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朱泾镇升县为例的地方行政中心空间的生成

2023-11-05 07:44高兰 杨茜
炎黄地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庙乾隆桥梁

高兰 杨茜

在古代,县作为行政区划的最低一级,是地方的中心,而县治治所是行政权力施展的空间。乾隆时期,朱泾从市镇升格为金山县治,其城市发展虽未进行总体规划,但局部的变化还是很大。尤其是对衙署的兴建和桥梁、道路与建筑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做到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此种空间构建及其生成多是局部规划,不失为一种富有经济性的可操作性发展模式。

朱泾镇以河道“朱泾”得名,河冠朱姓。其历史悠久,在唐代已形成集市,发展到元代曾置大盈务并一度繁荣,到明清时期因棉纺织业的兴盛而“烟火稠密,商贾辐湊”,有城市气象。

乾隆二十四年(1759)二月,陈宏谋上奏《饬议金山县移驻朱泾檄》,因金山卫地处海隅,位置“偏僻”,不利于控驭全县;与此同时,地处适中位置的朱泾在便民完粮收漕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优势;再者,朱泾自明代以来一直是著名的棉纺织专业市镇,多种因素综合完备,基于此,前巡抚部院、大冢宰桂林陈宏谋博采舆情,“知金民所不便者,而以县城偏僻等事具题特蒙”,最终这一奏疏被允准,县治顺理成章地从金山卫迁移到朱泾。

衙署的兴建与分布

县治的迁移,首先涉及衙署的兴建。根据《清会典·工部》卷载,有清一代,“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治事之所为大堂、二堂,外为大门、仪门、大门之外为辕门(仅武官有之),宴息之所为内室、为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可见,地方的衙署一般都在满足官员办公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其整体结构严整对称,层次分明。

暂借的衙署

朱泾成为县治,暂借的衙署主要是县署。在此之前,县署设于金山卫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朱泾正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县治,此时将治所选定在四保四区二十二图的青龙里,即当时的太平仓。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作为权力的象征,衙署的建设应是宏大、坚固、威武的,但明清时期,却并非完全如此。事实上,除了一些高级的府城之外,“一般的州县城市中的衙署,大多较为简陋,许多还借用民房、寺庙作为暂栖之地”。

据方志记载,雍正五年(1727),金山知县张安国在朱泾镇汪南洲的住宅上建成仓署,总占地十三亩,中间设置官署,左右各设仓厫132间,共264间。金山知县张安国认为,金山卫城的土地中含有的盐碱成分过多,不宜耕种,很难建立仓庾,于是让从事汤学圃、胥吏姚芷九到朱泾先行考察,次日即以便民输纳之故谕令百姓,于当年九月兴工。仓署的兴建得到了地方士绅与耆老的捐助,太学生施士恺共捐田六亩,耆老夏汝谐也捐地八分,至十月三十日竣工,共计建166间仓厫,分仁、义、礼、智、信五号为糙粮厫,忠、信二号为白粮厫。

此时的仓署空间布局是方正规整的,整体建筑结构呈方形。其前导部分是外屏照墙,位于正南方;进而正中为大门,甬道两侧分别是白粮厫,白粮厫旁是糙厫。外围两侧另有天、地、人和四排仓厫。通过甬道即为大堂,大堂后面是内堂和三堂。

升县后,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县署的构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建筑布局,以期实现建筑的最佳经济性。因此,在原先仓署的规制基础上构建新的县署,同时继续拓展并日臻完善,不仅使原有的仓储管理系统更加合理,在赈济方面实现其应有价值,同时也使其充分发挥出作为县治治所的功能。据光绪《金山县志》县署图即可窥探一二,此时的县署规模较为宏大,前导部分和核心部分变化较小,其他部分亦有所扩建。大门内为甬道,两边是两吏庑及糙、白粮厫,其中间部分为厅堂三楹,入宅门为内堂,东西两楹接待宾客,内堂后为三堂,三堂后皆仓厫。总体来说,县署是典型的四进三院式。除此之外,县署中还设有永丰库、仓王宫和花厅。

综上,可以看出朱泾县署是严格按照明清衙署建筑等级要求而建的,主次分明,东西对称,横纵相交,集中体现了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同时,还结合了空间层次的需求,按照各个功能的设置,在纵向中轴线上构建了从前导部分到核心部分再到其他部分的三个层次,分工明确,同时结合横向两侧的院落建筑,整体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总的来说,朱泾县署的兴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与完善,是成本最优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历任知县经过不断重修、扩建、翻新最终生成的地方行政空间。

此外,暂借的衙署还有汛署和海防同知署。其中,海防同知署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移柘林,海防同知驻卫城,以县署为署;乾隆三十三年(1768)移驻朱泾;乾隆三十五年(1770)总督高其倬奏改为苏州府,海防同知驻常熟县,以海防分署川沙同知、柘林通判。这类衙署被列入广泛的公署或公廨之类,往往不属本县管治,级别也有跨政区的。

正式的衙署

乾隆时期,朱泾升格为县治后建立的正式衙署并不多,方志记载上仅列有巡检司署和把总署。

朱泾巡检司署,也称朱泾司、泖桥司巡检署。明洪武初,建于泖桥,南临官塘、北接市港。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巡检黄公珏死之,乡民殓葬于公廨,遂徙于朱泾。万历间,巡检陈公重创建公署于西亭桥西。乾隆二十四年(1759),抚宪陈公题准金山县移治朱泾,即以巡检司署作典史署,于署侧设立监狱并议移建县城,泖桥司巡检署移卫城,改为金华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督宪某公以卫城海滨重地,不可无城镇守,迁城多不便,题准朱泾典史移驻卫城,金华司巡检迁朱泾,改为朱泾司,以卫城为内监,朱泾为外监,其署头门内设置厅事三楹,东西耳房各一楹,内宅三楹,耳房一楹,厅事西为副监。乾隆三十三年(1768),县治回到金山卫,复移驻朱泾镇。典史署在四保一区十四五图的西亭桥西,亦即巡检署。

其中,关于把总署的修建情况,方志中记载简略,只记载了在龙渊里,“设于西林寺”。从乾隆《金山县志》中的图经可以看出,此时总署位于市河以北的东亭桥西面,其东面有上塘城隍庙,西面有西林寺。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朱泾成为县治,其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以下主要从桥梁、道路和建筑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试图勾勒出朱泾由市镇升格为县治的发展实态。

桥梁

江南水乡,“河流为主要交通通道,而横跨河流的桥梁,不仅是‘交通必经之途’,也可以说是‘江南市镇定位的地理条件’,故江南地区桥梁之多,为全国之最,而这也更能反映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桥梁功能大致有三:1.水陆交通的交会点和枢纽;2.征收税收、设司管理的关卡;3.稽查地方、防范城镇安全’”。

升县前,朱泾作为市镇,其发展虽没有受到国家的直接指导,但此时朱泾的桥梁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在沿市河朱泾和镇西的秀州塘分别建成了一系列桥梁。

升县后,朱泾桥梁建设比明代数量明显增多,分布范围也更加广泛。此时的桥梁建设随着驱塘以西的金山文庙、学署的兴建和驱塘以东金山县衙的改建而出现了发展的又一波高峰。伴随着县治中心的转移,桥梁和津渡的建设都很注重与官方政府职能的互动。青龙里的太平仓成为金山县衙,文明里也创建了文廟和学署,为了方便两地的出行与两处建筑群之间的通行,逐渐建造了青龙桥、秀龙桥、龙兴桥、庙前小桥(舁安桥)等桥梁。

道路

有清一代,以市河为界,朱泾只有“东西并行的两条主街”,市河以北称上塘,市河以南称下塘,上塘和下塘又各自以驱塘和杨家弄为界而区分为东市和西市。

据嘉庆《朱泾志》载,市河以北:镇东冯家厍的翰中里,自佛寺桥至惠民桥的凤翔里,自惠民桥至东亭桥的惠民里,自东亭桥至戚家衖的龙渊里(文渊里),自戚家衖至万安桥的济众里,东亭桥北的程家阁,归源桥内的归源里,惠民桥北的永昌巷;市河以南:镇西新桥之翁家衖的三元里,新桥至广福桥的广福西里,广福桥至杨家衖的广福东里,杨家衖至众安桥的环照里,自杨家衖南至文庙的文明里,东汇的青龙里,自翁家衖至南三官桥的南汇,还照桥至苏家桥的西汇,长寿桥西边的剥岸,其桥南边的顾家湾,塘西的太平巷。

由此可以清楚地发现,嘉庆时期朱泾的街巷分布依附水道,呈现出灵活的分布情形。与上文中桥梁的分布变化相结合,可以进一步窥探出升县前后朱泾街巷数量与密度的总体变化不大,始终呈现出市河横贯东西,秀州塘—互逆港和驱塘纵贯南北的“两横三纵”的平面格局。但嘉庆时期,街巷分布总体呈现出“东疏西密,南疏北密”的特征,与乾隆《金山县志》中朱泾镇图中的“东疏西密,南北均衡”的格局略有不同,这种街巷的形态分布深刻反映出朱泾成为县治所城市后的空间生成及其变迁过程。

与此同时,亦可以观察到,因应市镇的自然地理条件,升县之后的朱泾街道大体保持了原先的空间布局,升县的构建过程中更多的是局部规划,这也不失为一种富有经济性的可操作性方式。正所谓“这些衙署及其建设过程中,所暗含的行政效能,如机构设置中仓库与衙署办公处并存、办公场所与起居室一处等的规划,其精简性与一定的高效性颇令人深思”。

建筑

朱泾升格为县治后,建筑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县治的建置,朱泾的建筑存在着集聚效应,除了衙署建筑群外,核心建筑群为庙学建筑群。文庙部分主要以大成殿为主殿,祭祀的是先圣、先儒与先贤。学署部分则以明伦堂为主殿”。

升县前,此时该方位几乎未有任何官方性质的建筑被标注在镇图上,大体或可推测此时未有国家意志直接参与到地方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升县后,情况有所改变,此时朱泾西南方位上的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朱泾成为县治后,庙学建筑群依次建成并拓展完善,主要分为文庙和学署两部分。

朱泾升格为县治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官方开始筹建文庙。在文庙的选址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受到礼制和风水观念的影响外,明清时期文庙大多坐落在东方或者东南方位。此外,由前文可知,就文庙空间的选择而言,朱泾东南方位为县署所在地,故朱泾文庙的修建理应绕开这一方位,最终于文明里建立文庙。

文庙的主殿为大成殿。大成殿也称先圣庙,位于文庙核心位置。明嘉靖九年(1530),明王朝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大成殿因此也称“先师庙”。大成殿坐北朝南,殿前两侧为东、西两庑。从单体建筑的角度看,朱泾文庙中的大成殿规模在文庙中较之其他部分是最大的,正后方为崇圣祠,正如邑侯杨宏声《始建金山县学碑记》所载,“以崇禋祀,育人材,有国者之首务”。

除此之外,朱泾的文庙与别处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文庙主体建筑右侧,外树照墙,较之于万仞宫墙,照墙距离头门距离近,正后方是二门,东西两侧分别为尚义祠和孝悌祠。

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县周世宅、训导刘大年重修;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县王劝、训导黄考祥重修;嘉庆十一年(1806)邑贡生黄霆捐修戟门,即增筑桥并濬河道;嘉庆二十年(1815)邑人陈梦元捐筑万伋宫墙;道光七年(1827),知县程士伟、训导吴金缄重修。由此可见,文庙的空间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时间的积淀下不断生成并逐渐丰富的。

学署是庙学建筑群中的另一重空间,一般是教官用以办公、休息的地方,通常可以划分为“学正署”和“儒学训导署”,有时还设“教授署”。这一方面是“尊师”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表明有清一代的县学建筑规制在不断完善中发展。金山旧有卫学,创自明代。乾隆年复建学宫于朱泾镇,而卫学如故。乾隆二十六年(1761)与文庙同建,督学晋宁李公准详,从府学分拨学田四百三亩有奇,设义学在凤翔里。自此,“县有学,学有庙,庙有祭祀,并有师资、有膏火焕然,其可观矣”。

学署建筑群主要包括明伦堂、学署、土地祠、念典堂。其核心部分为明伦堂,后为念典堂,各有五间,再后为五间内宅。学土地祠和巡司土地祠亦都在学署。明伦堂一般是教官用来讲学授课、传道解惑、宣扬教化的场所,亦是师生生活的场所。相较于文庙,学署的规模相对较小。

概而言之,朱泾庙学建筑群分文庙与学署两个系统,文庙以大成殿为核心,其他建筑依次排布于以大成殿为中心的中轴线上;学署以明伦堂为核心,相关建筑环绕分布,错落有致,自成一体,二者大致构成左学右庙或者前庙后学的建筑布局模式。此种建筑配置与明清时期的其他州县区域大体类似,也进一步体现出国家行政中心的建筑规制的局限性。

在雍正分县的时代浪潮下,时代大势对于地方基层社会的空间生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下,朱泾城市发展虽未进行总体规划,但局部的变化还是很大。尤其是对衙署的兴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有清一代州县相关规定不甚相同,但也都因地制宜符合规制。因此,朱泾从市镇升格为县治,不是个案,可以将其看作地方社会空间生成及变迁的一个典型缩影。

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232019H—02)。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庙乾隆桥梁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来尬诗吗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文庙开笔大典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