展的产业链,提高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枝江市萝卜蔬菜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萝卜蹲
买萝卜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蔬菜也“疯狂”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