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下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对课程思政认知的质性研究

2023-10-31 08:20吴哓哓张莹莹王苗苗丁多姿窦丽丽望永鼎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高高水平师生

吴哓哓,张莹莹,王苗苗,丁多姿,窦丽丽,望永鼎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河南 商丘 476299)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全国教育大会[2]、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3]等重要会议均强调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4]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5]数据显示,2020 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470 余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70%,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大专学历者占比仍较高,基本来自高职护理院校。随着时代发展,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应引起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的注意和思考,即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技能型护理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护理教育者要更加重视思政育人,而如何将思政教育和护理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则是当下护理教育者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商丘市某高职院校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进行访谈,了解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需求及课程思政开展现状等,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及开展高水平护理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21 年5—10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商丘市某高职院校高水平护理专业群26 名师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包括在校学生、专任教师、辅导员;(2)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从事工作≥5 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语言沟通障碍者、心理疾病者,如抑郁。样本量确定以资料饱和为原则[6],即没有出现新信息,信息开始重复时,再增加1~2 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以确保没有新信息出现。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包括两名护理教育专家、两名思政课教师、3 名专任教师。课题组主要任务:(1)文献研究;(2)拟定访谈提纲,选择并确定研究对象;(3)整理、统计和分析访谈结果;(4)提炼访谈主题。

1.2.2 半结构访谈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7],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访谈,时间30~60 分钟。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基于文献回顾,制订访谈提纲,内容包括:(1)您有没有听说过课程思政?(2)您有没有接受过课程思政相关的培训或系统学习?(3)您认为课程思政重要吗?(4)大学生有必要接受课程思政吗?(5)您认为什么是课程思政?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内涵是什么?(6)在教学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课程思政?(7)日常教学中,您希望采用什么方式开展课程思政?(8)您认为目前有哪些阻碍课程思政开展的因素?

1.3 资料收集方法

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用录音笔记录整个访谈过程,现场书面记录用简单的核心词记录受访者的关键性信息及非语言行为,如说话沉默时长、语气、语调、眼神及肢体动作等,并向其保证访谈的隐私性,受访者有权随时退出研究,访谈前已告知受访者访谈目的。在访谈过程中,注意倾听,不诱导,不对受访者进行倾向性评论,不轻易打断对方,聚焦访谈内容,针对性提问,使其畅所欲言,时间控制在60 分钟以内[8]。

1.4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在48 小时内转录访谈资料,资料由两名课题组成员沟通核对后分别进行分析,将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并以Word 文档的形式保存,转录时注意保留资料的原始内容,切勿凭主观意愿更改资料。课题组成员仔细阅读原始资料,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采用Colaizzi 现象学七步分析法,具体步骤:(1)仔细阅读所有资料;(2)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汇集编码后的观点;(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7)返回参与者处求证[9]。采用QSTNvivo 8.0 软件进行分析整理,提炼树状节点,即各主要因素,并归类形成主题。本次访谈时间为15~60 分钟,平均33 分钟。

2 结果

2.1 受访者一般资料

受访者年龄18~59 岁,平均年龄(30.57±10.81)岁,其中学生10 人,专任教师10 人,辅导员6 人。S(student)代表学生,T(teacher)代表专任教师,C(college counselor)代表辅导员。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受访者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

2.2 质性访谈结果

2.2.1 主题一: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知 本研究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专任教师、辅导员、学生均认为课程思政非常重要,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T1:“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尤其是大学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做好指引,思政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C3:“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一个‘有力工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素养培养。”T8:“老师的初心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通过挖掘思政元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能丰富课堂,提高道德素养。S4:“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而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奉献、无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S6:“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在寒暑假参加了社区的抗疫志愿活动,就是因为老师的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担当,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医者仁心理念。”S2:“课程思政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为什么学医,不仅仅因为护理是目前好就业的专业,而是‘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2.2.2 主题二: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高水平护理专业群教师对课程思政均有了解。T3:“课程思政这个名词我不陌生,我平时也会主动学习相关的内容,也会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教学,如慕课、智慧云平台中的视频课。”T1:“学校和院部组织过课程思政集中学习活动,我对此有一定了解。”多数教师能充分理解课程思政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包含的思政元素较丰富。T6:“我理解,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教育,是课程加思政教育,不是以前的思政课,课程思政是将专业课作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改革。”C4:“课程思政内容很多,涉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及道德素养培养。”T9:“我认为护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多,如妇产科护理学,对产妇的尊重和关怀、操作检查时动作要轻柔等,这些都体现了思政教育,因为具备人文关怀精神是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但少数教师仍需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本质,其认为在专业课中应侧重于讲授专业知识,课程思政应在思政课教学中体现。

2.2.3 主题三:高水平护理专业群课程思政开展现状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开展了课程思政,尤其是学校“双高”建设以来,课程思政逐渐受到了重视,学生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变化。T7:“课程思政的开展是教改的一剂‘良药’,通过明确课程思政这个理念,我在课堂上会着重强调思政,以往提到的思政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内容,学生觉得比较枯燥,现在结合专业知识,师生都有收获。”S9:“专业课老师课上会提到课程思政。”S5:“专业课老师要求我们在掌握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尊重患者。”S10:“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白衣天使’,就是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讲到的案例,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对医学有了新的认识。”C6:“我们会利用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的一些志愿者活动,如消防知识宣传、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等活动,用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思政的融入。”

2.2.4 主题四: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议与期待 师生对课程思政都比较认可,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望,学生表示希望能丰富课程思政形式。S5:“课堂理论学习后需要实践,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S8:“为保护我们安全,校外实践活动减少了,校内实践活动除了学生社团活动外,可适当增加一些教学活动,如思政演讲比赛等。”教师表示希望学校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加强统筹设计,同时能给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和平台。T1:“我会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资源或培训机会。”T4:“课程思政在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也会随之更新修订,希望学校能建立有关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多方面激励师生参与。”

3 讨论

3.1 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认为课程思政重要且必要

访谈结果显示,师生对课程思政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爱国意识及提升文化自信[10]。师生均表示课程思政非常重要且有必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能提升对专业的认同度,这与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1]。但部分师生认为思政教育只是辅导员或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说明他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局限于思政课,不了解其他岗位教师也有思政教育的职责。专任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设定思政目标,加强课程思政设计,结合院校及地域特色探寻有效的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2 高水平护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

访谈结果显示,目前高水平护理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学生方面,多数学生表示目前的思政教育主要为大一年级的思政课教学,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占比较少,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较多的思政元素为人文关怀精神和南丁格尔精神。开展形式方面,学生表示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也是目前学校主要的授课方式[12],期待丰富开展形式,如结合社会热点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方面,教师表示目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人文关怀、医德教育等融入其中;辅导员表示主要借助实践活动(如学习雷锋日、南丁格尔服务活动、义诊活动等)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思政教育工作。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虽有开展课程思政,但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且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分析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深入,学校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3.3 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师生的建议与期望

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师生均提出了建议与期望。学生希望丰富课程思政开展形式;教师希望提升自我,以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挖掘更多护理专业相关思政元素;同时师生均希望学校能针对专业特点,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打造课程思政案例库。在师资队伍方面,以教改项目和教师培训为依托,搭建护理专业群教师培养平台,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和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教师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倾听学生的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

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输送立足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护理专业群核心课程是载体和依托,课程教学是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统筹设计,提升师资思政素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这对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双高高水平师生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