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环境对猪群健康的影响与控制

2023-10-31 05:08冯建强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产区粪污病原

冯建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东买里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巩留 835404)

猪舍环境对猪群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当环境不良时,猪表现易发病、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

1 环境对猪健康的影响

1.1 环境卫生影响 环境卫生差是引发传染性疫病的主要原因。环境中的病原体通常来自于病原携带猪或外来人员和车辆。

卫生差的环境通常有机物分布较多,这些有机物能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营养。卫生差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也较多,这些粒子可成为多种病原,如支原体、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菌、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毒等的依附性载体。病原体粘附在尘埃粒子表面,悬浮在空气中,健康猪吸入后易引发感染。这也是呼吸道病常发生于冬季的原因,因冬季气候干燥,尘埃粒子不易沉降,成为多种病原传播的媒介。

环境卫生差时有害气体浓度也会超标,若规模化猪场清粪不及时,可导致环境中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增加,对猪的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影响其免疫力,为病原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

1.2 环境布局影响 养猪场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猪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机能,而且便于管理。如猪场在设计布局时,将生产区规划在下风向,会导致粪污区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流动进入舍内,影响猪的健康。如饲料库房地势较低,空气流通差,易积水,则饲料易发霉,进而影响猪群的生产性能。

猪舍内部结构应根据饲养密度、饲养品种、存栏数量和猪的日龄、生理特点等进行设置和调整,如母猪舍应设活动场地,让母猪进行适当运动,若仅依靠限位栏固定,久之母猪的各项机能就会退化,严重者可发生繁殖障碍。公猪舍应远离母猪舍,以防发情母猪和公猪通过气味、声音等传播信号而相互影响。

1.3 环境管理影响 如猪舍硬件设施良好,环境布局合理,但猪仍有较多疾病发生,多是环境管理不良引起的。

良好的养殖环境重点在于维持,尤其是需要将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加强环境消毒,使病原微生物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猪场的环境管理涉及到多方面,而每个猪场因规模不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同、硬件设施不同以及养殖模式不同,其管理水平有很大差别。以消毒为例,小规模猪场由于存栏少,硬件设施和配套不完善,也无规范的隔离区、病房,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管控不严,如果消毒频率低或消毒剂选择不正确就易导致流行性疾病暴发。规模化养殖场消毒剂从采购到使用,再到消毒效果评估,都有专人进行管理,消毒制度相对完善,疫病暴发的几率相对较低。

2 环境控制措施

2.1 环境卫生控制 猪场粪便做到一日一清,小型养殖场可采用干清粪的方法,减少冲圈次数,防止病原经水流扩散。大型养殖场可采用冲圈方式清粪,但粪污需经密闭管道集中输出,防止对其他场地造成污染。加强清粪的同时,要保持舍内通风,促使有害气体和粉尘排出。

舍内也应保持卫生,可每月大扫除1~2 次,墙角、墙面、屋顶的浮尘以及蜘蛛网等都需彻底清除。舍内与养殖无关的设备和器械应移除。猪场应定期监测舍内空气质量,超标时可通过加湿、通风等方法解决。

2.2 加强环境布局建设 规模化猪场需具备完整的功能区,如生产区、隔离区、饲料加工区、库房、粪污区、行政区、员工生活区等,不同功能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隔离。

生产区建在猪场的上风向,划分为繁育区、种公猪区、保育区、育肥区等,不同区域用绿化带隔离。舍内猪栏采用矩形建设,栏与栏之间用密封隔板隔开,防止不同栏舍猪相互接触。种猪饲养区设户外活动区域,加强种猪运动,提升体质,促进繁殖。隔离区应是一个单独的区域,并派专人管理,隔离区是过渡饲养区域,主要隔离外部引入的待观察猪以及场内病猪,前者在隔离期间若未发现目标病原则可混入生产区饲养,后者通过治疗康复后可转回生产区饲养。饲料加工区、库房等生产配套区域应与生产区相连,但需设专门的人流、物流通道,确保饲料能顺利流入生产区域。粪污区须建在猪场的下风向,离生产区200 m以上,区域内可建发酵池,利用发酵热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行政区承担接待来访人员的功能,应与其他区域完全隔离,建在离生产区较远和交通方便的位置,区域四周种植高大乔木,起到隔离作用。员工生活区分为一线员工生活区和行政员工生活区,前者最好建在生产区内,方便处理养殖问题,后者可建在行政区域。

2.3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在消毒方面,日常消毒以舍内带猪消毒为主,可使用安全性高、刺激性小、杀菌谱广的0.1%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或过硫酸氢钾溶液,每日消毒1~2次。舍内走廊可撒生石灰粉起吸潮作用,降低环境湿度,吸潮后的生石灰杀菌力增强。

如发现传染源,应第一时间将感染猪隔离,污染的栏舍、地面喷洒2%火碱溶液消毒。如病原体耐受力较强,或能形成芽孢,则在猪统一出栏后对空舍进行甲醛熏蒸消毒,同时将空舍期延长至1 个月以上,以防残留病原对下批次猪产生影响。除舍内消毒外,外来车辆和人员也要加强消毒,以防病原带入。

2.4 降低应激影响 对猪健康能产生影响的还有应激因素,以噪声为例,如果猪场周边有工程施工,或者猪场处于交通要道附近时,猪群会受到噪声的刺激而影响生长发育。应激的本质是猪在应激因素刺激下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应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为病原入侵提供可乘之机。

应激多是环境不良引起的,如夏季猪舍温度超过30 ℃,同时相对湿度高于60%时,易导致猪发生中暑。再如冬季夜间舍外气温较低,圈舍门窗未及时关闭,易因贼风进入舍内而导致大群猪腹泻,贼风对于猪群也是一种应激因素。

生产中,猪场管理人员须重视各种应激的防控,遇到不可抗的应激因素时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饮水中按100 g/t的剂量加入VC可溶性粉,或在饲料中按照0.1%比例拌入复合多维、微生态制剂等。

猜你喜欢
生产区粪污病原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