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油条”要不得

2023-10-30 02:27青剑
党员文摘 2023年20期
关键词:油条年轻干部干部

文/青剑

当下,一些体制内的年轻人,刚入职不久就世故老到,资历尚浅就开始“油腻”“油滑”,一副“小油条”派头,这样的干部并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小油条”危害大

周果是一名95 后,经过层层筛选终于考入西南地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正当他打算大展拳脚时,比他早几年进入单位的一名年轻同事却告诉他“要表现得卖力,但不要真正卖力,不然太累了”,这让周果感到不解且诧异。

周果发现,这名年轻干部在上班期间不是逛贴吧,就是看视频,一旦看到领导走过来,便马上拿起手边准备好的文件翻一翻,假装很忙的样子,待领导走后,又继续“摸鱼”。经常本该工作时间完成的任务拖到下班才做,制造出“工作太多没做完,要加班”的“敬业”假象。

在面对群众时,这名年轻干部则将“今年一定帮忙解决”;“我已经向上级反映了,一定能争取到”;“你放心,没问题”挂在嘴边,然而却并未将事情落实。

有的年轻干部,本应该似新鲜血液、如一泓清流,带来清新空气,却带上了负能量;本应该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却油腔滑调、油嘴滑舌,沾染上一些痞气、匪气、江湖气等不良习气。

最近,西部某镇村里正在推进一项乡村振兴项目,但进度缓慢,阻碍重重。

“能干事的人太少了,有的年轻干部喊不动。”一名乡镇干部无奈地说,负责跟进的项目组里有两三个年轻干部专挑轻松的活干,遇到重活、麻烦活,就躲得远远的,怕被天天“钉”在工地上日晒风吹,想办法把差事顶了出去,“现在看见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着走”。

这些“小油条”干部的存在,让基层一些工作久议而不决、久决而不行,导致工作执行不下去、政策落实不下去、问题不能解决,最终殃及百姓福祉,让群众叫苦连天。

在北方某县级民政部门,部门领导就因一件烦心事忙得焦头烂额。

因换届调整,单位来了几名年轻干部,但有的年轻干部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不认真学习吃透文件,对审批标准不清楚,导致申报把关不严,造成低保残保重复领取。事情一次次落空、一件件石沉大海、一遍遍追问,消耗着群众的信心与耐心,受到大量群众投诉。

贵州某地一位区政府领导在经济运行调度例会上表示,他刚到任不久,就发现部分年轻干部不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遇到任务躲着走、只求无事一身轻……“年轻干部本应是各单位的骨干,但一些人在工作上越来越不在状态”。

这些“小油条”们,明明年纪轻轻,正是年富力强、开拓奋进、施展才华的时候,干工作却提不起兴趣和精神,出现“悠着干”“应付干”“照着干”“看着干”“推着干”等现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因何“未老先油”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前景的新时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有利于年轻干部大展拳脚的时代,有的干部朝气蓬勃,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有的干部却心态老化,怠政懒政,为官不为?

从客观上讲,浮躁的社会风气滋生了急功近利思想。

“心浮则气躁,气躁则神难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浮躁已经成为社会的通病,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静不下心,好大喜功,焦虑不安,自寻烦恼。

近年来,走上领导岗位的85 后、90 后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为吸引眼球和流量,个别媒体放大干部在年龄方面的优势,对干部的实绩却一笔带过,很容易引发部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产生“攀比”心态,甚至陷入“自我设计”,把心思用在“搭天线”“拓人脉”上,而不是钻研工作、提高个人能力素质上。

此外,有的地方存在用人上的论资排辈,考核上的平衡照顾、轮流坐庄,问责上的跟不上趟、形式主义等问题。

个别地方和部门对考核结果缺乏有效使用,除了按照规定比例选拔出来的少数优秀干部,其余的干部基本都是合格,不合格的干部基本没有。考核内容只停留在纸面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管理工作中,难以对考核对象产生切实有效的绩效压力。

个别地方和部门在考核时不注重实绩导向,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出现了多干多吃亏、少干不吃亏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些都成为年轻干部越来越“油腻”的土壤。

从主观上讲,干部的“入口关”把关不严,个别年轻干部当“两面人”,说“两面话”,政绩观存在偏差,一门心思盼着早日“升官发财”“我说了算”。还有的年轻干部自身能力素质不适应现实需要,从一开始的跟不上,到后来的不想跟上、不屑跟上,最终就成了“责任和担当,片叶不沾身”的“官油子”。

管在萌芽处,防在未然时

“小油条”看似消极怠工占到了“便宜”,实际上却退出了更长远的能力竞争,错失了在人生跑道上发光出彩的机会。整治“小油条”,需管在萌芽处,防在未然时。

要严把年轻干部入口关,深入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社交网络,了解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看法,在试用期内近距离、多角度识别干部。

为重点解决考人考事脱节、见人不见事、知事不深、识人不准等问题,今年以来,重庆市江北区探索“场景式”考察识别干部,聚焦“常态化、近距离、多角度”3 个关键词,创设“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谈话调研”3 类考察场景,构建“考在平常、察在经常、研在日常”的制度体系,实现从“被动式静态管理”向“动态化全程监测”转变。

要加强年轻干部政绩观教育,帮助扣好“第一粒扣子”,通过正反两方面案例,引导干部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民服务、为民造福。要树立公平公正、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向长期处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基层治理等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倾斜,把担当作为、敬业奉献、作风过硬、群众认可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得过且过、精于算计的干部没市场。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聚焦年轻干部从严管理要求,将区直单位、镇街、国企的532 名35 周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分层分类,重点面向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潜力型干部”,部门权力集中或岗位直面群众的“重点型干部”,开设“第一扣课堂”,进一步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锤炼过硬作风,扣紧履职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切不可让“小油条”躺平躺赢,得利得势。要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细化具体情形、完善甄别方式,杜绝走形式、走过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干部队伍清爽干净、正气充盈。

近年来,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量化提出了包括“政治能力不过硬、政绩观存在偏差、领导能力平庸”等在内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两类18 条具体情形。同时,还明确了包括“政治素质被评定为‘较差’等次、领导班子被确定为‘较差’等次、领导干部被确定为‘不称职’”等在内的7 种“下”的渠道,有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知事识人清单化、具体化、精准化。

“虽然现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需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坚持严的基调、措施、氛围,持续在常和长、深和细上下功夫,激发各级年轻干部永葆奋发有为的干劲和拼劲,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申斌说。

猜你喜欢
油条年轻干部干部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