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创作的渊源探究

2023-10-30 19:03王君玲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
关键词:灵感狄金森艾米莉

【摘要】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留下诗稿近2000首,题材广泛,涉及自然界、宇宙、生死、宗教、爱情等。她一生拒绝与外界往来,独居闺阁,对于这样一位与外部世界几乎隔绝的女诗人来说,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她诗歌创作的灵感呢?毫无疑问,年少时所受的教育和毕生坚持的阅读为她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将探寻狄金森诗歌创作的灵感,追溯其诗歌创作的根源,以帮助读者更进一步去理解诗人及其作品。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根源;灵感;诗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05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B-213)“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研究新视阈”研究成果。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这位享誉世界的女诗人,接受过正统的宗教教育,她的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成年后,她几乎断绝了所有社交,似乎生活在一个真空管里。她与外界隔绝,但是却在归隐独居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歌近2000首。阿尔弗雷德·哈贝格,一位狄金森的传记作家,以此句作为其书的开篇:“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若脱离了根深蒂固的习俗,必定被后人神话。在这方面,狄金森尤甚。”狄金森思想深邃,认知独特,她一生与世隔绝, 到底是什么启发了她诗歌创作的灵感呢?通过细读她的诗歌,不难发现,年少时接受的教育和毕生坚持的阅读无疑为她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国经典文学

(一)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在浩如烟海的英国文学作品中,对狄金森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非莎士比亚莫属。她曾如智者般断言:“能读懂莎士比亚的人才有前途”。她钦佩莎翁出色的戏剧才能,并欣喜地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莎翁剧的不断重现。如诗歌:“戏剧最强盛的生命力变现于日常生活/出现于我们周围——/其余悲剧/台词念罢,自行结束——/这一部——却正达到最佳状态/当观众星散/ 帷幕落下——/哈姆雷特于他本人而言依然是哈姆雷特/即便莎士比亚从未写过——/即便“罗密欧”从未留下/朱丽叶的故事/它却在人们心中/反复上演,永不收场——/剧场只能留下记录/场主永远不能关门——” ①

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之口,告诫演员必须避免虚假和夸张的表演。 自幼爱读莎剧的狄金森深深懂得戏剧的功能,凭借台词,作家能把现实和舞台之间的距离缩小,使舞台重现生活,也使生活中永远上演戏剧,真正的剧场永远不会关门。本诗简洁而精确地阐明了这一真理。

法尔曾深入分析莎剧《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对狄金森产生的影响,她似乎总是扮演陷入困境的安东尼,而扮演克利奥帕特拉的则是她的嫂嫂苏珊。”从狄金森的诗歌和书信中我们总能不时看到莎剧人物和一些故事片段,这些相似之处充分显示莎士比亚对狄金森产生了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基督教文化宝典《圣经》

在《圣经》中,狄金森发现了穷其一生无法探索的奥秘。在她开始接近沃兹沃斯信奉的神学后,她更加努力地解读《圣经》,以期在孤独和苦恼中享受将来和心上人在“天国的团聚”:“我找到表达每种思想的词语/我已经找到——除了一种——/而那——我却无法战胜——/正如用手抓着粉笔去画太阳/对于那些——在黑暗中成长的一族——/你自己的将如何——开始?/光辉是否会在猩红中出现——/或是正午——显出深蓝?”

诗人略带夸张的口吻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她那无法用词语表达的意思上。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深奥思想,作者始终没有透露。她只是通过一位无法用粉笔画出的太阳的教师形象,来说明表达这一思想的难度。字里行间表达出诗人深深地孤独感,在上帝面前,她始终感到自己是一名“局外人”。《圣经》对她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她熟记许多《圣经》故事,并把它们演化成精炼的诗句。

(三)赞美诗诗人沃兹

18世纪英国诗人沃兹对狄金森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阿伦认为,沃兹的“语言别扭,词汇单调乏味,节奏和韵脚不合规律”。狄金森汲取了沃兹诗歌的特点,勇敢地创作出具有她个人独特色彩的诗歌。

先来欣赏沃兹的诗:“我仁慈的上帝,多么清晰/您给予的教导!/呵,但愿我永远从诵读中获益/找到通往天国之路。”

再来拜读狄金森的诗歌:“我从未与上帝交谈/从未访问过天堂——/却知道天堂的位置/仿佛车票已经打上记号——”

两首诗的异曲显而易见。沃兹在诗中直接与上帝对话,赞美上帝的教诲。他希望在上帝的指引下找到通往天国之路。而狄金森的诗歌则充满现代气息,她把这一行程比作一次旅行,经过列车员的检票,她登上通往天国的列车。她用口语风格把上帝视为一位邻居,把“访问天堂”比作一次到邻近地区的走访。和沃兹相比,她对上帝的态度似乎缺乏必要的尊敬和虔诚。

从莎士比亚到沃兹,狄金森师承经典英国文学的精髓。在大量吸纳异域风格的同时,她始终保持了她自己的风格特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腴的土壤,浪漫主义风格更激发起她创作激情。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在狄金森的年代,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正风起云涌,美国作家也紧随其后,试图把来自大洋彼岸的文學精神本土化。在这场潮流中,离群索居的狄金森以叛逆精神大胆试验,创造了一种独有的诗歌形式。

(一)济慈:美即真,真即美

死亡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济慈和狄金森两位诗人都对死亡做过深刻的思考,他们都把死神描述为“可怕的求婚者”,并都对这位解脱人间痛苦的使者怀有矛盾心理。济慈把死亡称为“伟大的发现者”,并惧怕死后听不到夜莺歌声而眷恋。即便在等待死神来临时,他依然表现出对夜莺歌声的眷恋。

而狄金森则认为死亡离间了她和文字的姻缘。作为诗人,狄金森害怕失去语言能力。在她描述死亡的诗歌中,我们常能听到死者之间的对话,在“我为美而死”这首诗中,狄金森是想以纪念那些为“美”和“真”献身的人们,尤其是为济慈,因为他生前一直饱受非议,直到死后才得到公正的评价。显然,两位诗人在诗歌主题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两人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如果说,济慈笔下的大自然甜美抒情,给人慰藉和诗的灵感,那么狄金森则在诗歌中讲述与自然抗争的凄美故事。

(二)雪萊:心之灵

狄金森诗歌的浪漫色彩还体现在她对雷鸣、电闪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在这方面,可以把她和著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相比,因为两人都喜爱借用雷腾云奔的景象来描述心中的情感。

雪莱在他的《阿多尼斯》中,闪电从黑暗中冲出,带着鹰的气魄,透出人的精神,有着“永远的朝圣者”拜伦的气魄和灵魄,即便是大自然也在其威慑下被迫揭开奢靡的面纱。雪莱不仅歌颂了壮观的大自然,也歌颂了人类的想象力,因为它不仅明亮耀眼,而且还具有强大的保护功能,能消杀谬误,杀死蠕虫,荡涤一切为世人所不容的东西。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雷电、地震以及天体碰撞等自然现象中也同样融入人类精神。如其之歌:“它击中我——每天——/闪电露出新貌/仿佛云彩瞬时开裂/让火焰纵身跃出——”。诗歌描述的是梦境中的画面,闪电、云彩和火焰折射出她的心理体验。雷电使她惧怕,也令她感到清新和兴奋。作为诗人,她知道自己必须具备“如雷电般轰鸣”的能力,才能写出感人诗篇。

狄金森的浪漫主义倾向显然有其鲜明的特征。她认为人类内心世界的力量是最巨大的,不管大自然多么神奇,多么具有诱人魅力,却不具备为她解惑的能力。她同时还认为,单凭浪漫主义的力量,她无法解开有关人生和世界的种种疑惑。因此,她大胆地向传统的浪漫主义发起挑战,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诗人,她只愿描绘心中的风景,抵制社会对她的影响和同化,以她特有的声音创作她自己的诗歌。

三、新英格兰传统

除了英国作家的影响之外,狄金森的创作风格和美国新英格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她自幼生长的环境中,从报纸书籍到家人朋友的谈吐及习俗,无不渗透浓郁的新英格兰的清教文化气息。综观美国新英格兰作家对她的影响时,我们会自然地联想起她的前辈及同辈文人,如拓荒时代的泰勒以及以清教戒律罪恶著称的霍桑以及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等。然而,狄金森诗歌却不是这些作家作品的简单翻版。评论家凯勒十分确切地把她定位为后清教主义诗人,认为她的作品显示出“对清教戒律的修改,其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她本人的创作需求”。由此可见,狄金森不仅深谙清教文化,而且大胆地在清教文化的平台上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表演。

(一)清教文化载体:泰勒诗歌

新英格兰作家泰勒对狄金森创作有重要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两人在诗歌风格和内容方面很少有相似之处。这可能因为泰勒一生笃信基督教,并在诗中大量抒发宗教热情,而狄金森尽管也涉及宗教主题,却终生拒绝入教。然而两人却不乏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生活于封闭的环境中,气质都趋于内省,都善于在内心世界中寻找真谛。又如,两人都喜欢在诗歌创作中寻找人生价值,作品风格都有一定相似性,而且两人在世时都与同代文人没有多少联系,写诗都随兴味所致,都拒绝出版作品,生前均无文名。有趣的是,两位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默以后,作品都在身后重放光彩,而且两人诗集都出自于同一位编辑之手,即著名的托马斯·约翰逊。约翰逊认为有必要把他们的诗歌加以比较,他认为,“如果300多年前泰勒未曾生活在河谷地带……那么整部戏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场景……狄金森所受河谷传统影响之深远远超出她本人的想象。”

泰勒的诗歌风格在河谷文化中是别具一格的。他在强调严厉刻板的传统的同时,注意突出个性,巧妙地把心中的困惑和无望融入诗歌,用富有个性的节律来展现情感起落,使平面的诗歌呈现宗教和世俗的双重色彩。和泰勒一样,狄金森也处于矛盾境界中。尽管她成长于新英格兰文化环境中,却有着倔强的叛逆精神;尽管她试图开创自己的个人风格,却依旧依恋古老的新英格兰传统;尽管有表达欲望的冲动,却常因恐惧而欲言又止;尽管有根深蒂固的清教意识,却又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孤立无助。这种特点也同样反映在狄金森诗歌的韵律中,同时,诗中还不时出现许多独特的意象、复杂交错的隐喻、牵强附会的比较、怪异的音韵、不规范的韵律、节奏、标点、大写、甚至拼写。 有趣的是,这一切都能从她的前辈诗人泰勒的作品中找到渊源。

(二)恐惧与诱惑:霍桑小说

霍桑对狄金森的影响以一种极富戏剧性的形式出现。狄金森以本人的生活实践活生生地展现《红字》的女主角海丝特·白兰这位女主人公形象,她既有海丝特的“似水柔情”也有她“幽暗的迷宫般的头脑”。狄金森拒绝皈依宗教,以海丝特般的勇气,走进“黑暗的、深不可测的”自我世界森林,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表现复杂的矛盾状况时,狄金森采用的是霍桑所常用的反讽和逆喻等手法。在她的笔下,大自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半欣喜——一半忧愁”,既有热情,也有娴静。在狄金森看来,一切都不可确定,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希望和无望并存。

狄金森观察世界的方式是特殊的,她在作品中体现矛盾的双方,并力求从中获得平衡,这就是霍桑和狄金森的相似风格之一。就凭借这种巧妙的方式,他们能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一种严肃公允的态度,从不屈从矛盾中的任何一方,从不绝对摒弃另一方。

(三)超验主义哲学:爱默生作品

在美国文学史上,爱默生对狄金森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凯普斯认为,在所有的美国作家中,狄金森受爱默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关于自然和诗人这两个概念,爱默生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是大自然的读者,能读懂自然界的细节,能与之无障碍地交流,并从中寻找象征人类特征的喻体。然而狄金森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大自然非常神秘,披着面纱,不管人们如何努力解读,它始终隐藏自己的真面目。最后,人们只得无奈地放弃尝试,进入想象世界。在她看来,如果自然这本教科书根本无法读懂的话,那么爱默生所赞美的诗人的眼睛也变毫无意义。她否定他在《自然》《轮回》和《诗人》等文章中的观点,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极力赞美想象力的重要性,用感觉和想象描绘了那个无法深入的自然界,念念不忘地诉说过去,并热衷于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揭开生活的神秘的面纱,解读其真正意义。

新英格兰是狄金森的故乡,清教文化在她自幼生长的环境中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在她的诗歌中,不仅浸透着泰勒虔诚保守的河谷文化元素,不仅弥漫着霍桑小说的神秘和恐怖气氛,也充满爱默生散文的理智精神。可以说,狄金森的诗歌不可抵御地刻上新英格兰的文化烙印。她根植于肥沃的新英格兰文化土壤,却以其特有的方式萌发新枝,使古老的清教文化融入新鲜的成分和活力。

四、结语

独居闺阁的狄金森如饥似渴地阅读传颂大洋两岸的文学名著,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萌生创作灵感。然而,不论是贯穿基督精神的《圣经》,还是体现人文精神的莎翁剧作,不论是传播哲学观念的爱默生散文,还是抒发强烈情感的浪漫主义诗歌,不论是沃兹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诗歌,还是19世纪作家充满悬念和恐惧感的哥特式小说,狄金森都在只是阅读消化,却从不刻意模仿任何一位她所崇敬作家的作品。她在给希金森的信中写道:“我在读书时标上横线——有便我以后的重温——然而,我却从未有意识和他人作品混合。”对于这位天才诗人来说,前辈的作品只是为她丰厚的文学积淀不断注入鲜活元素,并不断催发她的创作激情。她的诗歌既带有历史痕迹,又刻有个人标记,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辈文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注释:

①《艾米莉·狄金森思想研究》,豆丁网:http//:docin.com。

参考文献:

[1]谢晨鹭.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2]彭海涛.艾米莉·狄金森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付继林,李朋.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艺术中的现代叙事特征[J].时代文学周刊(双月上半月),2008,(04).

[4]江枫译.狄金森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Allen,William.Preface to Psalms and Hymns for Public Worship[M].Boston:Peirce,1835:iii-xxiii.

[6]趙冬梅.矛盾中的心灵探索——论清教及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08).

[7]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

[8]丁怡萌.在圆周上对永恒的探索——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

[9]王欣然.艾米莉·狄金森,一个神话[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2,(06):10.

作者简介:

王君玲,女,甘肃庆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灵感狄金森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我的朋友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