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提升的措施分析

2023-11-07 07:05李希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轨道交通线路

李希

(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5)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方式的首选之一,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致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方面,由于现有的线路规模、车站布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重要性

1.1 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较强,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以承载大量的乘客,与公路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能力与运输效率更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采用高标准的技术和设备,能够保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常采用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事故风险。

1.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其运行机制较为先进。在轨道工程的实施中,涉及工程材料、设备、技术等方方面面,在推动城市轨道工程发展的同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城市轨道工程中,要用到大量的钢铁、水泥、玻璃,以及电气设备、信号设备、控制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必须有很多人力资源为其提供支撑,这将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车站服务人员等,同时还需要维修和保养人员等,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1.3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运营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品质。通过优化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车辆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形象,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是其建设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能够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普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车站设计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好的站点设计能够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从而提高乘客出行的感受。同时,车站设计也应该注重美学和艺术性,增加城市的人文与艺术氛围,提高城市的形象与品质。

2 阻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分析

2.1 资金问题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线路建设、车站建设、车辆设备采购、通信信号设备建设等方面的费用。在这些方面,投资金额通常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级别,对于财政实力较为薄弱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难以承担如此巨额的投资压力。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通常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投资风险高,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私人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包括人员工资、车辆维护、设备维护、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需要通过售票利润来覆盖,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竞争压力和政策限制等原因,售票利润很难达到盈利水平,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难以得到覆盖,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

2.2 规划不合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涉及线路的布局、站点的设置等问题,而这些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和人流、交通流量等实际情况,否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但是在实际运营中,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比如,一些线路的覆盖范围过小,车站间距过大,导致交通流量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一些线路的布局不合理,导致换乘不便、线路重叠等问题;还有一些车站的设置过于分散或过于密集,也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对城市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关。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需要对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结构、交通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布局和车站设置,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在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等因素(见图1),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1]。

图1 城市轨道规划

2.3 技术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涉及信号控制、车辆设备等多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其中,信号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系统正逐步朝着计算机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精度。车辆设备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需要具备高速、大载客量、运行平稳等特点,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节能环保性能。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设计和制造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涉及多方面的技术问题,例如制造工艺、材料技术、动力技术等等。在实际运营中,信号故障、车辆故障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受到影响。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必须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和稳定,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2.4 管理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对于运输能力的提升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和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运营的正常和安全。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防火、防爆等措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运营的稳定。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员管理包括驾驶员、售票员和站务员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也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单位(比如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市政工程部门等)密切协作,以协调和解决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3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

3.1 增加运营频次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频次往往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频次成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运营频次,可以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时间成为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市民希望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如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频次较低,则乘客需要长时间等待,列车也往往会因此而过于拥挤,给乘客带来不便;如果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频次,则不仅可以缓解拥挤,也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准点率和运营稳定性,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2]。

3.2 扩大线路规模

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由于城镇居民数量持续增多,对出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通过扩张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可以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面。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只限于所能到达的地区,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扩张,其覆盖面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为广大居民带来更多实惠。其次,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可以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原来的轨道线路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如果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则能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力,减轻城市的交通拥挤,提升城市的通行效率,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适当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可以促进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降低城市交通拥堵,降低机动车尾气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城市的空气品质。

3.3 加强资金支持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要让社会资金加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来。要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例如发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债券、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基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政府还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获得贷款支持,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足够的资金;除此之外,可以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通过PPP 等合作方式来共同承担风险和享受收益,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和运营模式,通过优化线路规划、车站设置、换乘设计等,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3]。

3.4 推进数字化技术创新

3.4.1 数据分析和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包括列车运行数据、乘客流量数据、站点换乘数据等等。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并进行优化。通过对乘客流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和站点服务计划,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满意度;通过对列车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列车故障和损耗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2 智能化运维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运维,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列车和设备的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避免故障和损耗的发生。智能传感器对列车和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预测故障和损耗的发生,提前进行维修和更换,避免因为故障和损耗导致列车停运和设备损坏等情况[4]。

3.4.3 无人驾驶技术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人驾驶技术中,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运行,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自动驾驶列车的运行和监测,提高列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

3.5 完善运营管理体系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关键措施(见图2)。通过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改善城市轨道运输系统的运行状况,降低运行费用,提升城市轨道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使城市轨道运输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首先,从运营计划、列车调度、乘务安排、设备维护等多个层面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以有效提升运营效能。这些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如果运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就可能出现列车拥堵、停运等问题,影响市民的出行体验。因此,通过完善运营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能源、人工、设备维护等方面,如果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就可能出现能源浪费、设备故障等问题,增加运营成本。通过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可以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最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车站服务、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如果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就可能出现车站设施不足、列车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降低服务质量。因此,通过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市民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满意度[5]。

图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

4 结语

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成为很多城市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制约,导致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运输能力偏弱,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将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需要等现实条件相联系,从路线设计、服务质量、折返能力等角度,推动地铁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让市民的出行需要得到充分保障,让城市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轨道交通线路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