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训机构自身建设 提高职业技能服务能力

2023-11-03 16:55刘玉辉
发展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新生代职业技能

刘玉辉

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新生代农民工以更加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意愿,这就需要职业培训机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和就业创业意愿,通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提高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二十世纪80或90年代出生而在城镇就业创业的农民工群体。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生活比较优越,普遍缺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吃苦耐劳精神相对弱。在主观意识上,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在减弱,乡土情结在淡化,具有融入流入地的强烈意识和被流入地接纳的迫切需要;同时,他们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时尚化的工闲生活追求,有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有强烈的社会公平诉求。而且,相比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信息的能力显著提高,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获得知识。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意愿

在职业追求上,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职业化的价值观念和鲜明的从业倾向性,求职期望值较高,具有从事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行业的意愿,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也有一定的憧憬。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职业选择实现从“生存型”向“生活型”的转变。在外出务工或进入城镇就业创业时,他们不再把挣钱作为唯一目的,而更多的是想改变农村或父辈的生活方式,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机会,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尽管他们没有通过升学、参军等其他途径走上“鲤鱼跳龙门”的人生之路,但是,他们在潜意识里不愿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希望脱离“三农”,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实现从农民身份向工人和市民身份的转变。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希望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以便适应理想职业的技能要求。他们在维权意识上已经从前辈的被动接受向维护自身權利转变;在内心深处,他们更愿意向城市同龄人看齐,在劳动、收入、生存等方面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在职业培训上能够享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职业培训机构的持续化建设

(一)加强培训机构自身建设的原因

一方面,加强培训机构自身建设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就业创业意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调结构”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增强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能力的关键性措施。另一方面,目前县区一级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多以小微型机构为主,工种设置比较传统,培训模式比较单一,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在培训教学的管理、培训场地的建设、实操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及综合保障等方面,与新形势下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性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培训管理部门指导培训机构持续加大自身建设力度,利用省内、市内大中专院校的资源优势、理论教学和实操实训优势,依托国家补贴资金的支持,增强职业培训服务能力,以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新时代就业新梦想。

(二)持续化建设职业培训机构的策略

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1)转变办学理念,创建培训名校。一直以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以完成任务为主,在创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品牌立校、争创一流的新型现代化职业名校的意识淡薄、行动缓慢。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对新时代的新需要,适时转变办学理念,谋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从“完成任务”到“打造人才”跃迁,以培养社会急需的、能胜任技能岗位工作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创新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依法治校,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名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建设标准化场地,完善设施、齐全功能。建设标准化的场地,齐全所培训工种或职业的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是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硬件”建设条件。需要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促使培训机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机构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强化教师队伍,把高校教师职业技能人才、企业技能大师,按照培训工种的需要请进来,为培训班学员上课;通过“送出去”的方式,把具有一定技能基础条件或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送出去”,在职业高校参加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水平;通过就地就近联合办学,请本地高职院校的名师、技能大师兼职任教,现场示范示教以师带徒,全面提升学校现有师资队伍水平,以适应新时代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培训工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并针对急需专业或工种,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化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项目培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推进培训机构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2.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1)多种途径施训,满足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现行培训机构办学模式,探索将市域内民营培训机构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集团化培训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近服务,覆盖全域,灵活办班,按需培训。通过流动学校送培训下乡进村、进厂入企、农民工夜校、弹性学制等多种方式,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让学员少跑路,让学校多跑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后的服务方式,让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学员更加机动灵活地择机参加培训,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机制,让学员走出校门就能走进工厂,实现培训就业增收致富的目的。

(2)转变管理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性举措。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培训机构培训服务的监管力度,实施培训事项事前告知、学员实名制考勤管理、电子培训券签到签退、参训学员个人结业报告备案等一系列措施,对培训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向精准管理要效益要质量。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就业创业意愿对培训机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训机构着眼于自身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与终身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项目的培训效益,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新生代职业技能
“新生代”学数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