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改进措施

2023-11-02 13:24梁正
经营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预算编制战略

梁正/文

高新技术企业以产品或技术研发创新为主营业务,具有高投入性、高增长性、高创新性、高风险性等特点,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下,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整体来看,大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预算控制欠缺,资金、资源利用率低下,无法为自身强化市场竞争能力赋能,在具体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缺陷。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当前及未来经营管理活动与财务活动所作出的系列计划安排,通过促进全员参与、实施全流程预算控制、推动全方位管理,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文章首先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基本框架,并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其次从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考核评价、预算信息化等方面讨论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几点改进措施,旨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意义 问题 改进措施

我国全面预算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相关理论体系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被更多的集团企业应用。到21世纪,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整体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加上经验不足、管理体系尚未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基本框架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当前及未来经营管理活动与财务活动作出的系列计划安排,涉及财务、业务、资本等多方面预算内容,包含从预算目标制定与分解到预算绩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管理过程中,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基于价值链分析制订企业战略规划,围绕战略规划设计预算目标。各单位或部门根据预算目标及实际预算需求编制预算,经汇总、审批后,在决策层、管理层的监督管控下开展各项预算执行工作。通过预算分析了解预算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挖掘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前提进行预算考核评价,把握各管理层级与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和预算目标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实施奖惩,激励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并按照考核情况优化调整预算目标、方法、措施等,进入下一个管理循环。

图1 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框架

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相较于一般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预算尤其是研发预算管理及风险应对要求较高。研发前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满足研发需要,如研发环境建设、研发人员引进、研发团队组建、研发项目立项审批等。研发中期,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研发风险较大,企业应准确把控市场动向,并及时调整研发战略及相关项目管理策略,根据政策要求进行研发费用归集与加计扣除,以减少非必要非刚性支出,降低企业税负。研发后期,着重强调研发成果转化,拓展市场的同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自身战略规划来确定研发方向与研发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预算目标,提前规划、分配每个研发项目的预算,通过对研发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与全流程控制,将研发预算、研发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强化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预算目标和战略规划匹配度低,影响企业战略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析过去、规划现在、谋定未来”的职能,能将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相连。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注重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的有机对接。但实际上多数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对自身战略有所忽视,未做好战略分解与输入工作,导致战略成为少数人的愿望图景,造成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规划匹配度低,对企业战略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某科技公司以家庭服务机器人研产销为主营业务,其研发活动主要基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开展,由于总体规划、分项规划不足,叠加前沿技术储备缺失,新技术或面临夭折,或存在诸多应用漏洞。在此情况下,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仅简单参考历史研发情况来制定预算目标,并未将研发计划嵌入企业战略地图,最终使研发项目游离于研发预算之外,而研发预算也成为研发部门的数字游戏。

预算编制方法、程序不合理,降低实际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后续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各行业领先企业的实践经验,高新技术企业在预算编制中应注重财务与研发及其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总体、具体的编制方法,以保障编制质量良好。然而,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其预算编制多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人员对研发相关理论知识不甚了解,难以明确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无法准确列支费用性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与研发及其他部门缺乏协同配合。编制方法上,企业普遍采用增量预算法或固定预算法,基于历史预算数据进行编制,未能充分考虑内外环境变化对实际研发费用支出的影响,降低了实际编制质量。

预算执行控制不到位,导致预算偏差问题较为突出

预算执行控制是推动预算目标、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落地的必经环节。受缺乏完善预算执行控制体系支撑、人员思想认知深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新技术企业预算执行控制并不到位,导致预算偏差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并未将预算控制贯穿于预算执行始终,仅关注预算目标是否达成,对其执行过程“不管不问”;市场环境变化较快,企业需要根据其变化调整自身研发计划、经营管理计划等,并及时修正预算执行偏差,然而具体执行过程中对偏差的报告与检视不足,仅将纠偏工作放在年底开展,即便进行了偏差修正,也无法弥补已发生的资金损失。

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预算规划、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

预算考核评价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闭环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预算考核评价结果的多元运用,如将其应用于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评先评优、岗位晋升、薪酬结构调整等方面,使预算的规划、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财务指标占比远超非财务指标,指标矛盾、指标描述模糊等情况较为突出,往往无法找到指标的最小执行单元,责任连带现象较为明显。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建设方面,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对考核人员主观经验及判断的依赖性较强,且考核周期长,无法及时发现缺陷问题,也未能对相关人员展开有效奖惩。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围绕战略规划制定预算目标,推动企业战略发展

如何有效检讨与修正研发战略及相关计划并依托对研发价值流向的合理控制,避免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规划相偏离,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长久存续的关键。首先,要明确总体研发战略。高新技术企业可将研发战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研发,为企业储备技术动能;二是应用研究,从市场及客户需求入手确定研发的主攻方向。例如,企业产品价值涵盖技术、功能、品质、外观等要素,企业产品亮点在于技术领先与外观时尚,企业可将技术升级、外观优化作为研发的主攻方向。另外,结合总体研发战略,制定具体的研发预算目标。由企业战略管理组织机构、研发部门等定期开展研发战略研讨会,确定研发目标计划,形成战略行动纲领,并做好战略分解与战略输入,根据不同阶段的实施计划,将长期战略目标转化为研发预算目标。

优化预算编制方法、程序,不断提升编制质量

“多上多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是高新技术企业应遵循的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前,企业应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夯实其研发理论基础,使其学会明确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准确列支费用性支出与资本化支出,并把握不同口径下研发费用归集与加计扣除要求,同时强化其沟通协调能力,使其保持与研发及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预算编制过程中,研发部门结合预算目标、研发目标、部门工作计划等编制预算草案,交给财务部门、预算管理组织进行初步审核。后者确定研发费用构成,提出修订意见。研发部门根据其修订意见对预算草案加以完善,多轮审核后由预算管理组织交给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予以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后期,针对研发费用支出的不可控性进行必要的预算调整。

加大预算执行控制力度,有效减少预算偏差问题的发生

上文提到,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为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控制力度,有效减少预算偏差问题的发生,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以风险管理为主线,构建预算执行控制防线。具体实践可参考华为内部控制三道防线,华为建立了“一点两面三三制”的内部控制体系,其中第一个“三”指的是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由业务主管作为第一道防线在业务运行中控制风险并响应客户需求;由财经系统内部控制管理部承担流程监控的角色,进行内部控制赋能;由独立审计部门通过行使监督职能来检查内部控制疏漏,起到震慑作用。根据华为的实践经验,高新技术企业在预算执行控制中应着重强调业务的自发控制,高度关注业务特别是研发业务模块中业务量集成点风险,以此作为第一道防线,并依托信息系统,实施预算执行全流程控制,全面识别、判断内外环境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应对,及时发现、处理预算偏差问题,以此作为第二道防线,同时加强审计控制,由独立审计部门检查预算执行效果,督促各部门执行审计结论,与前两道防线共同发力。

依托平衡计分卡构建预算绩效考核模式,形成管理闭环

预算考核评价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对企业形成全面预算管理闭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引入平衡计分卡。其核心思想在于平衡,尽管其实施周期长、成本大、指标难量化等特点较为突出,但其将预算绩效考核提升到了组织与战略层次,企业能通过组织运作效率提升等长远效益的获得来冲抵表面的成本增加。具体建设中,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维度入手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提升非财务指标占比,体现出不同管理层级、不同部门的差异。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建立阶段性的动态机制,适当缩短考核周期并改善考核评价方式,削弱考核评价的主观性。

面对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考核评价、预算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应围绕战略规划制定预算目标,推动自身战略发展,优化预算编制方法、程序,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基于风险管理构建预算执行控制防线,有效减少预算偏差问题,并依托平衡计分卡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以形成管理闭环,同时纵深推进预算信息化,利用信息化优势实施流程化、标准化管理。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预算编制战略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战略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战略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